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驱动”混合学习模式实践与研究

2020-12-23 04:09郑晓凤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引领大学英语驱动

【摘要】 混合学习的概念是在21世纪初信息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混合式学习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结合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本课题旨在混合式学习基础上探索引领式学习理念与驱动式学习理念对该学习模式起到的推进作用,力求探索一种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新视角。

【关键词】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引领;驱动

【作者简介】郑晓凤(198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光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8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混合学习理念下的“引领+驱动”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80984)。

一、引言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将互联网学习与实体课堂学习有效结合的学习方式。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即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E-Learning的不足。微软公司卓越的“721”职业发展经验模型更是与混合学习理念不谋而合。此外,可汗学院的成功也为混合学习的日益普及贡献了一份力量,可汗学院每月都为至少为200个国家上千万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和互动学习资料库,学生体验到了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混合的优势。如今,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材料和技术越来越多,与混合学习相关的理论和概念也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是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方案设计

本研究以《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为例展开教学改革实践,实现实体课堂与线上学习有效结合,探索“引领+驱动”混合式学习模式。课题参与实践班级为1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

1.课程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學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说会写的能力;其次,在教师的“引导+驱动”下,学生不仅逐渐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还能在天长日久的学习中逐渐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2.课程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学情以及课程课时安排,本课题保留教材中五个单元教学内容作为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其余三个单元作为学生课后自学材料。除了课程教材外,教师还搜集整理了各种补充材料辅助教材学习内容。这些辅助教学材料尽量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例如新闻、歌曲、电影、演讲、公开课、脱口秀等。这些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关的材料会在课前利用线上平台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提前学习,并做适当准备。

3.课程教学活动。实体课堂教学活动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个性化安排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海报设计、新闻报道、短剧表演、话题辩论等。课堂活动主要以小组形式展开,对团队合作能力要求较高。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给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有机会为自己发声,还可以为学生搭建真正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真正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线上活动的形式是以实体课堂活动为基础,为实体课堂学习内容服务。例如,课前线上学习,学生需围绕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前做准备,实现翻转课堂。课后线下学习,学生主要是围绕实体课堂学习时遇到的重难点和所遇疑问展开学习与实践,巩固该阶段所学的全部知识。

三、教学实施步骤

有了实施方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除了按照方案一步步推进,本课题组还会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具体情况做同步微调。“引领+驱动”混合式学习模式主要包含三个阶段:课前预习阶段、课内研讨阶段、课后反思阶段。这三个阶段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被视为本课题的实践圈。

1.课前预习阶段。课前预习阶段包含三项主要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学习教师补充的学习资源、提出学习时遇到的疑问。这三项主要内容均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逐渐掌握预习方法,渐渐实现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具体实施细节如下:

(1)在预习任务方面,结合学生的学情,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有一定选择的空间。此处的“空间”指的是作业的难度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自由选择难度不同的作业形式。无论是哪个难度级别,只要学生认真完成,都可以实现翻转课堂的实施。

(2)在学习资料方面,教师发布的补充学习资源,是以多样化形式出现的。英文新闻、歌曲、脱口秀、演讲、影视剧等都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材料。教师在发布资源的同时应在线上对资料的学习方法辅以说明,引领学生有重点的学习,而不是逐字低效的学习。

(3)在线上答疑方面,由于网络的便捷,学生可以随时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留言,获取教师的帮助。教师除了针对疑问给予学生讲解,还应补充解决类似疑问的方法以及分享解决疑问的工具与途径。

2.课内研讨阶段。课内研讨阶段包含三个主要内容:展示课前预习成果、学习单元重难点知识、展开课堂活动。三项内容均在教师的引领与驱动下高效展开,学生得以实践所学,收获语言技能。具体实施细节如下:

(1)在预习成果展示方面,教师可以根据预习任务的具体内容制订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示活动。例如,如果学生的预习作业是关于了解西方文化,在课前预习成果展示环节,教师便可以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文化展示,并在所有小组完成任务后在班级发起投票,选出最佳展示小组,通过此项活动,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同学之间的差距,还可以向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小组学习,积累经验。

(2)在重难点知识讲解方面,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实体课堂与学生面授知识重难点。在此项活动中,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定位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很积极的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紧跟教师的思路,感受何为“重”与“难”、为何要学“重”与“难”以及如何攻破“重”与“难”。只有学生清晰明了思路,才能保证学习的高效。

(3)在课堂活动展开方面,教师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展开小组研讨。与此同时,教师应走进每一个“讨论圈”,可倾听,可答疑,并且作为“驱动者”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3.课后反思阶段。课后反思阶段包含三个主要内容:学习教师补充知识、完成课后作业、总结反思所学知识。以上三项内容均在教师的有效驱动下得以发挥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作用。具体实施细节如下:

(1)在学习补充知识方面,教师将课内由于时间关系无法顾及的知识点发布与线上互动平台,材料的形式可以多样,语音、小视频、PPT都可以。学生可以根据课内学生情况,自行决定是否需要追学教师发布的补充知识。

(2)在课后作业方面,教师布置的任务一定是和课内授课内容紧密相关,且形式多样化。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教师关注的主要内容,但学习兴趣也是教师需保持的重要一项,两者都很重要。

(3)在反思所学方面,学生会在教师的驱动下,对阶段所学进行总结与反思。如果好的文章作品是反复修改得来的,好的学习方法则是反复思考总结才能获取。如果学生反思到位,在下次的学习中,学生的收获必然是加倍的。

四、调查反馈分析

为了不断地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课题组在学生中进行面对面访谈,力求利用反馈信息进一步推进教学方案。为了保障访谈的真实性,学生会被告知所反馈的内容不但不会对学生成绩产生任何影响,如果反馈意见被采纳,还会为学生加分,得到教师的鼓励。调查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部分。

五、结语

本文所分享的“引领+驱动”混合学习模式是眼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大背景下的一种积极的尝试。在课题实践期间,课题组收获了课题本身追求的成效,同时也收到了来自学生的宝贵建议。首先,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大学英语课堂模式的必然趋势,这种学习模式如果能得到教师有力的“引导+驱动”,学习模式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的习惯养成与方法养成就会水到渠成。但是学习模式中各种变量的具体标准却依然是本课题可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项目。作业形式、作业量、作业评价标准、课堂活动评分标准等,还需要不断尝试和改善。另外,教师的参与和可持续投入也是学习模式成败的关键。毕竟,混合学习模式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备课时间、线上指导时间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还在继续,任重而道远,唯有努力以求之。

参考文献:

[1]天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效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4):63-65.

[2]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9):104-112.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2005(9):36-79.

[4]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21-126.

[6]赵国栋,原帥.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背景大学教学网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0(6):32-38.

猜你喜欢
引领大学英语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