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2-22 08:42闵桂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肾衰竭肾功能优质

闵桂英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肾脏疾病,由不同原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功能损害,造成患者肾脏逐渐萎缩,产生功能障碍。若该疾病未及时有效处理,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产生障碍,甚至导致肺部等多个器官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慢性肾衰竭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较明显不良心理情绪,降低生活质量[2]。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优质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流程上将护理流程转化到对患者临床护理及管理各个环节的护理模式,目的在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3]。 基于此,本研究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分析其对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均接受肾功能检查、临床检查等确诊为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时间均≥3个月;自愿按照试验流程进行及复诊,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器官疾病者;精神障碍且沟通困难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临床资料缺失者;精神异常、肝肾功能不全影响试验药物代谢者;对研究药物耐受性及依从性差者;本研究期间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1~75岁,平均(59.02±11.20)岁;血液透析时间:7个月~4年,平均(1.62±0.89)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2~73岁,平均(58.64±12.34)岁;血液透析时间:7个月~5年,平均(1.91±0.8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心理指导、健康宣教、透析指导、用药指导、入院指导等,遵医嘱按时服药并给予用药指导,同时进行透析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评估。组建优质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疼痛专科护士、心理疏导师、协调员等组成,由责任护士、主要照顾者共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症状等,反馈评估的结果,定期开展会议,纠正并完善护理过程中的不足。(2)诊断。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中仅有原发病症状,但肌酐清除率下降,处于肾功能代偿阶段的患者常会在应激状态下突然恶化,甚至诱发尿毒症,一旦应激状态消除,肾功能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由于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患者对该治疗方式相关知识较匮乏,此时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其对血液透析的认识程度,根据评估的结果开展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或播放视频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以解决其治疗期间所遇到的问题。(3)计划。组建优质护理小组,对既往工作中腹膜透析的护理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根据其需求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初步分析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真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改善,严格要求按照计划阶段做到全面、细致,为下一步实施奠定基础。(4)实施。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需清淡且营养均衡,多食鸡肉、鸡蛋和牛奶等高蛋白质类食物,同时密切观察其每日出入量,液体摄入量易导致其产生诸多并发症,应严格控制患者每天出入量,每天饮水量需在前一天尿量的基础上增加500 ml;同时注意患者磷、钙、钾的摄入量,其中磷和钙的比例保持在1∶1或者1∶2范围,有效预防骨类疾病。心理指导: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急躁、害怕等负面情绪,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焦虑或紧张害怕的患者鼓励其倾诉并耐心倾听,向患者详细介绍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列举成功案例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缓解其内心压力及负性情绪;抑郁严重患者,可鼓励其家属多陪伴,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提高治疗依从性。运动指导:组织患者进行娱乐活动,如打拳、下棋散步等,以放松身心。通过个体向家庭、社区延伸,可将此护理理解为一方面把护理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即把病与患者视为一个整体;由管床护士每天督促执行并检查结果,如实记录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5)评价。在小组成员基本掌握患者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其病情专由主治医师完成汇报工作,评估护理情况由责任护士汇报。根据患者病情开展会议讨论,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个性化护理方案。由专业人员正确指导患者的健康饮食,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针对诊断、计划实施不及时、收集的新资料无准确的记录方式及难以查阅等状况及时修改。

1.3 观察指标

肾功能:干预前后,采用酶法检测两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包含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记录。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取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8个维度,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UN,Scr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临床上主要对慢性肾衰竭采取血液透析及药物治疗以缓解病情,但长时间血液透析,不利于预后,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6]。故如何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一直是该疾病临床研究的重点[7]。

肾功能是维持机体钠、钾、钙等电解质稳定及酸碱平衡的重要功能,主要包含BUN,Scr等指标。其中,BUN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产物,其浓度取决于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速率、食物的蛋白摄取量及肾脏的排泄能力[8];Scr是由外源性与内生性两类组成,其生成量相对稳定,主要是凭借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未吸收,能够反映出肾小球的过滤功能[9]。优质护理以现代护理理念为基点,坚持以人为本,将护理流程呈现系统化的运行,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实施护理,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换位思考患者所处的环境及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所需给予相对应的最佳护理措施,进而促进其尽快康复[10]。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BUN,Scr水平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由此证实,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分析原因 :(1)优质护理主要组成为身心、社会、文化等方面,由于外界的诸多因素也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干扰,故该护理更适用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2)护理在医学领域中不可缺失,任何疾病的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才有利于改善预后,也是护士对所有患者生命过程的整体干预;护理是连续的,并非只有患者生病住院时给予常规照顾,加强关心其自理能力及康复尤其重要,是达到健康最佳水平的主要路径之一。(3)通过个体向家庭、社区延伸,可将优质护理理解为一方面把护理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即把病与患者视为一个整体,由管床护士每天督促执行并检查结果,如实记录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再根据患者病情开展会议讨论,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个性化护理方案。(4)将患者的生存及社会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确保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不间断,且优质的护理服务。(5)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关注,按照有计划的护理程序给予最优质的整体护理,做到防患于未然;针对诊断、计划实施不及时、收集的新资料无准确的记录方式,难以查阅等状况及时做出修改。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保证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肾功能优质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