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补给 礼重情更浓

2020-12-19 10:31王琪鹏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牦牛肉医疗队拉萨

2020年2月底,正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劲的时候。一天,我接到援藏干部解国栋的电话,北京对口支援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在藏历新年来临之际,决定向北京援鄂医疗队支援一批补给。这批补给有10吨牦牛肉、4.8吨清油,不但是堆龙德庆区首次向北京进行“反向支援”,也是各受援地“反向支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一条好新闻。

这是一个曾经的贫困县

堆龙德庆,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算陌生。2018年,我去拉萨采访北京援藏,就曾经去过这里。2018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县。

堆龙德庆区海拔高、自然条件差,虽然位于拉萨市近郊,但一直顶着贫困县的帽子。根据2016年的统计,全区有1324户443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些贫困户大都住在海拔高、交通不便的大山里,长期的高寒缺氧生活,对他们的健康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易地搬迁就成了当地脱贫的重要抓手。

在堆龙德庆区的波玛村,北京投入援藏资金6000万元,将易地搬迁安置房改造成了旅游民宿村“德吉藏家”。村民们告别了破旧的藏式土坯房,搬进了民族风情浓郁的新房。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德吉藏家”的运营方将贫困户的房屋改造成旅游民宿,贫困户除了能在村里就业,还能有经营民宿的分红。

一年多过去,堆龙德庆区变成什么样了呢?我很好奇。但是,因为疫情原因,绝大部分援藏干部都未能赶回拉萨,我只能向当地干部了解情况。和堆龙德庆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晓强打了几通电话,我了解到了事情由来。

原来,当地脱贫后,一直对北京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铭记于心。疫情发生后,堆龙人民得知北京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决定在藏历新年之际为抗疫一线的“北京亲人”送上一份心意。

这是一份不寻常的礼物

千里送补给,礼重情更浓。堆龙人民为“北京亲人”送来的是10吨牦牛肉、4.8吨清油,可谓是深情厚意。而且,这次反向支援,是举堆龙德庆全区之力。

李晓强告诉我,当地的牦牛肉是自然放养,营养价值很高。为了把最好的牦牛肉送到北京医疗队手中,采购人员四处扫货,买光了市场上的所有牦牛肉,甚至还跑到海拔更高的当雄县采购。清油虽然是堆龙本地企业生产,但由于正值藏历新年,库存也所剩不多。

物资准备好了,怎么运到武汉呢?堆龙距武汉3000多公里,别说运十几吨物资,就是寄个快递恐怕都要好几天。而且,受疫情影响,许多物流公司都没有开门。生产牦牛肉的企业听说是给北京医疗队运送物资,主动提出可以先将货物拉到成都,再从成都运往武汉。负责运输清油的物流企业也拍了胸脯:放心吧,一定能安全送到。

从李晓强那里,我还得知,在运送这批价值125万元的物资之外,堆龙人民还慷慨解囊,向武汉捐款400多万元。这是多么沉甸甸的一份心意!

2月27日,10吨牦牛肉运抵武汉。第二天中午,队员们就吃上了西红柿炖牦牛肉。10吨牦牛肉,北京医疗队只留下了1吨,其余的又转赠给了其他兄弟省市的医疗队。队员们说,援鄂医疗队都是一家人,要让兄弟姐妹们都品一品西藏亲人的心意。

3月1日,《北京日报》报道了堆龙首批捐赠运抵武汉的消息,在京藏两地引起强烈反响。而在武汉,一件计划外的事情,让北京援鄂医疗队为之深深震撼。

扫码阅读《亲人的礼物》

王琪鹏北京日报社城市新闻部记者

这是一次了不起的“逆行”

原来,在3月1日当天,4.8吨清油也运到了。之所以说计划外,是因为清油起运不久,拉萨就下起了大雪,道路非常难走。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清油还是准时到达武汉。

运送清油的司机名叫游青山,重庆人,在成都长期从事货运工作。2月18日,游青山开着他的集装箱货车从成都出发去往拉萨,这是他12年货车司机生涯中,首次来到青藏高原。抵达拉萨之后,调度员给他打来电话:“有一批支援医疗队的物资需要送到武汉,你能去吗?”

游青山一听说是去武汉,是为医疗队送物资,就一口答应了下来。2月25日,他拉着4.8吨清油从拉萨出发,谁知,接下来的旅程让他刻骨铭心。

6天时间里,从拉萨到武汉,游青山走得并不轻松。一路上,他经历了严寒、饥饿、高原反应,发动机熄火、荒野穿行、悬崖急停,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崩溃的时候,这个33岁的男人还急哭过。凭着“国家有难,有召必回”的信念,他憋着一股劲儿,终于完成了任务。

到了武汉,北京医疗队为游青山端上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饺子。几天没吃上热乎饭的他一口气全吃完了。卸完货,医疗队员本想留他多休息一会儿,但他却说,这次出来太久了,要回家看一看。

英雄司机回家了,故事还没有讲完。之后,一家公益机构授予游青山“战疫英雄奖”,同时奖励他两万元奖金。但他却说:“表扬我收下了,把奖金捐给更需要的人吧。”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采访

从李晓强那里,我得知了清油运抵武汉的消息。我立即与武汉前方记者取得联系,前后方联动,准备推出第二篇报道。看到前方记者发来的热情洋溢的文字,我坚信,同事们也被堆龙人民的情谊深深打动了。

对于北京医疗队来说,堆龙人民送来的这批补给非常及时。在清点清油时,驻地餐饮部负责人表示,驻地的食用油只剩下了三天的量。司机师傅的事迹在医疗队员中间传开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批补给来之不易,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得知前方的情况后,我立即对身在拉萨的北京援藏医生,以及堆龙德庆的李晓强进行了电话采访。就在堆龙人民支援的4.8吨清油交到北京医疗队手中的同一天,在北京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的指导下建成的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正式投入使用。在堆龙德庆,李晓强感慨万分。他说,运输清油的路线走的主要是109国道。这条国道一头连着拉萨,一头连着北京。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决战决胜之时又遇新冠疫情,为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脱贫攻坚不能等待,防控疫情也不能松懈,对于亿万中国人来说,今年必须要同时打赢两场战役。回到新闻报道本身,我认为,这既是脱贫攻坚报道,又是抗击疫情的报道,更是民族团结的报道。

猜你喜欢
牦牛肉医疗队拉萨
援非医疗队
拉萨舰,入列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麦洼牦牛肉和高山牦牛肉品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拉萨姑娘美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