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视野下中职学生校园欺凌的思考及防范

2020-12-21 03:23施树英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驱动因素依法治校校园欺凌

【摘 要】本文对校园欺凌进行界定,分析校园欺凌的家庭、校园、个人等方面的驱动因素,阐述校园欺凌对受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的危害,提出校园欺凌的防范措施: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学校的“心防”“人防”“法防”;聚焦易发主体,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营造健康校园氛围,家校共管创建“无欺凌校园”。

【关键词】依法治校 中职学生 校园欺凌 驱动因素 防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04-03

校园欺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是校园中的一大恶疾。社会公众对校园欺凌这个话题比较关注,但仅仅是一时的关注是不够的,更需要人们采取长期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因此,研究校园欺凌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欺凌的界定

校园欺凌的界定关键在于认识和判断什么是欺凌事件。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将二者混为一谈。校园暴力主要是利用身体动作或者工具直接攻击他人的行为,而校园欺凌通常较为隐蔽,常常难以被发现,且容易混同于“打打闹闹”。校园欺凌的表现类型多样,不仅有身体上、言语上的,还有网络暴力等形式,常见的恐吓威胁、侮辱歧视甚至起绰号等行为都属于校园欺凌的范畴。

校园欺凌是一种校园欺凌主体对客体实施伤害或攻击的行为。教育部等十一部门颁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指出,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落实到具体措施,同时文件中提及要依法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可见,在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背景下重新审视校园欺凌的防范是有必要的。

二、校园欺凌的驱动因素

探明校园欺凌發生的原因是有效防范欺凌行为的关键。一般来说,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归因、校园归因和个人归因等。驱动因素是校园欺凌的“导火索”,剖析成因,才能更有效地提出防范措施。

(一)家庭因素

1.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典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校园欺凌事件一部分与家庭环境有关。若一个家庭存在家庭暴力,那么这种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的观念会在孩子心中不断强化,形成具有攻击性的性格特征,更容易成为施暴者。反之,若父母是“老实”类型,其子女更容易成为忍气吞声的受凌者。可见,原生家庭环境带来的性格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2.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一种是父母的过度溺爱最容易催生孩子自私任性的行为。他们往往目无尊长、旷课逃学、拉帮结派、恃强欺弱,变得有恃无恐。还有一种是父母极度严厉,靠打压来使孩子进步,压抑孩子爱玩乐的天性,容易有抑郁情绪和逆反心理。再加上父母的不负责任、粗暴横蛮、漠不关心,极度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出现校园欺凌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无论是哪一种,家庭是孩子最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校园因素

1.学校制度的不完善。学校对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和如何避免欺凌的发生,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不同教师对校园欺凌的理解不同,也未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即使在欺凌事件后的处置过程中,常常出于减少负面影响的考虑,对欺凌者后续的惩罚轻描淡写。威慑力的缺失,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受凌者安全(身体、心理),使潜在欺凌者无法认识到校园欺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痛苦。

2.师生关系的处理不当。教师在校园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当下不少教师由于工作烦琐,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隔阂的不断加深更加速了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再加上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尤其是冷暴力使学生心理健康遭到严重伤害,师生间缺乏必要的理解,甚至有的学生因此心生怨恨,从而导致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个人因素

1.法治意识淡薄。当前的中职学生大多为“00 后”,他们个性张扬,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难以区分欺凌与普通的玩笑、打闹、推搡等玩耍行为之间的差别。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很少有意识地去主动关注其他的知识,尤其是法律常识。正是由于法治意识不强、心理不成熟,容易受环境影响。例如,模仿网络暴力游戏、“以暴制暴”,没有想过要承担法律后果。

2.人格发展的缺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拥有健全的人格是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基础。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偏差,失败心理相对较强,客观上导致中职校园欺凌行为的高发。对于欺凌者来说,常常通过欺辱别人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崇拜”。现在的中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心理受挫能力较差,特别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烦躁、压抑、消极。一些不懂得如何正确发泄内心情绪的学生容易出现行为偏差,从而增加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

无论是受凌者还是欺凌者,皆是受害者。校园欺凌事件通常由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构成。校园欺凌行为本身具有隐蔽、形式多样的特点,多数情况下,学校都是在欺凌事件发生后才去处理,很少在事前进行有效干预,而且处理的方式也以批评教育惩戒为主,对受欺凌者和旁观者的心理引导往往有所忽视,容易导致再次欺凌行为。在对中职学生的校园欺凌情况问卷调查中,76.63% 的学生认为如果遭到欺凌会产生自残、自杀等念头;64.95% 的学生认为如果遭到欺凌会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67.39% 的学生认为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欺凌者会更加嚣张;70.92% 的学生认为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学校风气会变得越来越不好;23.91% 的学生选择“其他危害”。具体而言,校园欺凌的危害如下。

(一)对受欺凌者的危害

在欺凌事件中,受欺凌者身心遭到了严重的伤害。很多受凌者往往会出现神经紧张、过度焦虑、伤心难过、异常害怕等不良情绪反应,并产生厌学甚至辍学、自伤、自残等不良行为反应。有的受凌者因承受不了欺凌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会出现自杀的行为倾向。

(二)对欺凌者的危害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受到伤害的不仅有受凌者,欺凌者同样也是。他们敏感易怒,这颗欺凌的种子就像恶魔一样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伤害。他们因此受到学校的惩戒而无法完成学业,而且对其性格养成及日后生活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逆反心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对旁观者的危害

