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钾检测的意义研究

2020-12-23 09:39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1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于勇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钾检测的意义。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根据血钾水平不同分为低血钾组(4.5 mmol/L≤血清钾浓度<5.0 mmol/L)和高血钾组(5.0 mmol/L≤血清钾浓度<6.0 mmol/L), 每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吸氧、监护、抗凝及扩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情况以及心肌梗死分型。结果 低血钾组患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0.0%、25.0%、15.0%, 均高于高血钾组的5.0%、7.5%、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钾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占比高于高血钾组,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比低于高血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检测血钾可以指导预后, 减少并发症发生, 临床医生应加以重视,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血钾检测;意义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1.016

冠心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 并成为现代人的常见多发病。由于现代治疗的进展, 作为一种严重冠心病类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明显低于以往, 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 一些患者完全治愈, 一些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死亡。钾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钾浓度的变化对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血清钾浓度降低, 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急性心肌梗死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应尽早溶栓或血管重建来迅速、完全、永久地开放闭塞的血管;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建议溶栓。及时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型诊断,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人, 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本文从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临床证据等方面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钾检测的意义,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根据血钾水平不同分为低血钾组(4.5 mmol/L≤血清钾浓度<5.0 mmol/L)和高血钾组(5.0 mmol/L≤血清钾浓度<6.0 mmol/L), 每组40例。高血钾组患者中男20例, 女20例;年龄59~89岁, 平均年龄(66.0±7.9)岁;合并糖尿病12例, 高血压19例。低血钾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9例;年龄58~87岁, 平均年龄(65.0±7.7)岁;合并糖尿病13例, 高血压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有急性胸痛、哮喘等症状;心电图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的动态演变;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显示患者心肌酶升高;发病后10 h内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1. 2. 2 排除标准 具有其他器官严重病变;心脏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以及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结缔组织病、晚期肝肾疾病、恶性肿瘤患者;过去3个月内有创伤和手术患者。

1. 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吸氧、监护、抗凝及扩管治疗。对于有溶栓指征的患者在发病后5 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检测血清指标:患者发病后12 h, 采用真空采血血管抽取5 ml肘中静脉血。30 min内用离心机3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 5 min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原试剂盒(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钾浓度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速率法)。抽取静脉血同时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以TP段为基线参考标准, 以J点后60 ms为ST段偏移测量点来测量ST段偏移程度。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ST段抬高最大的导联ST段抬高值为基线,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ST段压低最大的导联ST段压低值为基线。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病死情况以及心肌梗死分型(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情况比较 低血钾组患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高血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分型比较 低血钾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占比高于高血钾组,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比低于高血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危险和死亡率高等特点, 是心脏病中常见的危重病。随着医学的发展, 心肌梗死的治疗不断更新, 综合应用抗凝、溶栓和扩冠等措施, 明显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严重心律失常, 特别是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作为细胞内液体主要阳离子的离子钾98%存在于细胞内, 心肌的神经肌肉需要相对恒定的钾浓度来维持正常的应激状态。当血清钾过高时会抑制心肌, 使舒张期心跳停止;当血清钾过低时, 可使心肌兴奋来收缩期心跳停止, 导致心律失常。目前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 急性冠状动脉梗死会引起持续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 导致部分心肌细胞坏死, 在急性期的死亡率为15%~20%, 由于心肌细胞坏死后血液引流功能受损仍受到严重影响。心肌细胞坏死的数量是决定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早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是阻止心肌细胞坏死最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 通过常见的检验室指标对预后进行判断就显得非常重要。患者心肌梗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心电图ST段和心肌酶的动态变化, 将出现一系列变化, 是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依据。心电图ST段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 临床医生通过仔细观察其抬高或者降低的度可以判断缺血的损伤程度。心肌酶是另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 其升高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 同时伴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血钾异常非常常见。当心肌坏死后,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钠钾泵活性降低, 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无法维持, 导致细胞内高钾, 细胞外高钠, 细胞内高浓度钾离子从细胞内溢出进入外周血来升高血清钾水平。梗死面积越大越宽, 心肌细胞死亡越多, 心肌酶从心肌细胞中溢出越多, 患者坏死心肌细胞越多, 鉀离子从细胞中溢出到细胞外液中的外周血钾离子浓度越高, 血钾浓度与CK-MB同时相关。因此检测外周血钾浓度时, 可作为心肌梗死面积的间接反映。在本研究中随着血钾浓度的降低, ST段移位程度升高, 表明血钾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血清钾离子测定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清钾离子测定简便易行, 认为联合检测血清钾浓度、心电图ST段位移可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陈运起等[4]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hs-CRP、TNF-α及血钾、血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中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其血钾水平趋近于正常患者, 其预后更好, 生活质量更高。吕从改等[5]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血钾与梗死相关血管的临床研究》中发现, 早期低血钾患者其梗死更加严重, 预后较差。以上研究与本研究结果相同。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血钾组患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0.0%、25.0%、15.0%, 均高于高血钾组的5.0%、7.5%、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钾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占比高于高血钾组,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比低于高血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检测血钾可以指导预后, 减少并发症发生, 临床医生应加以重视,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学海.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血钾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 9(18):27-29.

[2] 耿丽群, 寇民生, 耿爱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钾浓度与CK-MB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 12(8):899-901.

[3] 代冰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低钾血症与其近期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 2017.

[4] 陈运起, 李海丽.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hs-CRP、TNF-α及血钾、血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23):2733-2737.

[5] 吕从改, 孙明宇, 张静, 等.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血钾与梗死相关血管的临床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4):460-463.

[收稿日期:2020-06-18]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