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剖宫产子宫切口不同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20-12-15 09:04李春红
中外医疗 2020年32期
关键词:胎头娩出瘢痕

李春红

启东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江苏启东 226200

剖宫产作为一种异常分娩的主要处理手段, 随手术水平的逐渐提升, 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数量也逐渐增加。 剖宫产手术作为产科领域较为重要的手术,受我国二胎政策的逐步开放的影响, 有剖宫产手术史的产妇数量正逐年增加, 这也增加了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数量[1]。 二次剖宫产手术对瘢痕子宫患者的手术难度与手术风险均较高[2]。 因此,为减少孕妇在术中的损伤,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该院在足月妊娠孕妇中,方便抽选出该院自2018 年1 月—2019年12 月接收的存在剖宫产手术史孕妇80 例, 对子宫切口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孕妇中, 方便抽选出存在剖宫产手术史孕妇80 例, 按剪开膀胱子宫反折与否,将80 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0 例)。对照组孕妇中,年龄23~39 岁,平均年龄(30.2±3.8)岁;孕周37~40 周,平均孕周(39.1±0.6)周;2 次手术间隔时间2~7 年,平均间隔时间(4.3±1.4)年。观察组孕妇中,年龄24~39 岁,平均年龄(29.9±3.3)岁;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9±0.2)周;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6 个月~8 年,平均间隔时间(5.2±1.6)年。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性明显。孕妇及家属均自愿参与实验,伦理委员会已批准该研究。

纳入标准:病例均为二次剖宫产足月妊娠孕妇,所有产妇入院后,均未进行试产。 排除标准:患有心、肝、肾脏重要疾病患者;不满足二次剖宫产手术标准患者。

1.2 方法

将该次研究所选的两组孕妇均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 对照组孕妇于原皮肤瘢痕切口位置进行逐层切开, 随后进入腹腔, 并将孕妇子宫下段暴露出来,采取剪开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下推膀胱的子宫切口手术方式,在孕妇原子宫下段肌层瘢痕位置上1 cm 处对肌层进行切开,长度约2 cm 左右,随后将胎膜刺破,将切口位置的羊水吸净后, 使切口横向朝两侧进行钝性分离,并逐步将切口延长10 cm 左右,随后将四指探入羊膜腔内,采取LOA 位或ROA 位,托住胎头,由助手对孕妇宫底略微加压,以托住胎头的方式完成分娩。

观察组孕妇于原皮肤瘢痕切口位置进行逐层切开,随后进入腹腔,并将孕妇子宫下段暴露出来,在原手术瘢痕位置上1 cm 处对膀胱子宫腹膜反折、肌层进行切开, 无需对膀胱子宫反折进行剪开处理, 作2 cm左右的小切口后,将胎膜刺破,将切口位置的羊水吸净后,使切口横向朝两侧进行剪开分离,并逐步将切口延长10 cm 左右,将四指探伸至羊膜腔内,采取LOA 位或ROA 位,托住胎头,由助手对孕妇宫底略微加压,以托住胎头的方式实现分娩完成。 对新生儿呼吸道予以及时清理,切断脐带后,将胎盘取出,用纱布对孕妇宫腔进行擦拭, 并对宫壁注射催产素。 为防止发生出血情况,使用环钳夹住切口,使用可吸收线对孕妇子宫肌层予以缝合, 清除患者盆腔积血与积液后, 关闭患者腹腔,以无菌敷料予以固定。

1.3 观察指标

对孕妇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切口撕裂、胎头娩出受阻及膀胱损伤情况等相关手术指标进行有效观察与记录。

1.4 统计方法

经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情况

对照组孕妇手术时间(51.13±7.00)min、术中出血量(352.42±23.54)mL,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3.68±5.45)min、术中出血量(151.41±13.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1、46.920,P<0.05)。

2.2 孕妇子宫切口撕裂、胎头娩出受阻情况

对照组孕妇发生子宫切口撕裂、 胎头娩出受阻情况分别有8 例(20%)、6 例(15%),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4.505,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二次剖宫产手术子宫切口撕裂与胎头娩出受阻情况比较

2.3 孕妇膀胱损伤情况

对照组孕妇发生膀胱损伤情况为6 例(15%),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二次剖宫产手术膀胱损伤情况对比

3 讨论

存在剖宫产手术史的孕妇, 其膀胱子宫反折受瘢痕与子宫下段肌层脆弱、粘连紧及弹性低等因素影响,在接受二次剖宫产手术时, 当肌层被切开前下推膀胱时,易增加剥离面的渗血率[3-4]。 由于子宫下段瘢痕处组织部分子宫肌层较薄,欠缺弹性,当下推子宫膀胱时,使下段肌层组织变得更薄,胎儿分娩时,易导致切口朝下撕裂风险,从而引发膀胱与输尿管损伤[5-6]。

膀胱子宫腹膜反折具有较好韧性, 是由腹膜构成的,在二次剖宫产手术中,不分离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不仅对减少切口撕裂与邻近脏器损伤具有重要保护作用,还对子宫下段肌层的加强作用存在重要意义[7-8]。 瘢痕组织由于缺乏弹性,会导致孕妇分娩时出现胎头娩出困难,予加行切口上缘正中小切口,有助于胎头娩出[9-10]。观察组孕妇在原切口位置上1 cm 作一小切口后横行剪开, 有效规避了因瘢痕组织欠缺弹性而引发的胎头娩出困难情况,保障了母婴安全[11-12]。

结果表明,对照组孕妇手术时间(51.13±7.00)min、术中出血量 (352.42±23.54)mL, 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3.68±5.45)min、 术中出血量(151.41±13.42)mL (P<0.05)。对照组孕妇发生子宫切口撕裂、胎头娩出受阻情况分别为8 例(20%)、6 例(15%),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 对照组孕妇发生膀胱损伤情况为6 例(15%),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 这与王珂[13]研究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49.26±6.84)min、术中出血量(314.82±26.41)mL,相比于观察组的(33.87±5.92)min 与(201.37±22.69)mL明显更高 (P<0.05); 对照组切 口撕 裂8 例, 占比21.05%,相比于观察组的1 例(2.63%)更多(P<0.05)”相符合。

瘢痕子宫孕妇行不剪开膀胱子宫反折、下推膀胱,在原瘢痕位置上1 cm 作一切口后横向剪开并娩出胎儿的剖宫产手术, 相比于剪开膀胱子宫反折的剖宫产手术,不仅缩短了孕妇的临床手术时间,减少了胎头娩出困难发生情况, 还有效避免了子宫切口撕裂与邻近脏器损伤,确保了母婴分娩安全[14]。

综上所述,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手术无需对膀胱子宫反折予以剪开,仅需在原瘢痕切口位置上1 cm 作一切口后横向剪开并娩出胎儿, 该方式相比于剪开膀胱子宫反折方式,在缩短了手术时间的同时,胎头娩出受阻率、切口延长率也较低,临床应用效果也较好。

猜你喜欢
胎头娩出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
新式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改良胎吸术助娩胎头56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32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