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15 09:04毛燕萍
中外医疗 2020年32期
关键词:肺结核意义研究组

毛燕萍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感染科,广东中山 528447

肺结核属于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临床中,患者通常会出现消瘦、低热、乏力、盗汗等症状,另外还会伴随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咯血、咳痰等,不仅病程长,而且病情变化复杂,导致治疗周期长,在治疗期间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不仅影响临床效果,而且也会影响生活质量,不利于临床治疗,因此需要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其不良情绪,使临床效果得到保障,提高生活质量[1-2]。 心理护理干预作为近些年常用护理方式之一,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注重以人为本,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因此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改善。 该文方便选取2018 年5月—2019 年5 月该院呼吸感染科的400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呼吸感染科的400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0 例)和研究组(200 例),对照组患者共200 例,男110 例,女90 例,年龄20~50 岁,平均(38.76±3.96)岁;病程1~7年,平均(3.55±0.62)年;疾病类型:初治肺结核41 例、肺外结核44 例、复治肺结核115 例。研究组患者共200例,男112 例,女88 例;年龄21~52 岁,平均(38.82±3.88)岁;病程1.5~7 年,平均(3.63±0.72)年;疾病类型:初治肺结核40 例、 肺外结核43 例、 复治肺结核117例; 两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对多种抗结核病药物有耐药性。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②合并精神疾病;③合并脑部疾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涉及到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 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加行心理护理干预:①认知干预。 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准开展个性化宣教,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通过开展肺结核相关知识宣讲会,对肺结核发病原因、发展规律、国家疾病治疗政策、治疗周期、用药治疗等进行宣传,另外联合媒体开展健康教育, 录制宣传视频, 制成宣传手册,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 ②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 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争取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另外在言行举止上,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对患者主诉予以耐心倾听, 同时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关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满足其心理需求。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心理咨询室的方式,帮助患者自我调整和疏导,另外可以邀请家属参与心理疏导,还可以开展病友交流会,让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彼此鼓励。 ③放松疗法。 对患者心理活动进行了解,利用看电视、听音乐、看书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并指导患者放松,强化调息放松疗法训练,反复进行呼吸运动,先吸气,之后在吸气末屏气,另外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轻握其双手,使其不适感、恐惧感减轻,增强其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指标评分。①SAS:评分为20~80 分,分界值为50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焦虑越严重。②SDS:评分为20~80 分,分界值为53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抑郁越严重。 ③SCL-90:涉及到躯体化评分(12~60 分)、人际敏感评分(9~45 分)、焦虑评分(10~50 分)、恐怖评分(7~35 分)、精神病性评分(10~50 分)、强迫评分(10~50 分)、抑郁评分(13~65分)、敌对评分(6~30 分)、偏执评分(6~30 分)、阳性项目数评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 两组的SAS 评分比较, 对照组为(52.41±10.53)分,研究组为(52.74±9.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为 (51.24±9.57) 分, 研究组为(43.88±8.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的SDS 评分比较,对照组为(51.33±8.97)分,研究组为(51.46±9.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为(50.13±8.36)分,研究组为(40.88±8.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0.167);研究组护理后SAS 评分、SDS 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 评分的比较[(),分]

表1 两组SAS、SDS 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SAS 评分 SDS 评分对照组(n=200)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研究组(n=200)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52.41±10.53 51.24±9.57 1.163 0.245 51.33±8.97 50.13±8.36 1.384 0.167 t 干预前组间值P 干预前组间值t 干预后组间值P 干预后组间值52.74±9.85 43.88±8.57 9.597<0.001 0.324 0.746 8.102<0.001 51.46±9.38 40.88±8.66 11.720<0.001 0.142 0.887 10.868<0.001

