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平凡的故事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2020-12-19 10:33吕胜春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肩挑担子输液

真实的记录足以令人动容

战胜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山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2017年5月,在山西攻坚深度贫困“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山西新闻联播》栏目组采制了新闻专题《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播出半年后,刘桂珍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2018年,作品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部反映脱贫一线最基层党员干部的作品获奖,是对我们的莫大鼓励,也是使我们深受教育的最好素材。三年后,创作过程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

刘桂珍是一位个子不高、弱不禁风的女性,谁也想不到,57岁的她,身上有着村支书、村主任、乡村医生、代课教师四副沉甸甸的担子。而她却四十年如一日将四副担子一肩挑起,坚守在国定贫困县——代县的段家湾村。

段家湾村位于晋北深山,6个自然村散布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山沟里,山高沟深、土壤贫瘠,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是典型的“三无”村。全村118人,贫困人口占77%以上。但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刘桂珍带领大家不但脱了贫,还走上了小康生活的大道,没有一个人掉队。

作为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记录者、参与者、见证者,我们要做好这篇报道,就一定要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下大功夫。新闻工作专业性很强,只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才能干出漂亮活。尽管时代发展到内容分发要靠智能算法的时代,但是内容生产依然需要下笔千钧的好记者。

刚到新闻中心工作时,前辈和领导反复告诉自己两句话:要做一个好记者,一定要学会“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蹲在田埂上找感觉”。如果没有“高屋建瓴”的观察与思考,没有“深入浅出”的专业和表达,就无法“发掘”出脚下这片泥土蕴藏的丰富“宝藏”。

《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这部作品,可以说自始至终都贯穿了提升“四力”的实践和锻炼。我们认为,刘桂珍这位普通的女性基层党员干部,既是信仰使命和时代精神的践行者,也是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标志性人物。她的初心,是和搬得只剩下最后几户的乡亲们守在一起,用肩上的四副担子为他们遮风避雨;她的使命,是带他们用双手和奋斗告别贫困,创建美好生活。故事如何讲好,就看我们在案头上、田头上、镜头中能不能坚持践行好“四力”。

说起来,刘桂珍的四副担子都是临危受命,一担起来就不曾放下,四个工龄加起来,够别人干两辈子。这个体重不足40公斤的瘦小女人,撑起了小山村的一片天。开篇怎么开?我们想起与刘桂珍边走边聊时,她说村里有个80岁的李老汉,因为脑血栓需要定期输液。老人不愿意去城里的孩子家,独自住在村里,但八年来的输液一次也没耽误。当时,刘桂珍轻描淡写说了一句:“输液得有人看着,有个气泡啥的就危险了,有时候就在教室里给他输液”。

▲ 吕胜春(左)在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浊漳河边采访。

当时,这句话在做案头准备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开篇的“黄金八秒钟”就此展开。在镜头里,有山脚下的一间教室,三个孩子在琅琅读书。课间铃响,刘桂珍一路小跑去老人家,扶他去教室里输液。出门前,她蹲下给老人提鞋跟。路上,她给老人整理草帽,搀扶着走进教室,熟练地做好输液准备。老人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三个上课的孩子。刘桂珍和一老三小三代人,引出了四副担子的悬念。镜头里的真实记录就足已令人动容。

在片子中,有四处提到“你不干谁干”。这是刘桂珍身为村支部书记的父亲生前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你不干谁干”也贯穿了节目的始终,让她这个当时村里唯一的高中生选择留在这个贫困山村,挑起了四副担子,一挑就是40年。

扫码观看《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吕胜春山西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新闻中心深度报道部主任

她的眼睛里满是故事

刘桂珍平时不苟言笑。但在我们进村持续跟踪拍摄的镜头中,她的眼睛里却满是故事。

——说到发动乡亲们在河滩地种植油松苗脱贫,三分地卖了七万五千元,她的脸上第一次有了掩盖不住的笑容,眼里满是骄傲。

——说到上门看病,村民悄悄给她的一碗方便面里卧了5个鸡蛋当早饭,她的声音哽咽了,眼里又满是感动,因为她感受到了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

——面对仅有的三个小学生,她的眼里全是慈爱和鼓励,因为她知道,教育是他们战胜贫困的希望。

——当输液老人的女儿专门来看望她,眼中带泪的一句“你把我们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此时,她的眼里是平静和欣慰。

因为真诚,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温暖。片中真正的好故事、真实感人的细节大多是临机捕捉而来。

一天下午,我们在村委门口等刘桂珍下地回来。这时,一辆太原车牌的轿车停下来,两位女士下车向村民打问桂珍姐在哪里。我们决定马上开机记录。一箱牛奶、一兜水果,刘桂珍和来看望她的人推了半天。她说,“你非要给我,我就给你爸爸送回去”。后来我们才知道,来看望刘桂珍的正是输液村民李老汉的两个女儿。小女儿拥抱着桂珍姐姐,哽咽地说,桂珍姐坚持八年给她们的老父亲输液,啥都不要,也不收钱。此情此景,被摄像由近景推到了特写。

片中还有一个细节,是刘桂珍去村民家找她的三个学生。我们开机跟拍,意外捕捉到了刘桂珍与家长阿姑的那段隔墙对话,阿姑没有留意到我们,一时真情流露,站在院子里说了一句特别“走心”的感激,还专门补了一句“我说,全代县也难找这样的人”。

刘桂珍经常把自家收入用在村里、用在大家身上,自己的生活却简朴清贫。她身兼数职,忙得顾不上管自己的家。我们想让大家知道,刘桂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有家庭的人,记录编辑了一个他们夫妻交流“怄气”的片段。几句简短对话,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给予她的信念和力量。特别是她为纪念去世不久的父亲写了一封信,我们用她念信的一段话,作为本片的结语。“我们生活在父亲的臂膀下,做着和他一样的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这个家庭里走出来的人”,此刻她的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这句话也胜过千言万语的解说,准确表达了千万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心声。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写华章。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真的不容易。在这些小细节组成的大故事里,正是用心去思考、用情去书写,让平凡的故事有了扑面而来的温度,有了震撼人心的气场,更有了穿透人心的力量。

能够用作品见证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是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幸运。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只有开始的一天,没有结束的一刻。我们要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凝聚积极向上、催人奋发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肩挑担子输液
“一肩挑”后如何走稳?——基层对“一肩挑”的感触
“一肩挑”挑得可好?——“一肩挑”运行状态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徐丽红:柔肩挑起“千斤担”
肩挑希望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