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及对患者的血糖控制、睡眠质量的影响探析

2020-12-15 09:04嵇春妹李庆陈艳
中外医疗 2020年32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护理人员

嵇春妹,李庆,陈艳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淮安 223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作息时间的不规律会导致内分泌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的症状为多尿、血糖上升、体重降低等,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患者机体组织发生障碍,从而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 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优质的护理能让患者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促进患者恢复的同时提升医院的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1-3]。 该研究就2018 年7 月—2019年7 月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132 例, 探讨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睡眠质量等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132 例进行观察研究, 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3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 例。 其中,观察组男35 例、女31 例;年龄为33~74 岁,平均年龄为(47.99±5.16)岁;病程为2~15 年,平均病程为(8.72±1.52)年。 对照组男33例、女33 例;年龄为32~77 岁,平均年龄为(47.57±6.22)岁;病程为2~17 年,平均病程为(9.01±1.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该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同意且签署了同意协议; 患者自愿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及患者家属意识清楚,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能够配合该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齐全。

②排除标准: 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特殊病症的患者;患者有严重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患者伴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因个人因素或患者家属不同意, 选择拒绝参与或者中途选择退出研究的患者;反复低血糖的患者;妊娠、哺乳期的患者;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叮嘱患者服药,日常饮食指导等。 每日定时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按照医生的规定为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叮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减少饮食的糖分摄入量。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多样性护理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宣传教育: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跟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发放相关的知识手册,在医院专门设立糖尿病知识宣传栏,并定期向患者播放糖尿病相关的视频,告知患者糖尿病需要注意的事项, 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院进行治疗。

②心理护理:糖尿病的治疗周期很长,患者需要长期对病情进行控制, 患者通常会出现焦躁不安甚至厌烦的心理, 患者自身的控制不到位会导致治疗效果有所下降,从而对血糖的控制产生影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重拾信心,更好地接受治疗。 护理人员要耐心、认真地为患者解答相关的问题,帮助患者调节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③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相关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少吃多餐,减少糖分的摄入,忌油腻的食物,多吃当季的蔬菜水果。

④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多运动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完成慢跑、散步、太极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

⑤监测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定时的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 嘱咐患者及时用药,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做出处理。

1.4 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睡眠质量、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判断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睡眠质量的影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1.5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睡眠质量

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睡眠质量,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优于对照组患者, 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睡眠质量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睡眠质量对比()

组别餐后2 h 血糖(mmol/L)空腹血糖(mmol/L)睡眠质量(分)观察组(n=66)对照组(n=66)t 值P 值9.63±1.48 11.55±1.82 6.649<0.001 6.77±0.33 7.69±0.46 13.202<0.001 46.26±3.99 33.19±4.16 18.421<0.001

2.2 护理质量评分

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糖尿病的治疗就目前而言无法痊愈, 患者需要终身对自身的血糖进行控制,患者的自身生活也会随之受到影响[4-6]。 糖尿病的治疗属于长期性的, 需要优质的护理进行配合治疗,多样化护理是临床的一种优质的护理方式,能够很好地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 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7-9]。

王丹阳等[10]在国际护理学的研究中指出良好的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更加主动地接受治疗, 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其研究表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为95.16%,且护理满意度为96.77%。 其中,患者的行为能力评分为: 心理调节 (2.28±0.35) 分, 自我管理(2.15±0.36)分,行为方式(2.35±0.28)分。 该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合,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 h 血糖(9.63±1.48)mmol/L、空腹血糖(6.77±0.33)mmol/L 优于对照组患者(7.69±0.46)mmol/L、(11.55±1.82)mmol/L,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46.26±3.9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33.19±4.16)分(P<0.05)。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通过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糖尿病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院进行治疗。 由于糖尿病的治疗属于长期性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会逐渐下降,护理人员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重拾信心, 更好地接受治疗,帮助患者调节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相关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少吃多餐,减少糖分的摄入,来控制患者的饮食。护理人员督促患者进行慢跑等运动,加快患者的恢复。及时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来帮助患者完成血糖控制。 护理人员通过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控制、运动督促及血糖监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多样化的护理, 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的血糖指标,从而提升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都是检查患者血糖的重要指标、 患者的睡眠质量能够直观反映出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患者的治疗疗效能够体现出治疗过程中的细节, 以此作为依据判断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睡眠质量的影响。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睡眠质量等都有良好的影响,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能够给患者带来了很好的治疗体验。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基本知识83.59±10.26 72.16±10.52 6.319<0.001沟通技巧服务意识84.18±10.61 72.12±11.41 6.288<0.001 81.45±11.48 73.55±12.65 3.772<0.001病情监控 团队精神84.89±12.12 72.29±12.26 5.938<0.001 81.78±12.15 76.58±12.51 2.422 0.017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护理人员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空腹喝水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