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2020-12-23 04:24缪卫红
求知导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数学是一项基础性、实用性学科,打好数学基础,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与原则,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29-02

引 言

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情境教学法是深受广大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切实提升数学水平与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刻不容缓,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优化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在生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而且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通过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来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中,这不仅能使其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揭开数学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助于其体会学习的乐趣与解题的成就感[1]。因此,良好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其被动的学习方式,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和开放性,促使其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在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同时,还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尤其是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必须在备课环节认真研读教材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与任务,在数学课堂上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结合教学任务和内容创设情境,确保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的探索活动最终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做无用功。如果教师未明确教学目标,或者没有根据目标来创设情境,那么情境教学的作用就只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即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如果没有任何收获,也难以维持这种兴趣,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切实提高。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进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听课时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加上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有些知识理解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而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有趣或者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会大大增强学习动机,主动去学。此外,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能收获数学知识,还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与数学水平。

3.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数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各种数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多个领域中,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和数学密不可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学习动机。除此之外,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可以讓情境更加真实,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1.引入数学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与小学相比,知识量明显增多,知识面也更广泛,其中涉及的许多概念、定理、性质等都是学习初中数学的基础。但是这些知识又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再加上缺少学习兴趣,在听课时容易精神不集中,所以就更不容易听懂,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在教学这些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情绪变化,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引入数学趣味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听过蝴蝶效应?你们知道它是如何提出的吗?”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们并不了解具体情况。于是教师讲解了气象学家Lorenz提出蝴蝶效应的故事:他在计算机中输入湿度、温度等气象数据模拟气象变化图时,发现开始数据还与原资讯差不多,但到后期就有了巨大差异,原因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微小的差异造成了天壤之别。学生听后既惊讶又不敢相信,接着教师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方知识就能帮我们验证这个理论。”学生学习后迫不及待地拿出计算器按照教师的指令开始验证,结果发现0.910≈0.349,0.9100≈2.656×10-5, 0.91000≈1.748×10-46,而1.110≈2.594,1.1100≈1.378×104, 1.11000≈2.470×1041,0.9和1.1都只和1相差0.1,二者之间只差0.2,可是它们乘方的结果却差异显著,而且学生通过计算还明白了比较乘方运算大小的一个规律,即底数大于1时,指数越大,结果越大;底数小于1时(正数),指数越大,结果越小。

2.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问题情境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情境。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精心设计问题,确保问题难度适中,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思路,促进其思维发散,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2]。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其团隊精神与合作能力。

例如,讲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之前的知识,如“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是否一定要分别测量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边和三个角,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有的学生提出因为三角形内角和是固定的,所以两个角相等就行。教师继续提问:“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最少要掌握几个条件呢?只测量一个角或两个角能证明三角形全等吗?我们一起来探索吧!”然后,教师让学生以4~5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通过画图、测量和推导总结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样,学生就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探究,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知和学习,体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数学运用能力。

例如,讲解“生活中的不等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数量间的不等关系,这有助于其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且能够运用不等式表达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教师先向学生描述一些生活情境,如“某车次的公交车共28个座位,李明上车后已经没有座位了,那么车上的人数和座位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世博会单日参观人数的最高历史纪录为31万人次,某日有许多游客入园,大约x万人次,打破了原本的纪录,那么x和31之间的数量关系怎么表示?”。用这种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知识,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4.引导学生亲自操作,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除了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能有效提高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而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助于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点燃学习热情,进而收获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例如,讲解“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奥运五环图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图案是怎么得到的。有的学生回答:“是由五个圆形拼成的。”有的学生回答:“是一个圆形平移多次之后得到的。”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大家试着用一个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多次平移形成另一个复杂图案,比一比谁的图案最漂亮,最有艺术感。”学生很喜欢这种动手活动,都开始进行创作,有的学生选择正方形作为基础图案,有的学生选了三角形,还有的学生选了半圆及半圆加正方形的组合等,最后,学生创作的作品各有特色。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平移的概念与不变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熟练掌握了平移的方法,同时实现了个性化发展。

结 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要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具体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其中,自主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数学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刘艳霞.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26-27.

俞发忠.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名师在线,2019(05):63-64.

作者简介:缪卫红(1983.2—),女,江苏泰州人,中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