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小班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2020-12-18 16:06
好家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小班常规

文 许 敏

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最初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迈向社会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场所。而小班是跨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可让幼儿受益终生。

一、培养良好的师幼关系

幼儿教师是幼儿除了家人外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传授知识,带领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是帮助幼儿建立社会关系的向导。师幼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保障教学活动可以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刚刚步入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较小,心灵较为脆弱,陌生的环境会让幼儿没有安全感,这也是教师与幼儿建立感情的最佳时机。教师要扮演好幼儿“另外一个妈妈”的角色,给予幼儿父母般的关爱与安全感,才能让他们逐渐消除戒备心理并接受教师,进而顺利开展生活常规教学。

二、更新常规教育理念

教师正确的常规教育理念是常规化教育实施的基础。在小班幼儿的眼中,生活充满了神奇色彩,他们对生活既陌生又充满期待。教师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生活,在理解各种生活现象后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我们班有好多幼儿不愿意饭后漱口,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漱口习惯,我们开展了一次“漱口水”的活动。用两个透明的一次性杯子分别装上自来水和漱过口的水,每天带领幼儿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幼儿发现,装有漱口水的杯子有沉淀物且浑浊,几天后发出了臭味。李老师告诉幼儿:“如果不漱口就会有细菌,小朋友的嘴里也会臭臭的,时间长了细菌入侵牙齿,牙齿也会痛。”这样一来,平时不爱漱口的幼儿不光自己漱口,回到家还做起了爸爸妈妈的“监督员”。

三、在游戏情境中渗入生活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在游戏情境中讲解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幼儿熟悉的情境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餐桌礼仪包括什么吗?”“遇到熟人应该怎样打招呼?”等,并开展相关的情境模拟,对幼儿的角色进行设定。幼儿就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生活习惯。

四、加大监督和鼓励力度

小班幼儿对知识单纯的模拟练习,会使其感到无趣,甚至感到厌倦。一旦产生负面情绪,教师的常规培养就很难开展下去。这时候,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并且对表现出色的幼儿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幼儿的进取心。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的专栏里,设置“我进步了”栏目,如“小明主动喝水了”“小红学会帮助他人了”“小华吃饭不挑食了”,将每个幼儿的照片贴在专栏里,并为每位进步的幼儿贴上一朵小红花,充分发挥幼儿的榜样激励作用。

五、倡导家长积极配合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幼儿园通过家园联系栏、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改变家长的认识,提高家长的育儿知识,通过列举一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成功例子,让家庭教育懂得在幼儿期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例如,对于小班幼儿生活自理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将周重点通过家园联系栏告知家长,向家长说明应该如何指导幼儿,并向家长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经过一个星期后,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教育成果,愿意配合的家长成效往往很明显,而没有配合的家长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有了这个经验,在培养幼儿其他习惯方面,家长也会积极配合了。

综上所述,幼儿正处在一个备受外界影响的阶段。他们各项习惯的养成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与坚持。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空间,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幼儿习得良好的生活习惯,助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小班常规
常规之外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