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创新教学

2020-12-21 03:43董晓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题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董晓艳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一种考查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题型。要在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多加训练,让学生可以灵活地应用数学的基础概念。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提出一系列应用题解题策略,旨在使学生带着理论基础知识结合实际应用开展学习,进一步扎实地提升数学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数学教学

小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在理念和教学方式方面不断创新,用科学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积极有效地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应用题的学习中获得更加综合而高效的培训和引导,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一、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审题习惯

应用题教学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很多时候在认真审题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虽然教师经常会强调要认真审题,然而怎么做才是认真?其实简单来说,首先就是要理解题的意思,并且在审题的过程中找到从己知条件到目标的路径。读题是理解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读题必须认真。要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解不出题或解错题的情况,往往源于不理解题意。如果把题的意思理解清楚了,其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也便明确了。尤其要特别强调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最好是通过画图形的方式标记出来题目当中的已有关系。这样可以保持更加清晰的思路甚至通过画图就能够找到解题的方法。

二、注重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数学应用题是综合类型的练习、除了测试学生的能力之外,数学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对于解决能力的发展和解题的正确性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解答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数学基本知识的接受程度,通过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先细划分本课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层增加难度,然后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特别是关键点和难点,应着重讲解,使所有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如小学五年级的《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课,就可以将其按照不同的难度分成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及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等内容,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应用题列方程上。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复述的方法培养学生读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话题的理解,真正将话题的条件和问题转化为自己的话语。

三、在应用题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策略

如果要把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更加活跃,学生更加积极,这就要在讲解应用题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运用。比如说速度类的问题,在一道应用题里,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就可以这样说:“如果你和你的朋友赛跑,赛跑的跑道是三百米,你们的速度是三十米每秒,你朋友速度是六百米每小時,你和你朋友谁先到更厉害?”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让孩子们注意单位的变化,再学习单位的转换,让学生们分别算出自己的时间,朋友的时间,再比较大小,就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强.解读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9.

[2]李培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67-168.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