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在基层医院儿童慢性咳嗽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2020-12-15 09:04邹金林
中外医疗 2020年32期
关键词:灌洗异物支气管镜

邹金林

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阳春 529600

慢性咳嗽好发于小儿人群中, 是指咳嗽时间持续超过4 周以上, 且X 线胸片下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的咳嗽[1]。 临床研究表明[2],咳嗽病因复杂,多与喉疾病、胃食管反流、哮喘及粒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 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导致临床常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难以确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3]。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属于是一种微创诊疗方法, 具有创伤小、 治疗费用低及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特别是电子支气管的发展,使得其在大型医院的应用广泛, 但是该方法在基层医院小儿慢性咳嗽中的应用研究较少[4]。 因此,该研究以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小儿慢性咳嗽患儿58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小儿慢性咳嗽为起点,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在基层医院小儿慢性咳嗽中的诊断、治疗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小儿慢性咳嗽患儿58 例作为对象,其中男34 例,女24 例;年龄8 个月~13 岁,平均(6.43±0.51)岁;病程2 个月~3 年,平均(1.59±0.53)年。 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儿均符合小儿咳嗽诊断标准[5],且咳嗽时间≥4 周;②均拟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且患儿均可耐受;③均通过肺功能检查或应用β2 受体激动剂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④全部患儿家属皆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合并精神状态不佳、器质性疾病或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局部麻醉方法行电子支气管镜术,并且在镜下直视肺泡灌洗等方法帮助确诊。 对确诊患儿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药等方式进行治疗、干预[6]。 (1)术前准备。 手术前常规禁食、禁饮6 h,给予局部利多卡因麻醉方法,待麻醉生效后常规消毒、铺巾。同时,术前30 min 肌内注射地西泮(国药准字H61022213)0.1~0.3 mg/kg。 术前30 min 肌内注射阿托品(国药准字H41020324)0.01~0.03 mg/kg。 采用浓度为2%利多卡因2 mL 行鼻腔、咽喉部氧气驱动喷雾麻醉,连续完成5~10 min 雾化吸入。 同时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0027)2~6 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镇静。(2)电子支气管镜术治疗。 结合患儿年龄、 体质量采用日本PENTAX 电子支气管镜[EB—1170K(1.2)]进行检查治疗。 根据个体差异和手术时间增加2%利多卡因气管内注入追加麻醉,保证患儿顺利完成检查(检查时遵循先健侧后患侧原则,并及时帮助患儿吸除分泌物)[7]。 (3)支气管灌洗检查及治疗。①支气管灌洗检查。对于伴有肺部病变患儿行支气管灌洗检查,取病变肺侧叶开口;对于无明显病变者在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开口部位,取生理盐水2~4 mL/次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间断完成负压抽吸。 ②灌洗治疗。 对确诊的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疾病患儿, 并采用生理盐水对感染部位进行多次冲洗[8]。

2 结果

2.1 患儿慢性咳嗽病因及构成比

58 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均最终确诊, 排在前3 位的病因分别为支气管异物、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分别占31.03%、20.69%和15.52%,见表1。

表1 58 例患儿慢性咳嗽病因及构成比

2.2 电子支气管镜术在患儿慢性咳嗽中的安全性及预后

58 例均完成电子支气管镜术诊疗,2 例患儿诊疗过程中气道阻塞发生一过性低氧, 占比3.45%,3 例患儿出现气道黏膜少量出血,占比5.17%。 对于部分确诊患儿电子支气管镜镜术下进行治疗,35 例获得良好效果,患儿均能痊愈,18 例支气管异物,3 例气道畸形及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因该院条件有限,均能经及时确诊转上级医院治疗,1 例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效果不佳转院。 见图1。

