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12-20 15:12李海燕
关键词:废物废弃物输液

李海燕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儿科门诊输液室来说,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相对于成人造成儿科患者出现感染的机率更大。只有针对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感染因素,实施具体的防范措施,才能使患儿避免发生感染。

1 儿科门诊输液室感染因素

1.1 环境因素

儿科门诊人流量较大,空间相对较小,导致环境拥堵,室内空气流动性差,人口密度越大,空气中细菌平均菌落数也就越大,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性就越大。

1.2 患者因素

门诊输液室场所内,患者较为集中而会在比较长时间内滞留,在患儿输液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两名左右的家长陪护,且座位与座位之间距离较小;又加上处于疾病时期抵抗力更差,则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1.3 医疗因素

门诊输液区域内的空间有限,治疗药物品种较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不仅有液体容器、消毒棉签、药瓶、针头等输液器材,还有患者饮水包装及其他废弃物,可能存在播散病原菌的医疗废物。

1.4 护理人员因素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少数护理人员认为控制感染是感染管理人员及病区的事,一旦出现患者的手被污染,都有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2 儿科门诊输液室感染防范措施

2.1 环境管理

(1)门诊输液室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最好措施是自然通风,自然通风30分钟以上能够大幅降低微生物在室内空气中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在室内的浓度;每日输液前持续开窗通风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春夏秋季室内外温差小,气流速度慢则需要开窗累计2小时以上,如果无法随时进行开窗通风的区域,则在输液病人比较少的时段轮流开窗。

(2)输液室每天的地面、空气、物表采取紫外线照射、臭氧离子或喷洒清新剂等方法进行消毒,及时整理用物,严格区分回收废物,减少环境污染对输液安全的影响,保证输液用药的安全性。

2.2 人员管理

对门诊患儿、输液室内家属进行合理分流与分类安置,由导诊护士进行督导。儿科输液往往离不开家属的陪护,减少家属的陪护、增加输液室的空气流通、消毒、地面拖拭、病床坐椅的湿式清扫、物品垃圾及大小便清理也是减少儿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

2.3 废弃物管理

输液室废弃物的管理需加强,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处理,科室进行每日专人检查,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应重点培训护理人员处理门诊环境中医疗废物的相关技术,利用电视、录像、宣传画册等各种媒体向病人和家属进行宣传,使他们了解医疗废物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随地吐痰、丢弃垃圾,吸烟等不良习惯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维护门诊输液环境的清洁卫生,将废弃物丢入污物桶。

2.4 加强医疗用物消毒

确保严格消毒程序,防止注射器的污染,加强止血带浸泡、头皮刀清洗消毒、更替使用、用于加固穿刺用的纱布绷带的清洗与消毒等。

2.5 加强护理人员防感染意识

加强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更新。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护士长巡视监督必须达到操作一人一洗手或手消毒,操作前后均实行正规洗手法,逐步改进并形成习惯。

2.6 加强宣教

利用患儿接受输液治疗的时间不失时机对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传播防病治病知识。

(1)护士应维持输液环境保持安静,墙上悬挂输液病人须知、各种健康宣传画。

(2)与患儿家属交谈,讲解一些疾病的基本知识,介绍健康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季节向病人进行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3)由于患儿可能连续多天接受输液治疗,门诊输液室应将健康教育制度化,建立全程、分期、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设计系列的健康小讲座,以满足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多方面的需求,让患儿家属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获得健康保健常识和相关护理理念。

3 小 结

总之,如何进行及维护好儿童静脉输液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性工作。儿童不仅不同于成年人,这些不同点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生长发育的、认知的、情感的等方面。因此,工作中不仅静脉穿刺的技术要过硬,还应具备儿童生长发育等诸多方面的相关知识。为了保护接受输液的患儿,考虑一些特殊因素是必要的,比如准确的剂量计算,缓慢的输液速度,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和穿刺工具,以及采取措施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和手段等。

门诊是开展输液治疗的重要环境,对于儿科门诊输液室的维护就显得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在重视门诊输液患儿的生理及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输液室感染因素的防范,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防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儿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废物废弃物输液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肩负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的重任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废物处置劳务收入确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