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23 04:24朱竹娟
求知导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有效利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朱竹娟

摘 要:为了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思想和行为,利用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探究体验式教学法”来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从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两方面出发,来探讨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不足之处敬请广大教师指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体验式教学法;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61-02

引 言

体验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等,对具体的教学氛围、场景等进行引入和创造,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实,以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语文能力和阅读素养[1]。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探讨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措施,以期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一、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成为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虽然很多学校和教师在积极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对此应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应试教育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衡量学生优良的主要标准就是考试成绩,不仅是学校,家长、教师也习惯性地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语文知识的灌输上,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主要操控课程的进程、节奏等,而本应该是课堂主人的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通常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来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不仅如此,在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解和提问,学生听讲和回答,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固化,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课程[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没有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如果教师能够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肯定会有所提升。

2.缺乏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在阅读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仍然被一些教师运用,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学生的个体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都会对其的阅读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意味着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值得每位教师给予关注和重视。

3.教学主题偏离

有的语文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不可溯源的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喜欢听,但是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毫无帮助,甚至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这样的课堂表面来看很热闹,却无益于学生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但是有的教师把语文课堂变为课件展示课,让学生应接不暇。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无法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课堂学习效率自然难以提升。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體验式教学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体验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确保可以对文章内容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深刻认识到文章的思想内涵。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依托执教的课文内容来营造相应的学习体验环境,以使学生获得阅读体验,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有深入的认知。完成体验活动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并使他们借助良好的情感体验来架起与作者沟通的桥梁,进而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3]。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营造相应的体验环境,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让学生通过互动分享来获得更多的体验。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分析济南冬天的景色特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济南冬天景色独特之处的句子,并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体验活动,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具有济南冬天特点的景物,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体验,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体验教学活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设计体验活动,创设更加多元化的体验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多元环境中体验和感受文章的内容、思想等[4]。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体验活动的引导下能从文章的背景、内容、架构等多个方面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有助于语文阅读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

例如,在教学《枣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教学工具来设计体验活动,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激起爱国之情,从情感上获得更多的体验。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使学生从情感思想入手来理解文章的内涵。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通过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刺激来获得一定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阅读文章,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猜你喜欢
有效利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