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障隔离法在乳磨牙活髓切断治疗的效果评价

2020-12-15 09:04陈婷常娥王燚虹
中外医疗 2020年32期
关键词:活髓隔离法患牙

陈婷,常娥,王燚虹

江苏省常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江苏常州 213003

乳磨牙通常在小儿牙根未发育成熟前出现龋坏、外伤等现象, 患牙出现深龋后可随冷热变化出现刺激痛,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 目前,活髓切断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此法修复效果虽好,但在术中操作往往达不到无菌操作要求,患儿术后常发生感染、牙龈炎症等不良症状。 因此,术区清洁与术野清晰对乳磨牙活髓切断术而言均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橡皮障隔离技术随之诞生,此技术能为术者提供一个清洁、干燥的术区及清晰术野,从而有效控制感染扩散[2]。 但目前临床上关于橡皮障隔离法在乳磨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报道仍较少。 鉴于此,该院特方便选取了2018 年12 月—2019 年9 月在该院行乳磨牙活髓切断术治疗的25 例乳磨牙深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橡皮障隔离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在该院行乳磨牙活髓切断术治疗的50 例(68 颗患牙)乳磨牙深龋患儿,按照术中治疗方法差异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5 颗患牙) 与研究组(33 颗患牙),每组25 例。对照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5~10 岁,平均(7.36±1.08)岁;位置:上颌乳磨牙10例,下颌乳磨牙15 例;种类:第一乳磨牙12 例,第二乳磨牙13 例。 研究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5~9 岁,平均(7.23±1.02)岁;位置:上颌乳磨牙9 例,下颌乳磨牙16 例;种类:第一乳磨牙13 例,第二乳磨牙12 例。经统计学软件计算两组以上各项数据发现,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内容符合该院伦理委员会标准,已获得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3]:均符合乳磨牙深龋诊断标准,且伴有可复发性牙髓炎;患牙可随冷热变化刺痛,无自发痛;去龋后切断牙髓, 未发现持续性出血; 叩击无明显异常, 无病理性松动; 患儿家属均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伴有根分叉或根尖周病变者;患牙根吸收明显者;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者;有精神意识障碍,无法沟通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乳磨牙活髓切断术治疗, 术中不予以特殊治疗,方法如下:术前用必兰(国药准字H20110264;规格:1.7 mL/支)进行局麻,去龋,制髓洞,用1%碘仿擦拭洞壁;打开牙髓后揭开髓室顶,经另一侧髓角将球钻置入髓室,后用力揭去髓室顶。 清除冠髓时,先更换无菌球钻,冠髓切除至根管口下约1 mm 处,采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髓室。 在牙髓断面覆盖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等盖髓剂时,注意结合患者及患牙实际情况操作,覆盖厚度约为1 mm, 用氧化锌暂封。 术后观察患牙3~4周,若无自觉症状可将暂封材料摘除,并垫上基底,实施永久修复。

研究组在术中给予橡皮障隔离法治疗,方法如下:清洁牙垢、牙石后,检查患牙接触点,并磨顿牙齿边缘,避免橡皮障割破。 放置橡皮障前先在橡皮布左上角做好标识,并根据牙位确定打孔位置,孔位应适宜合理,确保孔边缘平整。 将橡皮障置入口腔时,要保证好覆盖的完整性,以免后续牙髓切断术受影响,术中应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操作。 拆卸橡皮障时,要注意观察有无碎片残留,预防引发牙龈炎症。两组手术均由同一医生操作。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随访患儿6 个月, 比较两组术后1、3、6 个月的治疗成功率以及根尖健康维持情况。治疗成功判定标准[4]:经X 线检查未见根尖或根部分叉阴影, 未见病理性牙根收缩;叩击无疼痛,局部无肿胀、瘘管形成,且牙龈无异常,牙髓活力为“+”。 根尖健康状况判定标准[5]:根据X 线复查情况进行评估,优:根尖无分叉病变,牙周膜无病变,牙髓无钙化,咬合功能良好,牙齿无松动;良:无根尖分叉病变、牙周膜病变、吸收等情况发生,有轻度牙髓钙化、松动情况,但无咬合痛、自发痛症状;差:根尖内外有明显吸收或根分叉阴影明显,牙齿松动明显,且伴有咬合痛、冷热刺痛症状。 根尖健康维持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计算,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成功率

随访6 个月发现, 两组术后1 个月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 个月,研究组的治疗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n(%)]

2.2 根尖健康维持优良率

随访6 个月发现, 两组术后1 个月牙根发育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个月,研究组的根尖健康维持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根尖健康维持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活髓切断术是治疗乳磨牙深龋的有效方式,但手术是否能成功可受多因素影响,比如无菌操作、盖髓剂选择、术后冠部封闭性等,尤其是无菌操作[6]。 无菌操作一般较难严格管控, 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效果。 因此,为了提高乳磨牙深龋患儿的临床疗效,必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该次研究中, 该院在乳磨牙深龋患儿行活髓切断术时采取橡皮障隔离法进行干预,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术后3、6 个月,研究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97%、90.9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68.57%(P<0.05)。该结果与冯红静等[7]研究结果相似,其报道显示,观察组术后3、6 个月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00%、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75.00%(P<0.05)。综合两项结果说明, 在活髓切断术中应用橡皮障隔离法能提高乳磨牙深龋患儿的远期疗效。 橡皮障是当前口腔治疗中必备的一种清洁工具,可有效隔离患牙,预防舌头、唾液等影响手术进展,并且能改善术野,使医师清晰观察患牙情况,进而实施精准操作,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效果[8-9]。 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3、6个月, 研究组的根尖健康状况维持优良率分别为96.97%、90.9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71.43%(P<0.05);说明橡皮障隔离法能改善患儿预后,有效维持根尖健康发育。 橡皮障隔离法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血液、唾液等污染根管,从而有效降低牙根与根尖感染发生率,而且还能与手术操作环境完全隔离,让手术医生能精准实行操作,为患牙的修复提供有利条件,提升局部治疗安全性,进而提高修复效果,确保根尖发育状况始终良好[10]。

综上所述, 将橡皮障隔离法应用于乳磨牙活髓切断术中,有利于提高患牙治疗成功率,长久维持根尖健康发育,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猜你喜欢
活髓隔离法患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应力隔离法在蓝宝石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间接盖髓术治疗69例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疗效观察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中老年人下颌第一恒磨牙活髓状态下牙根纵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