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心理评估及分级干预模式应用研究

2020-12-22 08:42杨喜平黎阳萍胡雪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满意率分级住院

杨喜平 黎阳萍 胡雪莲

心理健康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及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越来越普遍,而在综合医院各个科室和不同年龄段及病种的住院患者出现心理问题也较常见,我国学者报告为25%~35%,主要以焦虑、抑郁及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孙渊博等[1]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7.5%,不同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为:抑郁障碍9.4%、焦虑障碍3.7%、自杀意念1.2%,患者患病期间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影响疾病转归,甚至影响社会角色恢复。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往往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心理问题既能引起心身疾病,又能使原有的躯体疾病加重或恶化,而重大的躯体疾病也能导致患者心理应激,引发身心疾病。目前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对其自身心理问题识别及接受心理服务的概率较低,医务人员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治疗也存在不足[2],缺少对住院患者的心理评估以及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影响疾病的预后转归。鉴于此,我院积极探索在综合医院建立有效的心理评估及分级干预体系,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3—4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知情同意,神志清楚,同意参与此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具备小学以上文化,语言交流可,能读懂或听懂,理解问卷相关内容;年龄18~75岁;病情稳定;本次住院时间≥14 d。排除标准:病情危重者;不愿意参加心理测评者;有精神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者。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1965例,其中男982例,女983例。年龄19~75岁。职业:无业1133例,农民760例,工人33例,职工33例,军人2例,个体4例。文化程度:文盲376例,小学889例,初中568例,高中104例,大专23例,本科5例。经济情况:无收入9例,月收入<3000元1017例,3000~5000元838例,5000~10 000元87例;>10 000元14例。

1.2 方法

1.2.1 心理评估工具选择及实施 护理部与信息科联合选择9条目健康问卷(PHQ-9),7条目健康自评量表(GAD-7)为研究工具,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将PHQ-9(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99%)和GAD-7(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95.5%)嵌入电子护理评估单系统中,推送手机终端APP或手持护理终端PDA,对每一位住院患者当日完成焦虑、抑郁自评筛查,根据筛查结果予以分级心理干预管理模式。PHQ-9以0~4分、5~9分、10~14分、15~19分、20~27分界定患者抑郁的程度,分别为没有、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5个层级。GAD-7以0~4分、5~9分、10~14分、15~21分界定焦虑的程度,评估为没有、轻度、中度、重度4个层级,对于评估出阳性指标患者,有效干预2周后再次进行心理评估,观察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

1.2.2 全院培训掌握量表测评方法 培训全院护理人员掌握PHQ-9和GAD-7的使用方法,每名护理人员指导住院患者进行自我测评,得出客观准确的测量值。

1.2.3 搭建两个层级心理干预团队 从医院层面建设心理预警干预系统链式管理,制定有效落实心理干预的相关制度和流程。首先构建心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院内取得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护士、心理治疗师、心身专业医师组成,焦虑、抑郁评分10~14分以上的患者医护一体化给予专业的、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严重者转入心身疾病科治疗,通过分级心理干预网络的建设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该小组成员也负责对心理护理专科小组培训、指导和考核。其次由护理部牵头搭建心理护理专科小组,小组成员由每个科室选拔1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年资高、富有爱心和耐心、沟通能力强的护理骨干组成,护理部对该小组成员组织心理护理专科培训20余次,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精神病学基础、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综合医院常见患者的心理问题、常见测评量表的应用、访谈技术、认知行为技术、情绪管理等。通过案例学习、门诊示范、查房会诊、情景模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提升心理护理小组成员对心理问题的评估识别能力,考核合格后由其担任院内各科心理护理专科护士,完成各科住院患者的心理评估准确率检测,并负责对轻度抑郁、焦虑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

1.2.4 落实分级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PHQ-9和GAD-7自评分值初步评估焦虑、抑郁程度并给予分级心理干预。针对PHQ-9和GAD-7评分5~9分初评轻度焦虑、抑郁的患者,各科心理护理专科护士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采取专注倾听、共情、疏导、宣泄、放松疗法、音乐疗法、团体干预等方式,给予患者良好的共情,向患者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动员家庭支持系统,鼓励其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等,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对于PHQ-9和GAD-7自评分在10~14分以上的中度焦虑或抑郁的患者通知院级心理干预小组,由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再次面询评估后运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技术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运用专门的心理治疗技术,如共情、认知疗法、正念减压、非暴力沟通等技术,并根据每个个体情况请心身医学专科医师会诊是否给予药物治疗。PHQ-9和GAD-7自评分在20~27,15~21分以上评估为重度焦虑、抑郁者首先选择药物治疗,若严重损伤或对治疗无效,建议转诊至心身医学专科进行心理治疗和/或综合治疗。