2.2 两组SCL-90 评分比较

对照组护理前后躯体化评分、人际敏感评分、焦虑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敌对评分、偏执评分、阳性项目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化评分、人际敏感评分、焦虑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敌对评分、偏执评分、阳性项目数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的躯体化评分、人际敏感评分、焦虑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敌对评分、偏执评分、阳性项目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躯体化评分、人际敏感评分、焦虑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强迫评分、抑郁评分、敌对评分、偏执评分、阳性项目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全球结核病疫情严峻,同时我国也是疫情较高的国家,因此需要引起重视[4-5]。 一般情况下,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则容易出现耐药性,加上患者需要长时间治疗,经济负担比较重,所以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均会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6]。 针对肺结核患者来说,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不良情绪[7]。 心理护理干预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 从患者心理情绪出发开展护理工作,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使患者治疗自信心提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使肺结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8-9]。 该次研究中,针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并与常规护理作对比, 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之后,护理干预前,两组的SAS 评分比较,对照 组为(52.41±10.53)分,研 究 组为(52.74±9.85)分(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为(51.24±9.57)分,研究组为(43.88±8.57)分(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的SDS 评分比较,对照组为(51.33±8.97)分,研究组为(51.46±9.38)分(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为(50.13±8.36)分,研究组为(40.88±8.66)分。 在马海秀[10]研究中,护理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观察组SAS、SDS 评分分别为(54.14±7.21)分、(54.54±9.38)分低于对照组SAS、SDS 评分 (54.29±8.96) 分、(57.69±10.42)分(t=0.071、1.231,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36.48±7.36)分、SDS 评分(37.45±6.57)分低于对照组SAS 评分(45.64±8.54)分、SDS 评分(48.85±7.12)分(t=4.450、6.445,P<0.05),这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改善负性情绪,这不仅对临床效果提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促进患者康复。 尽管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病情观察以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措施也会使患者情绪得到改善, 有一定临床效果,但却未重视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11]。 与常规护理相比,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与肺结核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相结合, 通过认知干预、 心理支持、放松疗法等措施,使患者精神压力减轻,进而减轻患者的敌视、烦躁、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12]。 其中,认知干预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认识, 使其认知水平提升[13]。 心理支持可以增加患者与护理人员、家属的沟通和互动,使其不良情绪减轻。 放松疗法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卸下心理防备,帮助患者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另外通过专业心理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安抚,使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这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同时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部分肺结核患者有戒备以及敌视情绪, 对于此则需要对此种心理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其不恰当行为予以一定的体谅以及尊重,用实际行动争取其信任。 护理人员除与患者沟通之外,还需要与患者家属沟通,给予患者家庭温暖,让其重拾生活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这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

表2 两组SCL-90 评分比较[(),分]

组别 躯体化 人际敏感 焦虑 恐怖 精神病性 强迫 抑郁 敌对 偏执 阳性项目数对照组(n=200)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研究组(n=200)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t 干预前组间值P 干预前组间值t 干预后组间值P 干预后组间值1.83±0.54 1.73±0.58 1.785 0.075 1.84±0.73 1.56±0.43 4.674<0.001 0.156 0.876 3.330 0.001 1.74±0.49 1.65±0.50 1.818 0.070 1.73±0.63 1.51±0.43 4.079<0.001 0.177 0.859 2.573 0.010 1.79±0.46 1.84±0.76 0.796 0.427 1.77±0.59 1.50±0.36 5.525<0.001 0.378 0.706 5.718<0.001 1.68±0.40 1.68±0.34 0.000 1.000 1.67±0.47 1.31±0.32 8.954<0.001 0.229 0.819 11.207<0.001 1.31±0.32 1.28±0.39 0.841 0.410 1.32±0.65 1.15±0.23 3.487 0.001 0.195 0.845 4.061<0.001 1.74±0.46 1.65±0.53 1.814 0.071 1.73±0.84 1.53±0.33 3.134 0.002 0.148 0.883 2.718 0.007 1.87±0.52 1.85±0.66 0.337 0.737 1.86±0.59 1.57±0.49 5.347<0.001 0.180 0.857 4.817<0.001 1.46±0.38 1.43±0.53 0.651 0.516 1.44±0.63 1.32±0.44 2.208 0.028 0.384 0.701 2.258 0.025 1.29±0.22 1.30±0.60 0.221 0.825 1.31±0.25 1.15±0.54 3.803<0.001 0.849 0.396 2.628 0.009 31.25±11.35 28.36±10.74 2.616 0.009 31.23±11.40 24.54±8.79 6.572<0.001 0.018 0.986 3.893<0.001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猜你喜欢
肺结核意义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