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部手术的临床探讨

2020-12-15 09:04林禄义
中外医疗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髋部国药准字全身

林禄义

盱眙县中医院麻醉科,江苏盱眙 211700

老年人由于年龄、器官推化等因素影响,在手术治疗期间,其麻醉耐受程度明显低于正常人。 髋部骨折作为一种骨科较为常见的严重性创伤,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随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老年人受健康保健意识的提升, 选择采取手术治疗的人数也正逐渐增多。 髋部损伤在目前骨科较为多见,特别是老年人群发生率更高,但是在髋部手术过程中,会因较大创伤延长手术时间,影响老年患者麻醉耐受力[1-2]。 如未将麻醉方式充分考虑进来, 则极易导致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发生血管栓塞、肺炎、泌尿感染及压疮等情况,甚至会加重老年患者病情,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因此,出于患者的安全考虑, 临床选择麻醉方法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 我国临床常用的麻醉,目前临床常用的老年髋部手术麻醉方式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3]。 麻醉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必要时应减少麻醉对患者病情的干扰,使患者术中时刻保持舒适,并做好患者的术后安全保障工作。故该试验尝试对该院2015 年10 月—2019 年10 月间方便收集的老年髋部损伤患者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 分析这两种方法对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纳入的病例均来自该院进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合计方便选取60 例,分为两组。 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 例;年龄60~90 岁,中位年龄65.45 岁;观察组男性13 例, 女性17 例; 年龄60~87 岁, 中位年龄65.4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身体指标正常;②患者自愿参加该试验,且该试验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夹杂症[4]者;②过敏体质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采用0.05~0.1 mg/kg 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067040)、1~2 mg/kg 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30114)和0.5~1 μg/kg 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为患者注射0.15 mg/kg 的顺式阿曲库铵 (国药准字H20060869),并采用适宜剂量的丙泊酚和七氟烷(国药准字H20070172)维持麻醉。

观察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 选择患者第3 腰椎和第4 腰椎进行穿刺, 穿刺后及时注射 0.5%的罗哌卡因 (国药准字H20060137)8 mg 于其蛛网膜下腔,硬膜外置管备用,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水平,并做好面罩吸氧工作。

1.4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血压、 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水平。 对比镇痛效果,疗效判定[5-6]:①显效:麻醉后患者并未感觉到疼痛;②有效:麻醉后患者仅感到轻微疼痛;③无效:麻醉后患者剧烈疼痛。 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头晕、感染以及头痛等[7]。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血压、 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收缩压 (123.65±13.27)mmHg、 舒张压 (80.14±11.23)mmHg、心 率(89.02±3.12)次/min、血 氧 饱 和 度(99.24±2.49)%, 变化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9、2.061、3.984、2.360,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at=1.431、1.352、0.959、0.929,aP=0.158、0.182、0.341、0.357;bt=2.089、2.061、3.984、2.360,bP=0.041、0.044、0.000、0.022

组别时间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 血氧饱和度(%)对照组(n=30)观察组(n=30)麻醉前麻醉后麻醉前麻醉后131.26±19.27 115.30±17.41(125.41±11.40)a(123.65±13.27)b 86.77±5.23 84.87±5.65(87.26±16.38)a(80.14±11.23)b 96.44±11.53 92.24±3.14(99.33±11.80)a(89.02±3.12)b 97.65±4.44 97.05±4.43(96.78±2.57)a(99.24±2.49)b

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93.33%,相较对照组的73.33%,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 相较于对照组的33.33%,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老年疾病越来越多,其中典型疾病便是老年髋部损伤[8]。 作为老年人群,其器官渐渐走向衰竭,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恢复速度变慢,所以老年髋部手术风险较高,容易突发意外[9]。我国髋部手术治疗已达到较为成熟水平, 但针对老年髋部创伤患者,受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等因素影响,患者手术风险较高, 其中最为显著的风险就是麻醉方式的选择。

治疗髋部创伤患者, 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 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是联合腰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复合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其不仅具有见效快、用量少等优势,还能确保运动神经与腰骶神经的充分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既可满足髋部手术的长时间要求, 又能减轻患者的低血压程度,同时还能保持患者肌肉松弛,维持良好的镇痛效果, 但这也提升了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的要求,使医护人员为降低患者术中风险与术后并发症,不得不面临较高的手术风险与麻醉难度。

全身麻醉是一种经静脉注射麻醉药物, 借助人体血液循环功能, 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全身性的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应用于临床,除见效快、操作简单外,患者还具有较高的依从性, 但由于可控性不高等因素限制, 在进行药物联合应用时, 易增加药物之间的作用,增加患者出现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情况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两种麻醉方式各有优势, 在老年髋部创伤患者的应用上,受老年人基础疾病、器官退化等因素影响,加大了医护人员的麻醉难度。 出于对老年患者人身安全考虑,在髋部手术过程中,应将麻醉方式的选择充分考虑进来。

该试验中, 两组麻醉前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麻醉后观察组麻醉后收缩压 (123.65±13.27)mmHg、舒张压(80.14±11.23)mmHg、心率(89.02±3.12)次/min、 血氧饱和度 (99.24±2.49)%变化更明显 (t=2.089、2.061、3.984、2.360,P<0.05);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更高(χ2=4.32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更低 (χ2=4.812,P<0.05)。这说明观察组虽然术后也出了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等,但是相较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还是较佳的。 全身麻醉是在机体注入药物,通过血液循环麻醉机体中枢神经,操作方便,但是容易抑制机体呼吸循环系统,且难以控制机体血压、心率水平[10-11];而腰硬联合麻醉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相结合的方法,药物用量较小,可有效阻滞神经,起效快,低血压程度降低,不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镇痛效果更好[12-13]。因此得出以上数据。陈丽[14]研究结果为“观察组(腰硬联合) 镇痛效果88%高于研究组62%(全麻), 不良反应10%低于研究组22%(P<0.05)”,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治疗中,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猜你喜欢
髋部国药准字全身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石榴全身都是宝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老鳖全身都是宝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 正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0 年第12 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通知
改良手术大孔单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