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村肉羊养殖“八改”技术之三
——改乱交滥配为有计划的经济杂交

2020-12-18 10:06马兴跃杨红远吕春荣邵庆勇
云南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种羊黑山羊公羊

马兴跃,杨红远,吕春荣,邵庆勇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1 为什么要改乱交滥配为有计划的经济杂交

农户养羊不注重种公羊的选择,种公羊质量差,不能做到分群饲养。因公母混养、大小混养,造成母羊早配,一些母羊5~6月龄就被配种,导致羊群质量下降,一代不如一代,且小母羊早配使母羊自身生长不好,产出来的羔羊弱,加之初产母羊母性不好导致羔羊成活率也低。另外,公母混养,使发情母羊重复配种,造成过度配种、无效配种等现象,公羊每天经常追赶母羊,影响母羊采食和休息的同时也影响公羊健康。因此,一定要从羊舍改造开始,逐步改乱交滥配为有计划的经济杂交。

2 改变乱交滥配的方法

(1)引进优良种公羊杂交改良本地羊,提高杂交羊产羔率、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2)公、母羊分群饲养,母羊长至10月龄以后进行第一次配种,或者满周岁(12月龄)时第一次配种,千万不能早配。

(3)空怀母羊、妊娠母羊、哺乳母羊、育成羊(断奶至初配)、育肥羊分隔饲养,以便做好补饲、适时观察发情情况、及时配种、接羔。

(4)发现母羊发情后不要急于配种,可在母羊发情后12h进行第一次配种,因为母羊发情后要排出卵子,而卵子是在发情后期排出。再每间隔12h配种一次,直至母羊不发情,累计配种2~3次即可。

(5)利用云上黑山羊杂交本地黑山羊或利用黄色波尔山羊杂交本地黄山羊生产商品羊,提高养殖效益。

(6)为提高后代质量,决不允许用年幼公羊配年幼母羊、年老公羊配年老母羊。

3 选择适宜的经济杂交父本品种

3.1 云上黑山羊

云上黑山羊是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联合省内14家单位历时22年培育的肉用黑山羊新品种,具有被毛全黑、产羔多、长得快、成活率高、产肉多、泌乳性能好、耐粗饲和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周岁公羊体重达53kg、母羊42kg,成年公羊体重达76kg、母羊57kg;初产母羊的产羔率为181%、经产母羊为236%,羔羊断奶成活率可达95%;6月龄以上公、母羊的屠宰率均在53%以上。云上黑山羊适宜于全舍饲、半舍饲半放牧、全放牧等饲养方式,并能广泛适应低海拔河谷地区(低于1000m)到较高海拔(2000m)冷凉区,适合在我国南方山羊养殖主产区推广。见图1—图6。

采用云上黑山羊种公羊与本地品种母羊杂交,杂交后代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杂交一代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可达45kg、40kg,比本地品种公、母羊周岁体重分别提高30%和27%,杂交优势明显。解决了南方肉用山羊良种不足问题,提高肉羊养殖效益。

图1 云上黑山羊种公羊 图2 云上黑山羊种母羊

图3 一胎产4羔 图4 周岁公羊屠宰后的胴体

图5 云上黑山羊育成母羊群 图6 云上黑山羊育成公羊群

3.2 黄色波尔山羊

黄色波尔山羊从澳大利亚引进,利用黄色波尔山羊与云南本地黄山羊杂交后,90%以上的后代依然保持黄色被毛,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可提高30%以上。见图7—图10。

图7 黄色波尔山羊 图8 杂交羔羊

图9 杂交一代6月龄公羊 图10 杂交一代6月龄母羊

4 羊的组群和引种

4.1 母本组群

新计划养羊的农户需要组建羊群,已养殖的农户需要继续优化羊群结构,逐步引进能繁母羊或公羊。因组群时羊只来源广,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轻易去集市购买用于生产的公羊或母羊。主要原因是羊只来源不清楚,市场上各类羊只、家畜混杂,容易感染传染病,比如羊痘、小反刍兽疫等。

(2)谨慎购买周岁以上母羊,因为卖羊人知道他的一群羊里哪些母羊不容易配上种、哪些母羊经常流产、哪些羊产双羔、哪些羊母性好、哪些羊泌乳能力强,俗话说“哪些母羊带儿成气”。非特殊情况在集市上出售的成年母羊很有可能是有问题的羊,除非去农户家全群购买可避开风险。

(3)组群母羊适宜购买青年羊,即5~8月龄羊。

(4)不同地方引进的母羊应该先分开饲养一段时间,隔离期满后再并群,并及时把爱打架的羊只单独隔栏饲喂。

4.2 引进种公羊

将优良品种引进本地,经过风土驯化后直接用于生产,这就是引种。

4.2.1引种的依据

首先考虑引进品种的经济和种用价值,其次是引进的品种要有良好的适应性。高生产性能是引种的必要性,良好的适应性是引种的关键。

4.2.2引种应遵循的原则

引种时除注意个体本身的生产力、遗传性、健康状况、适应性外,还要对原产地和引入地的生态、气候条件进行比较。

4.2.2.1遵循气候相似原则

两地生态环境相似,特别是气候条件相似,引种成功率较高。当原产地与引入地生态和气候环境差异较大时,从热带引到温带地区易成功,这是因为羊适应低温的能力较强;若不顾及两地生态和气候是否相似,硬把适应于低海拔地区的种羊引到高海拔地区,把喜温耐旱的种羊引到炎热湿润地区,把喜温热的种羊引到寒冷地区都会出现不适应或引种失败。

