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动作在音乐兴趣教学中的作用

2020-12-21 03:43肖小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肖小兰

【摘要】声势动作在音乐兴趣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其凭借互动式的实践性教学方式、自由活泼式的教学体验深受音乐教师的重视。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音乐已不单单只是一门辅助课程,更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声势动作,能够加深学生们对音乐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节奏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本文从审美、基础概念、节奏感三方面深入阐述了声势动作在小学音乐兴趣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声势动作;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一、声势教学的含义

声势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动作发出声音,例如捻指、拍手、拍腿和跺脚等,教师利用这些声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节奏感、培养音乐兴趣的目的。声势教学凭借其直观且丰富的呈现形式而广受学生的欢迎。

二、声势动作在音乐兴趣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声势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通过听觉来进行传播的,属于比较主观的审美课程,所以,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让他们通过音乐课来感受音乐中所包含的艺术美,从而进行兴趣培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是因为单向的听力传播不足以让音乐审美能力还没有开发完全的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所以,声势动作将抽象的音符具象成为具体的动作语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二)通过声势训练,丰富学生音乐基础概念

小学是学生们培养音乐感知力的初步阶段,然而以前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并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一些音乐基础概念,例如音阶、音色、音符等等,从而失去了对音乐课程的兴趣。通过声势训练的节奏模仿、接龙游戏、声势伴奏等等形式,能够讓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音乐的基础概念,让音乐所体现出来的形象更加具体化。

(三)借助声势动作,培养学生节奏感

节奏感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些乐感不好的孩子怎么样都抓不住音乐的节奏,久而久之就对音乐教学失去了兴趣,一般的教学形式很难有所突破。而声势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形式,例如节奏模仿、接龙游戏等,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例如,在进行《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的教学过程中,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歌词简单。在学会歌曲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歌曲配上声势动作,刚开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节奏编创,在音乐的高潮部分,用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歌曲伴奏,在“天”、“妈”、“一”、“的”等字上加上同样的声势动作。在熟练了之后加大难度,采用混搭的形式为歌曲伴奏,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还能够加深他们对歌曲节奏的记忆点,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还做了极佳的兴趣培养,一举多得。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选择将声势教学融入到音乐兴趣教学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升他们对艺术的兴趣,让学生开阔思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徐燕.刍议兴趣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有效开展[J].北方音乐,2018(12).

[2]钟昱.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8(12).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重视儿童心理特点,完善小学音乐教学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