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渭南网络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2020-12-15 10:52刘蕊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渭南思考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更迭与发展,其赋予了网络文化新的业态和发展模式。本文主要论述渭南网络文化在主流文化引领、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带来了的进步,同时也针对存在的监管不到位、阵地建设力度不强和品牌效力不足等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渭南,网络文化建设;思考

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从一种技术逐渐演变成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影视艺术以及网红主播等新型文化业态,在引领地方主流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成为了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但同时也存在监管水平滞后、阵地建设力度不强和品牌效应不足等新问题。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地域网络文化建设谈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目前渭南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渭南市有网民:321万,其中:农村109万,市民212万。网民层次:未成年人占比33%,女性网民占比41%,69岁以上网民占比12%。这些人群都是渭南网络文化发展的潜在人口红利。而网络文化具有知识传承、交流沟通、社会动员、消遣娱乐、信息传播、新经济生产力、思想教育、民意汇聚与表达等功能,从这些功能出发,目前,渭南网络文化平台发展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官方网络平台成为主流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据不完全统计,渭南有注册网站10.7万个,其中政务类29.4%,比较成熟的官方网站门户有渭南人民政府网、渭南新闻网、华山网等;微博有渭南发布、渭南公安、渭南青年等;公众号有渭南发布、渭南政务、华山文学、渭南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全域旅游等,还有各种官方今日头条号,多元化的展示着渭南的社会现实风貌与内在精神内涵,让渭南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内容得到了传承、创造、发展。

(二)民间网站成为服务娱乐类信息的重要平台。与官方网站相比,民间网站门槛低、发展快、影响大,渭南此类网站中经济信息类31%,信息服务类40%,其他0.6%。比如以荣耀渭南为代表的民间网站、论坛已经成为多数网民获取本地生活服务信息或娱乐交友信息的主要渠道。

(三)自媒体欣然崛起,成为本地文化传播和服务娱乐类信息的次生平台。渭南目前有很多非官方的公众号、头条、抖音等自媒体,比如美丽渭南、吃在渭南、逛在渭南、渭南全攻略、NO35创客等,目前渭南有21万自媒体从业人员,其中78%的人运营自己的自媒体。形成了一道渭南特色草根文化风景线。

二、渭南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道德缺失。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低可控性及其内容的多元性,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有赖于互联网使用者的个人素养,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难以监督和控制,互联网的使用者或者自媒体运营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比如经常出现散布谣言、传播色情等与主流文化相悖的“低俗文化”“符号文化”和一些网络欺诈等违法行为。

(二)文化的社会风险增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開放性及其低可控性,在繁荣渭南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增大了文化的社会风险。一方面,网络使群众社会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空前活跃,诉求与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另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与外界的交流,促使部分当代青年盲目地追捧外围文化,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从而削弱了自身的家乡认同感。

(三)渭南品牌文化缺乏。渭南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段的关键组成部分,还是西北唯一一个拥有三大国家级经济区叠加政策(“关天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地级市。但是,这些地理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都没有深入挖掘,成熟打造,而形成独特的、一体的、有广泛宣传效应的渭南品牌文化阵地和文化产业形态。话剧《司马迁》在西安的上映,话剧《张富清》在湖北上映,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网络文化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经济发展总体比较落后、网络文化自我调整和完善的能力不足、网络文化领域建设与时代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等。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深化对网络文化建设的认识。渭南各级党政部门要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把网络文化建设作为事关渭南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大对网络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从强化规划、建立制度、充实队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网络文化阵地、网络文化事业、网络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加强对新媒体知识、传播规律以及网络文化新型业态的熟悉与学习,提高领导决策和驾驭能力。

(二)全面推进地方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一是要巩固壮大渭南网络自媒体文化阵地。重点扶持高质量的新闻文化类自媒体文化产业,以网络文化惠民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载体、新内容、新方法积极推进渭南民俗、旅游、影视、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向网络融合延伸,实现线上线下文化惠民的跨界融合。二是要做大做强各政府部门官方集群网站,坚守党的思想引领,巩固好官方第一意识形态传播阵地。深化网站运行维护管理、新闻信息发布审核、网民留言回复等工作机制,确保网站管理责任到人,内容更新及时准确,运营维护安全有序;增强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吸引力和活力。

(三)创新产业形态,打造文化品牌。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积极构建民众对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把华山风骨、渭水襟怀作为渭南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渭南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渭南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渭南本土网络文化品牌和艺术作品。近期现代秦腔《张富清1948》在澄城开始创编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四)加强舆论引导,巩固意识形态。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针对谣言肆虐或者网络舆情事件要讲求引导艺术,以民众诉求为出发点,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生态。

(五)增强网络文化与其他的产业的融合发展。渭南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将相故里”的美誉。渭南在陕西文化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加快渭南文化建设,对于落实落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要充分保护和挖掘渭南作为“华夏文明之源”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独有的“岳渎相望”山水文化特质,推动文化产业和休闲文化旅游业的大繁荣大发展。重点围绕以华山为核心的秦岭北麓和黄河(渭南段)两条文化与生态旅游带,联动周边区域,构筑起推进文化强市的脊梁,塑造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文化复兴带动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加快搭建“黄洛渭国家文化公园”平台,对黄洛渭文化,特别是陕西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精细化发掘、保护、传承弘扬和开发,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

总之,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全面加强渭南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力争通过网络做好宣传,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地方的变成全国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促进我们渭南的文化与渭南经济、渭南旅游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融合发展,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作者简介:刘蕊,女,汉族,1985年3月,陕西大荔人,现任中共渭南市委党校校刊编辑部副主任,计算机讲师,研究方向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提升、互联网治理、互联网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应对等。

猜你喜欢
渭南思考
陕西省药监局渭南分局挂牌成立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春节假日渭南旅游实现“开门红”
成全你,成全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