1.3 评价指标

1.3.1 主观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天填写PHQ-9和GAD-7评分表,评估阳性指标者分级心理干预2周后再次评估焦虑抑郁状态的变化。

1.3.2 心理评估阳性指征住院患者满意率 对心理评估阳性指征住院患者分别进行干预后1,2周满意率调查,满意率调查问卷使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第三方问查问卷(住院患者体验与满意度-电话调查问卷),将调查条款所得分值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结果

由各科心理护理专科护士对1965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筛查,评出轻度以上的焦虑抑郁患者共计479例,占为24.38%;其中焦虑状态277例,占14.10%;抑郁253例,占12.87%;合并焦虑、抑郁51例,占2.60%。干预2周后对评估阳性的住院患者再次采用PHQ-9和GAD-7量表调查,心理评估阳性患者435例。干预后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见表1。

2.2 住院患者评估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表1)

表1 住院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比较(分,

2.3 住院心理干预后患者满意率比较

心理评估阳性的住院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预警干预系统链式管理后分别于第1周、第2周进行满意率调查,满意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理干预后患者满意率比较 例(%)

3 讨 论

3.1 开展综合医院心理评估及分级干预的意义

冯艳春等[3]调查各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为47.4%,其中单纯焦虑43.6%,单纯焦虑33%,合并抑郁焦虑占30%,焦虑抑郁普遍存在于住院患者中,医务人员对患者精神障碍识别率较低。国内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成体系规范化心理评估干预[4-6]的报道较少,但对心理护理、心理联络专业护理小组建设、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心理护理骨干培训、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7-10]等内容报告较多。本研究运用信息化技术,将PHQ-9和GAD-7量表嵌入电子评估系统中,推送住院患者手机端和PDA端,由各科心理护理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筛查,评出轻度以上的焦虑、抑郁患者共计479例,占比为24.38%,针对心理评估阳性指征的患者,采取了分级心理干预管理模式,轻度焦虑、抑郁患者由各科心理护理专科护士给予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给予倾听共情等技术。中度焦虑患者由院级心理干预小组给予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等专业技术干预,运用认知疗法、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短期冥想、聚焦解决问题[11-12]等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根据情况给予会诊;重度焦虑抑郁患者由心身科医师会诊后给予药物治疗等,干预2周后对评估阳性的住院患者再次PHQ-9和GAD-7量表调查,心理评估阳性患者435例,PHQ-9和GAD-7评估分均值下降,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本研究探索在综合医院推进住院患者心理评估及分级干预模式的可行性,从住院患者的心身健康着手,从重点人群关注其心理健康,多学科联合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快地恢复社会角色,对落实全民健康的中国战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3.2 心理评估和分级干预提升了患者满意率

住院患者满意率是衡量优质护理落实内涵的重要举措,而做好心理护理,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运用共情、倾听、疏导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促进医患沟通,增加彼此之间的互相理解,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就医体验。本研究结果显示,根据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情况实施专业的针对性分级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心理护理质量,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3.3 为综合医院培养心理干预护理专业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心理评估及分级干预模式的预警干预系统链式管理的搭建,培养了一批心理干预的护理专业人士,护士作为患者的哨兵,24 h守护在患者身边。通过心理护理专科小组的培养和成长,锻炼了一支拥有专业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护理队伍,提高了其识别患者心理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真正关注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效发挥了护理团队的作用。

3.4 心理评估自评量表选择科学实用

将PHQ-9和GAD-7两个自评量表加入电子护理评估系统,与护理电子信息融合,使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心理评估便捷高效。两个自评量表不需要专业人士测评,由住院患者自评,患者掌握度高、操作性强,可控性强,在综合医院容易推广。

3.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研究中发现,个别心理护理专科护士因沟通能力和所掌握心理干预知识程度欠缺,会影响心理干预效果;患者因文化程度、职业及年龄的差距,影响其情绪表达,导致个别患者评估分值与实际心理状态不相符。综合医院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病专科医师欠缺,有时候会导致患者会诊及时性不足。建议未来综合医院加强心理干预人才队伍的建设,从医院决策层面给予更大的投入,关注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开展心理评估和分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和满意率,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分级住院
妈妈住院了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