4.2.2.2慎重考虑引进品种的经济价值

养殖户要学会鉴别网络上的信息,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贯彻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种〔2020〕10号),选择《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中的绵羊、山羊品种进行饲养。由于供种单位的夸大宣传,引进者如果缺乏足够的考察了解,就会出现货不抵值的现象,有时引进之后与原有期望相差甚远。养殖肉羊的核心目的是产肉,要重点甄别种羊的产肉和繁殖性能,重点看肉用体型,不能盲目地看耳朵长、鼻梁隆等特征。

4.2.3引种过程

4.2.3.1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确引种的目的;其次确定引进品种的数量和公、母比例(公、母羊比例1:20~1:30),引种应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羊场引进,地方良种应从中心产区引进;第三是要准备好羊舍及隔离场所,确保种羊引进后有饲养和隔离观察场地;第四是检查引种羊群健康状况,引种时必须要求种羊场提供检疫证明及免疫标志,不能提供羊群健康证明的羊场不宜引种;第五是落实引种计划,确定从某地引种后,先派人对所引品种的种质特性、饲养管理方式、繁殖、饲喂的饲草饲料、疫苗免疫、种羊价格等情况作深入细致了解。

4.2.3.2种羊选择

根据体形外貌和系谱档案来选择种羊,种羊应健康无病,外貌特征符合品种要求。

一看羊群的体形、膘情和外貌等性状,以此初步判断品种的纯度和健康状况。种羊的毛色、角、头型和体形等要符合品种标准。所选种羊要体况良好、体质结实、前胸宽深、蹄质坚实、四肢粗壮。公羊要眼大有神、头大雄壮、性欲旺盛、睾丸发育匀称,重点注意是否是单睾或隐睾;母羊要腰长、乳房发育良好。遇到胸部狭窄、垂腹凹背、尻部倾斜、四肢呈X状的均不宜作种用。

二看年龄。查询种羊出售单位的产羔记录确定年龄,若无记录可查时,需通过牙齿的发育、磨损和脱落情况来初步判断。

三看羊的健康状况。健康羊活泼好动,两眼明亮有神,毛有光泽,四肢粗壮有力。病羊则毛散乱、粗糙无光泽、眼大无神、呆立等。

四看系谱和检疫证。向供种单位索要羊只系谱档案,用来掌握所购种羊之间的血缘关系,判断所购种羊的父母、祖父母的生产性能,为估测种羊性能提供依据。从外地引种时,供种单位应到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具检疫证,并由经过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的运输车辆运输种羊。

4.2.3.3合理选择调运季节

注意出售种羊的场和引入地的环境差异,使引入羊只在养殖环境上的变化不太突然。影响引种的自然因素中气温的影响最大,要尽量不在炎热的夏季引种。从海拔低的地方向海拔高的地区引种,可安排在冬末和春初,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引种,可安排在秋末或冬初,因为在此时间段两地的气温差异小。海拔相近地区则选在气候温和、饲草充足、羊只体况较好的秋季或春末夏初进行。

4.2.3.4种羊的运输

(1)确保车厢大小与运输羊只数量相匹配,避免密度过大。大群运输时车厢内应加隔栏,按公、母和生长阶段分群隔栏运输。

(2)避免群体中有高风险羊,如刚断奶母羊、怀孕第1个月和最后一个月母羊。

(3)起运前要根据运输距离长短备足草料及饮水。上车前给羊喂适量(八成饱)草料,饮足水,1h后再装车。短距离运输(不超过10h)时途中可不喂草料和饮水,最好傍晚运输,早晨到达。长距离运输(超过24h)一定要备好饲草和水,饲草以青干草为主。高温长途运输时要选择夜间行车,避免产生过多的应激反应。

(4)装车过程避免暴力驱赶,运输途中要求中速行车,尽量减少车体剧烈颠簸,防止羊只拥挤、踩压。要有专人看护羊只,定时检查,及时扶起被挤倒的羊只,防止伤亡。

4.2.3.5隔离期饲养管理

引种要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国内种羊引种须隔离观察30d,确保安全后方可入群饲养。

(1)种羊到场后第1天停料,补充饮水,喂给少量青绿饲草,在饮水中加入适量食盐。第2天开始喂料,饲料最好与原场一致,以后逐步过渡到引入地饲料。从舍饲羊场引入的种羊放牧养殖的,先舍饲10d后再用15d慢慢从近处到远处逐步过渡到放牧,切勿引入后就立即放牧饲养。

(2)进场1周内可视情况进行预防性投药,预防腹泻、肺炎等疾病。

(3)进场1~2周后,根据供方提供的免疫记录、隔离观察等情况,对引进羊及时进行疫苗注射。

(4)引入羊群进场3周内可考虑进行体内、体外寄生虫投药驱虫1次。

猜你喜欢
种羊黑山羊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提高种羊疫病防控措施的举措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暮晚的黑山羊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