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深圳经验与中国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0-12-17 03:31胡士磊
科技智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

摘 要: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核心依托。深圳是我国第一个创新型试点城市,深圳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模式”和“深圳经验”。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应有新思路,而“深圳经验”照亮了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深圳经验;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881/j. cnki. 10063676. 2020. 11. 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并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早在2008年,深圳市就成为我国首个创新型试点城市,而2019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圳的发展目标是相继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深圳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无疑形成了宝贵的“深圳经验”,也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深圳创新发展的路径蜕变

20世纪80年代,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以港资为主的大批外资企业纷纷涌入,加之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深圳凭借“三来一补”的贸易模式嵌入全球产业链,并开启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1]。此时的深圳通过引进中国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模仿式创新。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深圳的政策红利被逐渐稀释,加之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上涨,高耗能、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深圳已经难以为继‘¨。彼時深圳提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及时谋求产业转型。该阶段深圳的大部分企业依然是进行跟随模仿式创新,但此时涌现出的如华为、中兴通讯的前身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建立研发机构、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异地建设研发中心等举措进行原始创新。

2003年前后,深圳大规模的产业外迁引发当地对城市产业空心化的忧虑。基于此,深圳开始建立研究开发体系,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而此时的华为、中兴通讯等高科技企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设立研发中心或联合创新中心,逐步嵌入全球创新网络,以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应用企业的差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深圳的转型升级,金融危机后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也走上了依靠品牌和设计谋求发展的创新之路[1]。此时深圳的创新模式逐步由跟随模仿式创新转为追赶式创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和2012年前后新一轮的制造业外迁,深圳再度进行新一轮产业布局,将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和智能装备等产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产业,因这些产业中有诸多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深圳借此实现了从跟随模仿式创新、追赶式创新到引领式创新的跨越。

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

(一)准确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成立经济特区后,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在深圳的发展定位方面也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1990年,深圳提出建设“外向型、多功能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此后每隔几年都会结合深圳的发展实际赋予深圳新的战略定位,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目标。准确的城市发展定位使得深圳明确了自身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可持续的城市创新发展道路。

(二)前瞻的产业规划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深圳市政府能够制定前瞻性的产业发展规划,适时引领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例如,20世纪90年代,有鉴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深圳市及时提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积极谋求产业转型。2009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力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3年起又先后出台了海洋、航空航天和生命健康产业的专门性未来发展规划。而根据《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通过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强有力的政府科技创新投入

深圳市政府通过长期超常规的科技创新投入解决了曾经由于建设较晚而缺乏国家布局的重大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问题[2],据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十二五”期间市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历年平均比例都超过5%,在全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名列前茅(图l)。2016年和2017年深圳市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更是高达7%。政府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投入也使深圳得以进一步面向全球引进优势科教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院校,正逐步摘掉“高校洼地”的标签[2]。

(四)移民文化孕育的创新创业精神

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庞大的流动人口和频繁的文化交流使深圳形成了典型的移民文化,并孕育出“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契约精神等[3-4]。与此同时,以“敢为天下先”为代表的“深圳十大观念”(表1)的流行表明,深圳市也在积极弘扬这些精神和文化,从而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五)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不断通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改革,着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长期以来,深圳政府的行政审批效率全国领先。2013年《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正式实施,深圳在全国率先推进商事制度改革。2018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推出了“秒批”服务和“不见面审批”等一系列服务。据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深圳的营商环境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2019年5月,深圳又发布41项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5]。营商环境的改善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城市创新活力。

(六)运行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近年来深圳市一方面面向全球引进优势科教资源、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超常规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载体和孵化载体,培育本土创新型企业,逐步形成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的良好发展态势[6]。尤其是新型研发机构和两类载体的建设,有效加快了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融通,这也使它们成为深圳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深圳商报》披露,截至2019年7月,深圳市己累计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7]。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深圳市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2068家,创客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孵化载体463家,呈现出裂变式发展的趋势。

三、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战略引领、规划指导和扶持作用

全国各城市地方政府要着力打造有为政府。首先.各城市地方政府要准确把握本城市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科学规划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其次,各城市地方政府要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主动谋求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后,各城市地方政府要“舍得投入”[8],建立稳定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对科技创新的扶持作用。

(二)培育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是孕育创新成果的肥沃“土壤”,也是激发各创新主体创新潜能的内生动力[3]。要培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既要大力培养各类人才,也要积极制定有吸引力的措施网罗和引进人才,还要帮助各级、各类人才融入城市;要着力营造开放、包容的宽松创业创新环境,相关政府机构在行政审批、监管和执法等方面对于各类新业态和新模式应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9]。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倾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要全力推进减费降税政策落实,持续优化行政事项审批流程,积极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速推出其他便民利企新举措,竭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四)倾力打造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要加快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加快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化发展,建立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提升城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实现各行各业高质量创新,并以高质量创新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彩梅,郭万达.深圳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分析与借鉴[J].开放导报,2015 (05):23-28.

[2]李哲.深圳营造创新生态的经验及启示[J].科技中国,2018 (05):52-54.

[3]辜胜阻,杨嵋,庄芹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深圳创新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6 (09):31-37.

[4]谢志岿,李卓.移民文化精神与新兴城市发展:基于深圳经验[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05):32-37.

[5]张秀娟.深圳发布41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企业商事登记只需1个工作日[N].南方日报,2019-05-08 (09).

[6]刘刚,王宁.突破创新的“达尔文海”一基于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06):122-133.

[7]王海荣.深圳建成4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N].深圳商报,2019-07-30 (03).

[8]杨世国,程全兵.深圳:“创新之城”是如何煉成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4-15 (07).

[9]李记.让“包容审慎”成就更多“新四大发明”[N].工人日报,2017-08-15 (03).

作者简介:胡士磊,男,1988年生,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
西安市物流企业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
我国社会保障理念演进与路径选择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做好青少年工作,培养接班人素养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