图1 典型病例支气管镜术检查结果

3 讨论

慢性咳嗽好发于小儿人群中, 由于患儿气道发育尚未完善,存在气道畸形率较高。 同时。 婴幼儿肺泡数量较少、面积较小,导致其弹性纤维发育相对较差,再加上间质发育旺盛,感染率较高。 此外,婴幼儿纤毛运动能力相对较差,难以有效地清除感染的病原体,导致炎症不易吸收,造成患儿病情反复迁延,均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发生[9]。 患儿受慢性咳嗽影响,久治不愈,多对患儿生理健康影响,不利于患儿健康生长,生理发育与心理健康皆受到不良影响,不仅造成患儿生活质量降低,也给患儿家庭带来较大经济负担。 因此对于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病情为目的。 临床在对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中,由于一般症状不明显,所以可能造成误诊,呼吸科诊断患儿病情,由于病因不明确,常需要联合多个学科诊断,否则也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因此,为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时性与操作简便性,近些年来,支气管镜术在小儿慢性咳嗽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理想。 电子支气管镜由于镜身较为柔软、纤细,因此检查过程中应用较为简便, 且电子支气管镜在气道检查中对小儿气道区域也能够清晰成像,有利于气道病变的评估。

该研究中,58 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均最终确诊,排在前3 位的病因分别为支气管异物、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分别占31.03%、20.69%和15.52%,说明在基层医院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用于小儿慢性咳嗽中能获得较高检出率,能提高确诊率,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对比沈丹琪等[1]研究,其研究中指出,儿童慢性咳嗽在支气管镜检查后,病因表现为支气管异物、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气道畸形等,其中,排在前3 位的病因分别为:支气管异物,占比26.5%;感染后咳嗽,占比17.7%;咳嗽变异性哮喘,占比16.8%。与该次研究中排在前3 位的病因有共同点,支气管异物、感染后咳嗽皆为主要病因,且病因占比差异性不大。 说明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多为支气管异物、感染后咳嗽或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 以支气管镜进行诊疗能够较明确的发现病因,显示气道异常情况,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更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治疗与改善。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是一种微创诊疗方法, 由于具有柔软纤细、可弯曲等特点,能清晰显示气道异常发育及气道运动情况, 亦可弥补硬性支气管镜对于取出深部支气管异物的不足, 且诊疗时患儿以局部麻醉为主,避免了全身麻醉的风险。临床研究表明[10],支气管镜诊疗安全性较高,常见不良反应以低氧为主,少数患儿可伴有心律失常、气胸及休克等。 因此,患儿诊疗过程中应加强其生命体征, 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预防措施。 例如,术前做好患儿健康教育,禁食、禁饮4 h 以上,避免检查过程中呕吐物误吸。 检查过程中对患儿注射阿托品类药物,以减少其呼吸道分泌物产生。 为防止由于麻醉药引起的过敏反应, 在检查前给予患儿极小剂量麻醉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而检查过程中若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处理,如保持患儿平卧、吸氧,过敏反应较严重的患儿给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出现呼吸抑制的患儿应及时采取吸氧处理或人工辅助通气处理。 检查后患儿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中,应嘱咐患儿术后2 h 内勿进食,避免呛咳引发休息感染。 一般来说,电子支气管镜镜诊疗措施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出现。该研究中,58 例均完成电子支气管镜术诊疗,2 例患儿诊疗过程中气道阻塞发生一过性低氧, 占比3.45%;3例气道黏膜少量出血,占比5.17%。 对于部分确诊患儿电子支气管镜术下进行治疗,35 例获得良好效果,患儿均能痊愈,18 例支气管异物,3 例气道畸形及1 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因该院条件有限,均经及时确诊转上级医院治疗,1 例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效果不佳进行转院。说明支气管镜术用于小儿慢性咳嗽中能获得较高确诊率及良好的预后,对于患儿的不良影响较小,这也说明了小儿慢性咳嗽中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临床诊断,能够得到较好的诊断效果。 用于患儿临床治疗不同阶段的检查中, 不仅能够对患儿病情改善情况提供有效依据,还能够减少对患儿的影响,极大提高诊疗效率。

综上所述, 电子支气管镜术用于小儿慢性咳嗽中能获得较高确诊率, 电子支气管镜下给予相应措施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但目前由于条件限制,在基层医院未广泛开展。 该项目在国外率先开展,近年来全国儿科支气管镜有了快速发展。 该院在该地区儿科领域率先开展该项目,确实可行,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灌洗异物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