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2020-12-14 09:32文旭
锦绣·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文旭

摘要:数学文化是传播人类思想的基本形式。作为小学数学的一线教师,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切身感受到数学带来的独特的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价值体现,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对于文化数学的特有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文化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的教育,承载着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职责。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如何使数学教育充满文化的气息?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内外,让孩子们爱上数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以期共勉。

一、研读教材内容,整合文化资源

1.整合数学发展史

即便是最基本的数学规律、数学符号,也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发展形成的。教师要将数学发展史作为渗透数学文化的媒介,为数学新知与数学文化构建联系。将数学发展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数学对人类发展的推动意义,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数学文化还可以揭示数学知识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知。例如,在讲解《24时计时法》时,可借助影视资料,展示我国的计时方法从最初只辨别日、夜,到发明日晷、沙漏,用时辰计时,再到如今24时计时法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在未来世界中,会不会出现新的计时方法。既让学生体验到无数人的聪明才智推动着数学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又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整合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史是小学数学教材中较为直观的文化资源,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背后的隐性文化资源。这些隐性文化资源中,数学思想方法对启发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数学思想方法广泛存在于各年级、各章节的数学教学内容中。教师应立足小学生的思维和接受能力水平,把握教学难度和教学层次,在学生可接受的能力范围内,渗透各类数学思想方法。

二、联系学生生活,体会文化内涵

1.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把数学文化与生活场景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数学文化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教师要把开发生活中的数学文化資源作为一种必备的教学技能,挖掘学生身边可利用的生活素材,以创设情境的形式,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文化的学习和建构中。苏教版数学教材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编排了多个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如《数学与信息》《节约用水》等。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融入生活元素,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学习意义。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思维,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2.融合生活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可以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数学生活问题是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遵循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教学做合一”教学原则,增强教法、学法、做法的相互联系,组织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文化内涵。例如,教学圆的图形特点时,课堂导入或课堂探究都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为什么车轮是圆的?”的生活问题。用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正确理解圆的图形特点提供必要的感性认知素材。同样,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时,也可以用“为什么照相机支架是三角形的?”之类的生活问题,有目的地把数学文化教学渗透到课堂中,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事物,解决生活问题的学习习惯。

三、激发人文情感,提升文化活力

数学文化教学要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独特美感和外在魅力,在人文情感教育配合下,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文化情感体验,提升数学文化教学效果。

1.展现数学的独特美感

数学虽然是一门侧重理性思维的学科,但其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为数学学科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感,使数学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具体来说,数学概念描述都是措辞精准、逻辑缜密的,具有严谨之美;数学符号语言表述简洁明了,可以用简单的一个符号、式子,表示一大段语言都无法表述清楚的内容,具有简洁之美;数学图形语言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特点,体现出其他语言形式不具备的结构之美。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品味这些数学中的美学元素,可以充分展现数学的独特美感,发挥数学文化的美育作用。

2.展现数学的外在魅力

数学文化对学生人文情感的教育并不局限于数学本身,还体现在学生的科学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拓展和延伸,不仅能够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为学生理解和建构数学知识提供更加多元的感知素材,还能展现数学学科的外在魅力,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塑造。例如,教学“圆周率”这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在教材内容上加以延伸,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想出“割圆术”的数学方法计算圆周率,求得圆周率值为3.14。之后,祖之冲在前人的基础上反复演算,求出圆周率介于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教师告知学生,祖之冲对圆周率计算的精确度,领先欧洲1000多年,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树立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小学数学学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不能将数学文化视为学科教学的“软任务”或“额外负担”,而是要加强对各类数学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把这些数学文化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感悟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科,才能切实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通武.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路径探讨[ J ].名师在线,2018(02):26-28.

[2]王小红.彰显数学文化,感悟数学真善美[ J].基础教育研究,2018(09):75-77.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