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发展学生思维

2020-12-18 20:46江苏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平均分小棒气球

◇(江苏: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充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培养思维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维

数学学科是具有逻辑体系和较高抽象思维的一门学科。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持续发展,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我在教学《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课中,创设了体育老师分羽毛球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了想要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想法。同时,我创设的这个生活情境问题是由易到难。先是4 筒羽毛球平均分给2 个班,学生很快就能想到解决的方法:40÷2=20(个)。紧接着增加了2 个羽毛球,学生很快地列式并解答:42÷2=21(个),同时,学生阐述了42÷2 的计算方法。接着,又增加1 筒羽毛球,学生列出算式52÷2,可是52÷2 的首位不能整除,由此本节课要解决的新问题就诞生了,学生有了想要进一步探究与思维的欲望。

让学生有疑问,并且感到自己可以解决疑问,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思考和理解,去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二、解决生活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暗示。放手让学生面对新问题独立尝试,可以促使学生自觉联系旧知识进行问题转化,并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课时,我通过创设的分羽毛球这一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之后,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利用小棒代替羽毛球,分组讨论,通过实际的操作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发现了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学生先平均分了2 根小棒,每班1根;再平均分5 捆小棒,这时发现5 捆小棒不能直接平均分给两个班,于是就有学生想到把小棒拆开后再平均分。有的学生一股脑儿把5 捆小棒都拆散了再平均分,而有的学生只拆散了其中的1 捆,每班分得2 捆和5 根;最后和前面的每班1 根合起来就是每班26 根。学生很快发现,只拆开1 捆,这样相对比较方便。然而,有的学生是先平均分5捆,发现不行,所以先平均分4 捆,剩下的1 捆拆开,平均每个班级分到5 根,然后再把2 根小棒平均分给2 个班。这时就有学生补充,拆开的10 根小棒可以和2 根合起来,平均分给2个班,这样可以少分一次。经过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先把5 捆平均分给2 个班,每班2 捆,再把余下的1 捆拆开,和2 根合成12 根,平均分给2 个班,每班分6 根,这样每班分得26 根”这种方法只平均分了2次,是最简单的。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观点,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之自发主动地想要探索问题的答案。同学间互相帮助,有效地取长补短,从而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方法,共同提升思维能力。

三、活用生活问题,延展学生思维

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教师要设计好练习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课的练习中,让学生设计花盆摆放的规律,学生觉得很有挑战性,各种美丽的形状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提升。我适时地进行追问:“同样84 盆花,为什么一个是84÷6,一个是84÷7?”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又加深了思考。一个是“把84 盆花平均分,每组6 盆,可以分成几组”,而另一个是“把84 盆花平均分,每组7 盆,可以分成几组”,两个问题的每组花的盆数不同,所以列的算式也不同。我还创设了同学们联欢会布置教室的情境:“将气球按1 黄2 红3 绿的顺序排列。照这样的排列规律,第80 个气球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又提升了难度,有些学生一开始没有找到突破口,但当其他同学提出了按照排列规律进行分组后,很多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明朗起来。把1 黄2 红3 绿分为一组,可以先算80 个气球有几组。在计算中,发现有余数,怎样判断第80 个气球的颜色呢?80÷6=13(组)…… 2(个),说明80 个气球,每6 个为一组,可以分为13 组,还剩2 个。第80 个气球也就是第14 组的第2 个,而每组的第2 个都是红色,所以第80 个气球是红色。最后时间,我运用了课本的想想做做第6 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本节课的所学充分运用到生活问题中,进一步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将课本上的习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有层次地穿插起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与思考,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发展了思维。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会思考的人,而解决问题的教学与训练学生思维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要运用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彼此碰撞智慧,由乐思到善思,由浅思到深思,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平均分小棒气球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找气球
平均分一半
气球
两种分法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