欺凌事件中的旁观者也是欺凌行为的受害者。无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沉默者,还是有着“侠义之心”的协助者,都会因为看到欺凌行为而受到刺激,或者卷入欺凌事件受到诸多不良影响。即便没有直接参与围观的学生,也会因听到事件的过程或看到欺凌的视频、图片而产生消极的行为。有的欺凌事件已经得到解决,但是有的围观者往往还是舆论的造谣者和传播者,像助燃剂一般,火上浇油,助推欺凌事件再次发生,造成二次伤害。

四、校园欺凌的防范措施

校园欺凌现象长期存在,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诸多新形式的校园欺凌行为可能已经超出传统认知。“防于未萌”是治理校园欺凌行为中最积极有效的,即将欺凌事件遏制在萌芽狀态,从根本上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因此,人们要提高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剖析校园欺凌的驱动因素,依托依法治校的良好平台,从以下方式防范校园欺凌,打造安全校园。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学校的“心防”“人防”“法防”

预防校园欺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是从根本上提升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转变观念,对校园欺凌说“不”。校园欺凌,重在防范,学校的“三防”(心防、人防、法防)同等重要。

1.“人防”。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人防”一直都放在首位。应明确防范校园欺凌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建立防范校园欺凌的基本制度,设立校园欺凌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防范校园欺凌安全手册。学校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师生明白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学会正确合理处理。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知识竞赛、专题演讲等形式提高认识,通过班会等形式将反校园欺凌的知识渗透其中。

2.“法防”。在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应营造校园里人人学法、知法、用法的氛围。学校主要以警校合作的形式,让法治走进校园,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是校园欺凌,分辨各种形式的校园欺凌行为,明确校园欺凌的严重后果,从而真正在学生头脑中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担责”的错误认识,从源头上铲除校园欺凌行为滋生的土壤。

3.“心防”。即学生的心理成长、思想教育。防范校园欺凌不仅要有法律的“硬手段”,而且还要通过学校筑牢思想这根防线,确保行为不偏差。例如,定期举办校园欺凌主题的各种竞赛,开展“反校园欺凌”专题的讲座,通过微电影、短视频的形式开展学生“志愿者”公益活动,传播反校园欺凌的思想。

(二)聚焦易发主体,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在全校师生认识到学生欺凌问题严重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校园欺凌的驱动因素,运用易发主体导向思维,提高洞察能力,细心挖掘一些可能发展成学生欺凌的冲突与矛盾,更多地关注一些可能卷入学生欺凌事件的学生,对可能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1.关注班级中的“小群体”“小团体”“小帮派”等。教师要善于用一双观察的眼睛,关注班级里学生的一些特殊“组织”。如果是一些积极的“小团体”,自然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反之,是消极的“组织”,教师要特别留意动向,及时跟进,善于处理。如果任由长期发展下去,那么很有可能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欺压其他学生,导致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2.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群体(贫困生、心困生、留守生)。这些“特殊家庭”一般是父母离异的家庭、贫困的家庭或者一些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会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关爱,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孤独无靠心理、怨恨心理等。同时,家长的责任感不强、文化程度低、法治意识淡薄、教育方法欠缺,导致呈现各种心理、行为偏差。对这些学生,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特别的帮助。

3.关注班级中不合群的学生、学生群体中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容易受网络暴力游戏影响的学生、争强好胜的学生等。教师在与这些学生相处时,要时刻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与同学的关系状况,比如出现情绪异常、无心向学、无故旷课等。当出现这些现象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询问,寻找突破口,教育学生正确地交友择友,不做班级“小霸王”,避免成为受欺凌对象。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游戏娱乐观,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好青年。

(三)营造健康校园氛围,家校共管创建“无欺凌校园”

只有营造安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才能有效减少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无欺凌校园”是学校预防校园欺凌的终极目标。学校创建“无欺凌校园”离不开教师、学校、家庭的多方共管。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家校沟通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健康的成长,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家长普及校园欺凌的概念、危害性等,强化家长的法治意识,转变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发挥做父母的榜样作用。仅仅是学校或者家庭一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校共同合作,其中双向有效的沟通是关键的决定因素,只有重视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根据沟通情况,针对不同对象共同制定有效的校园欺凌防范机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以遏制,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应是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应重视德育课程的实施,把德育评价作为期末考核的内容。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品德教育、思想教育等,编写防范校园欺凌的安全手册,加强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应完善校规,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同时,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并制定一套应对校园欺凌的处理方案,一旦发生欺凌事件,确保学校能及时启动应对机制,进行有效、专业的处理。

3.加强教师应对欺凌的专门化培训。学校要重视对教师进行反校园欺凌方面的专业培训,引导教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发现有校园欺凌行为倾向的学生要及时跟进、尽早发现、善于处理以及进行后期心理干预。作为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还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困惑,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有欺凌倾向的学生要及时疏导心理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团结学生、凝聚力量,创设温馨、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 琦,田友谊.依法治校视角下校园欺凌现象的审视与防治[J].教育科学研究,2018(4).

[2]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

[3]宋 剑,李 丽 .校园欺凌的思考及干预[J].管理视界,2017(17).

[4]闫为佳.关注中小学校园欺凌[J].黑龙江教育,2017(11).

[5]徐玉斌,郭艳艳.校园欺凌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法治校视野下有效防范中职生校园欺凌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B079)。

【作者简介】施树英(1988— ),女,籍贯广西宾阳,讲师,现就职于广西交通运输学校,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驱动因素依法治校校园欺凌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