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

2020-12-21 03:43储会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储会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使得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变得更为容易。它作为一种最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为我们改进课堂教学手段提供了机会。教师在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领域时,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获得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知识能力。本文试分析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血液,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融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活动成为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它能促进感知,调动情感,发展思维,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真正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乐学善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特别是教学生字的时候更是不专心,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前我制作课件让学生学习生字的偏旁部首,笔顺、结构,通过动漫的画面让学生记住这个字,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记得牢。如学习“鸟”和“鸣”这两个字时,先让学生欣赏鸟飞的画面,学生看得津津有味,随即画面上出现了一只鸟渐渐地变成一个象形字,学生们发出一阵惊讶的叫声,纷纷指指点点,我趁机指导学生怎样记住这个字。等学生平静下来,听见了清脆的鸟鸣声,我问学生鸟叫是从哪里发出的,学生大声说是从嘴里,我在黑板上先写“鸟”字然后再加上口字旁,告诉学生这个字读ming。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我很轻松地完成了这两个字的教学,学生也快乐地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一些孩子说出了类似的记字法,这说明他们找到了学字的方法,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魅力。

二、具体形象,生动易学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来源于兴趣。利用信息教育,可以运用多媒体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得到充分展示。以声感、形感、色感、动画等较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可以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降低难度,顺利突破难点。

如在学习《小鹰学飞》这课时,出示小鹰和老鹰第一次学飞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飞到哪里,接着又出示第二次和第三次学飞,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飞到了哪里,并通过画面的动画背景的转换看到了小鹰是如何努力学飞的,看起来一目了然,不用老师去讲。又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动画出示一只乌鸦从厨房里叼了一块肉飞出来,它站在树枝上歇息,然后点击画面,出现了一只狐狸,它看见乌鸦嘴里的肉馋的直流口水的样子活灵活现,特别是狐狸想坏主意的模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想像得空间。如在教学《灯笼果》这一课时,由于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农村,而灯笼果更难得一见,因此学生对它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和抽象的。我通过课件出示灯笼果的外形并附上简介,让学生认识它,特别是那晶莹剔透的果实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了。这样的教学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团结合作,培养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让学生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问在语言文字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练习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上《狼和小羊》这一课时,我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其他学生做评委。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很快熟悉课文内容和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表演的时候还可以加以创新,自己创造语言。我还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并拍成小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学生和家长的热情很高,家长把孩子带着去野外排练,既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把家长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四、巩固所学,延伸课堂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小学度过了两年的学习时光,个人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提高了,自信心不斷增强,渐渐产生竞争意识,乐于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但是他们有些贪玩,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常常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的检查,为此我会经常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如读书、录小视频等,并用微信发在班级群里展示,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如在上完《我是黑脸琵鹭》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有一题是让学生复述课文。我想在课堂上让学生说既浪费时间其他学生又不认真听,不如让他们回家讲给家人听,把拍的小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里。没想到这个方法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拍了,我发现有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好,有的孩子具有表演天赋,更有一个孩子让我吃惊,平时在课堂上不敢说话,表达不清,这次居然说的清楚流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既照顾了全体学生,又能发现孩子的个性,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目标。

五、契合文本,说话写话

当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开展写话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填词或者造句练习,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先读题目后举手进行抢答,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填这个词。随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对句式进行解说,从而让学生了解每个词语的用法,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多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语文《秋游》一课时,先播放课件,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景动画,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接着播放我带学生去大草原秋游的视频,孩子们看到自己出现在电脑画面上十分激动,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产生了一种学习的欲望。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图上的美景,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的写话训练提供了便利。

六、创新实践,自主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传统的教学过程一切都由教师主宰,学生被动参与。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让课堂成为开放式的空间,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畅言系统里的电子白板当小老师教学生字,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夯实了识字教学。在教学《晚上的太阳》这一课时,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光的反射原理,利用学生上信息课的机会,我指导他们在电脑上绘图,清晰地呈现出其中的原理,难题迎刃而解。在上完《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后,我让学生搜集图片和影像资料拷贝到U盘里,然后在教室的电脑上一边展示,一边讲解,当一当小导游。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金弟.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6):68-69.

[2]陈燕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契合[J].新课程(中学),2017(8):91-93.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合”乐而“不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