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猫胃内异物的诊治

2020-12-18 10:06纪铭许浩天吕观新
云南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缝针患猫X光

纪铭,许浩天,吕观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胃内异物是猫的常发病之一,由于猫生性活泼,很容易误食针线、玩具和瓶盖之类的异物。如果吞下缝针或牙签一类的尖细物品,异物会穿破胃壁,继而给其他组织器官造成伤害。根据梗阻部位、梗阻程度和梗阻时间的不同,猫胃内异物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如胃内异物过大时,会出现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当胃内存在尖锐的异物时,可引起胃黏膜的损伤甚至造成穿孔,引起腹膜炎等[1,2]。在临床诊断中,通常会使用内窥镜来对病情进行检查,内窥镜作为一种在小动物临床医学检查中常用的工具,可以通过顶部的摄像头对胃肠道内的情况进行高清拍摄,以便对患病处进行准确的检查和诊断。在兽医临床实践中,通过内窥镜取出胃肠道异物已成为外科手术的一种重要替代方法。本文介绍了一例猫误食缝针的病例,通过内窥镜取出异物,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1 病例资料

1只雌性中华田园猫,2岁8个月,体重2.65kg,已绝育。平时以配方猫粮为主,偶尔食用罐头和零食。正常进行过免疫驱虫,无病史。主诉猫食入缝针。

2 诊断

2.1 临床症状

患猫体温38.8℃,呼吸22次/min,心率151次/min,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不愿运动,有呕吐动作,但无胃内容物排出。

2.2 影像学检查

由于金属异物的密度高,可阻止X射线透过,具有不透射性,因此决定进行X光拍摄[3]。采用左侧位拍摄X光平片(见图1)。

图1 左侧位X光射线图

X光影像结果显示,患猫胃内存在一个40.7mm的高密度针形异物。

2.3 诊断结果

依据临床症状、X光片确诊为猫胃内针形异物。针形异物很容易扎穿胃壁、肠道等胃肠道器官,危险性极高,所以需要及时取出。

3 内窥镜手术

3.1 术前准备

为避免麻醉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术前禁食24h。患猫仰卧绑定,丙泊酚诱导麻醉,连接动物呼吸麻醉机,输注异氟烷维持麻醉。检查和安装内窥镜设备,用水溶性凝胶或口腔分泌物涂抹内窥镜的尖端,使其润滑。

3.2 手术

患猫麻醉后,将内窥镜缓慢插入喉部,沿食道前进,通过贲门进入到胃内。如果发现猫胃内存在食物残渣和气泡,可以通过电动吸引器进行冲洗和排气。在猫的胃里通常已经充满了空气,内窥镜进入食道后可以看到黏膜。如果视野受限,可以先注入空气,直到能看到内腔。通过转动内窥镜镜头的方向,认真观察和寻找胃内存在的可疑异物。用鳄嘴钳将找到的线头夹住,缓慢退出,成功将线与针取出。

4 讨论

当猫食入线性物质后,线性异物通常会缠在猫的舌头下方或幽门部,从而引起肠套叠。通过X射线可以对缝针等高密度的物质进行准确的检测,但对于低密度物质,则很难通过X射线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即使灌服钡制剂也很难确定异物的种类。近年来,我国伴侣动物数量越来越多,宠物医院对内窥镜的需求逐步增加。内窥镜检查是评估动物胃肠道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通常在无创检查和试验治疗不能提供诊断和解决临床症状时使用。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包括口腔、食道、胃、近端小肠、回肠、结肠和直肠。通过内窥镜可以准确判断胃肠道内异物的种类和大小,便于医生分析病情以及确定治疗方案。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存在于上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种物体,可引起水、电解质稳态失调、酸碱平衡紊乱、肠内毒素的集聚等[4],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在该病诊疗的过程中,尽量让动物通过自身将异物排出,其次,可以通过使用内窥镜将异物取出或采取外科手术的方式取出异物,但具体诊疗情况需根据患病动物的实际情况以及患病的程度进行具体的处理。在规划治疗方案时也要结合动物吞入异物的种类、异物堆积的位置及动物的临床表现等采取合理的措施。内窥镜除了用于异物取出、息肉切除、狭窄扩张外,还可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窥镜取异物不会对动物机体造成损伤,具有恢复快的优点,大大避免了手术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但内窥镜检查必须要对动物进行麻醉,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有一名能够维持和监督麻醉的助手在场,以便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本病例采用内窥镜手术方式移出胃内异物,使患猫避免遭受手术的痛苦,减少机体的损伤,安全可行,患猫预后良好。当前在小动物疾病诊疗方面,内窥镜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内窥镜技术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猜你喜欢
缝针患猫X光
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仿生武器大揭秘
一例猫瘟热的诊治体会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给动物拍张X光片
人眼X光
1 203例临床患猫的血象红细胞分析研究
缝针
敷贴巧用于缝针的固定
X光眼镜的神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