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孝感
——应城市方言归属问题

2020-12-21 02:31邢雪
魅力中国 2020年39期
关键词:官话声调西南

邢雪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应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中部,是湖北省孝感市的一个代管县级市。应城方言属于黄孝片的江淮方言区,同时又是“楚语”中有代表性的地方方言。因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孝感-应城方言兼收并蓄,形成了南北兼有的特点。孝感-应城方言声调去声分阴阳,此外还大量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入声调,不算轻声在内,一共有6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近来年,随着人口的迁移,方言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使得应城话的归属再次成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虽然之前的学者研究表明孝感-应城话属于江淮方言,但近年来也有学者发现了应城方言新变化。因而,非常值得再次研究应城方言的归属问题。

一、应城方言的声调研究

关于应城方言声调的研究寥寥无几,可查证的资料仅有两篇。早在20世纪30年代,赵元任、丁声树、杨时逢等人合著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里就详细地记载了应城市的声调调值(标“/”后面的调值为宽式调值):阴平34/44,阳平12/11,上声53,阴去45/35,阳去55/44,入声13。(罗自群 2002)。罗自群《从〈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看湖北方言的声调特点》(2002)提及应城方言入声归入问题,他认为应城市靠近西南官话区,入声归入阳平,阳平调值为12/11,入声调值为13。

以上资料距今有些年头,而且随着社会人口流动,应城方言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着。基于此,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实验方法,利用现代化录音设备对孝感——应城市一名成年男性进行单字调录音,并导入计算机借助 Praat 语音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每位发音人的基频和时长,然后利用石锋提出的T值法公式进行基频和时长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声调调值:阴平24,阳平212,上声31,阴去45,阳去55,入声213。

与前人研究对比发现:应城老派去声分阴阳,而本次实验阴阳去声已逐渐模糊,趋于合流。此外,作者计算出该名男性声调相对时长由长入短为:入声调的时长最长,其次是阳平,阴平,上声,阴去阳去的时长最短,即入声>阳平>阴平>上声>阳去>阴去。入声调长于其他五种声调,可见在应城方言单字调中入声发生了舒化,为长调。从以上看来,应城方言更像属于江淮官话中的黄孝方言,去声分阴阳,入声为长调。此外,虽然阳平和入声调型相同,但两者调值不同,且时长不同,因而,目前两者在单字调中仍保留各自的调类。

总的来说,本次研究结果与传统记录有一定的差别。阳平和入声虽然调型相一致,调值差别也不大,但时长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归为一个调类。有人认为,应城方言保留入声调,是江淮官话区别于其它官话的一个特征(王求是,1996)。其次,江淮官话中的黄孝方言存在阳去声调,应城方言也存在,这样一来,应城方言更像是江淮官话。但石绍浪(2007)对此持有异议。他从入声字声调入手,通过分析发现,应城入声字声调呈现与阳平调合并现象,再加之其地理位置靠近西南官话区,在声调简化过程中,越来越呈现西南官话特征。

二、西南官话的声调系统及特点

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分布遍及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 10 个省(市)区,涉及使用人口约两亿。西南官话声调类型及调值高度一致,类型包括阴平(55/44)、阳平(31/21)、上声(53/42)、去声(213/24)。去声基本上不分阴阳,入声多数归于阳平(33),阴平(24)、去声(42/31)次之,少数保留入声。西南官话声调阴平的调型绝大部分是平调,其中以高平为主;阳平的调型绝大部分是降调,低降为多数;上声的调型绝大部分是高降;去声大致分为升调和低降升两种;入声的调型比较杂,平调、降调、升调以及低降升都有。针对传统立区标准的不足,牟成刚(2014)给出了新的标准:“入声调合为一类,入声韵不带塞音韵尾,去声调不分阴阳”。典型的西南官话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如果处于西南官话边界地带,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而又“很像”西南官话的方言点,因数量极为有限,可暂视为过渡型方言区进行处理。

三、江淮官话的声调系统及特点

江淮官话的声调从调类来说,并不整齐。最多有七个调类,最少为五个调类。甚至有些地方演变成4个调,即入声基本变入去声(张定2004)。从调类的分布类型看,江淮官话可下分三大区:通泰片、黄孝片和洪巢片。通泰片有七个声调,其中去声和入声都分阴阳;洪巢片只有五个声调,去声和入声都不分阴阳;黄孝方言则有六个声调,去声分阴阳,入声不分阴阳。黄孝方言,不同于其他江淮官话,该区的入声不是入声韵而是入声调,读法长而缓而不是江淮官话读的高而短。江淮官话从类型上可分为五大类:平调、曲折调(升降调和降升调)、升调以及降调。阴平的调型绝大部分为降调且多为是低降或中降;阳平的调型绝大部分是升调,多为中升;上声的调型多为低降升,也有降调、升调、平调;去声多为平调,也有降调和低降升,阳去几乎为黄孝片独有;入声多为短促的高调,也有少数升调,与其他地方不同,黄孝方言为长调。

四、应城方言的归属问题

自从赵元任等在 1948 年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把湖北省东部地区的十七个县和西北角的竹溪、竹山共十九个县的方言都归在第二区—典型的楚语区”开始,“楚语区”的归属问题就一直众说纷纭,有将这一片分为西南官话的,有分为江淮官话的,有认为与湘语合并的,甚至有认为都不属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杨秋玲,2016)。1978年,《中国语言地图集》采用单一标准的古入声字的演变途径作为划分官话次方言的标准,并将官话方言分为八个次方言: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及江淮官话。其中,江淮官话完全保留入声,西南官话的入声完全归入阳平。应城方言所在的黄孝方言由于保留了独立的入声声调而被纳入江淮官话。

牟成刚的《西南官话立区标准及内部分片依据的再讨论》(2014)一文根据已有的调查资料,对西南官话的立区标准及内部分片依据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根据资料,他发现西南官话500多个点中,其中有131个方言点入声今不读阳平,104个方言点保留了入声。这一发现,必然导致将‘入声调读阳平判定为划分西南官话的标准’不合理。此外,还有极少数的西南官话过渡型方言,去声也分阴阳调,且入声也并合为一类。

牟成刚进一步区分了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发现黄孝方言与江淮话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入声韵不带塞音韵尾,与西南官话最大的差异则是去声调分阴阳。尽管老派方言中入声调和阳平调,无论是在调值还是调型上,两者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本次最新实验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音值已经变得非常接近,调型走向来也有融合为一体的趋势。我们知道入声归为阳平是西南官话的特征,在这一点上,应城方言有向西南官话靠近的嫌疑。此外,西南官话区基本上去声不分阴阳,而属于黄孝片江淮官话区的应城老派去声调分阴阳,但新派声调发生了变化,有逐渐合二为一的趋势,在这一点上语音上也表现出向西南官话融合的趋势。

应城市隶属的孝感市处于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的交界地带,孝感是比黄冈更加接近西南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地区,它本身就具有复杂性。根据上文所及的特征标准来分区的话,应城市古入声合为一类,部分归入阳平,入声韵不带塞音韵尾,去声新派有不分阴阳的趋势,声调也有缩减的趋势。其次,应城方言声调与常见西南官话的调值十分相似,具有一致性高的特点。因而,应城方言与西南官话更加接近。

五、结语

本文介绍了西南官话和江淮的声调系统和特点,以及应城方言的声调研究和归属问题。通过与江淮官话以及西南官话的声调系统作对比,作者认为应城方言与西南官话更加接近,未来有向西南官话演变的趋势。

猜你喜欢
官话声调西南
古城西南两座桥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Country Driving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