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2020-12-25 23:43贺秀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瑞舒伐阿托类药物

贺秀玲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 哈尔滨)

0 引言

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 岁以前和女性在65 岁以前发生冠心病。因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都比晚发冠心病患者差。因此,延缓或预防早发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1]。早发冠心病特别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变化快,预后效果不佳,威胁患者的生命,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降低死亡率[2]。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现对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 例,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 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45 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45 例中,男32 例,女13 例,年龄35~79岁,平均(45.7±2.5)岁;对照组患者45 例中,男31 例,女14例,年龄37~80 岁,平均(48.5±2.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口服,每片10 mg,每日10 mg;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口服,每片10 mg,每日20 mg。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 C)、甘油三酯(T 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C)[3]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舒张功能(FMD)[4]进行对比,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的结果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应用t 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对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5 例,治 疗 前TG(2.13±0.49)mmol/L,TC(5.39±1.42)mmol/L,LDL-C(3.54±0.92)mmol/L,HDL-C(1.23±0.34)mmol/L,Hs-CRP(14.67±0.98)mg/L,FMD(6.39±2.45)%,LVEF(50.31±2.64)%;治 疗 后TG(1.29±0.59)mmol/L,TC(3.20±0.19)mmol/L,LDL-C(1.50±0.46)mmol/L,HDL-C(1.82±0.52))mmol/L,Hs-CRP(1.85±0.38)mg/L,FMD(8.33±2.17)%,LVEF(51.38±1.79)%。

对 照 组 患 者45 例,治 疗 前TG(2.33±0.84)mmol/L,TC(5.34±0.98)mmol/L,LDL-C(3.31±0.79)mmol/L,HDL-C(1.24±0.28)mmol/L,Hs-CRP(14.21±1.30)mg/L,FMD(6.37±2.20)%,LVEF(49.22±3.05)%;治 疗 后TG(1.33±0.37)mmol/L,TC(3.76±0.72)mmol/L,LDL-C(1.95±0.58)mmol/L,HDL-C(1.80±0.34)mmol/L,Hs-CRP(2.29±0.63)mg/L,FMD(8.15±1.10)%,LVEF(51.22±2.19)%。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TC、hs-CRP 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观察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对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血管发生事件情况进行对比,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发生复发性心绞痛2 例,血运重建2 例,对照组发生复发性心绞痛4 例,血管重建3 例,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管腔急性闭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的心肌持续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胸痛、心电图动态演变及血清酶水平升高。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5]。

冠心病为易感因素,早发性急性冠状动脉心脏病和心肌梗死患者的平素似乎是健康的,且在发病前没有心绞痛病史。然而,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在过去所占比例很高。冠心病家族史阳性者也很多,易感因素也很多。多数患者在精神高度紧张、过度体力活动或酗酒暴饮暴食后突发疾病,诱因明显[6]。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吸烟者长期或大量存在,说明吸烟是冠心病早期发病的重要因素,这也说明年轻人,特别是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年轻人,应该尽快戒烟[7]。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防治房颤。降脂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包括改善内皮功能失调、提高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抗氧化效应、抗炎效应和稳定粥样斑块等[8]。还有一些其他正在研究的效应如内皮前体细胞的募集、可能的免疫抑制活性和抑制心脏肥厚等。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在体内被水解成β-羟基酸代谢物而发挥作用,可以抑制HMG-CoA 还原酶,使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被证明是第一种能同时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药物,可治疗各种血脂紊乱症,疗效显著。

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转运体系统有效地被肝细胞摄取,是单一对映体羟基羧酸钙盐。HMG-CoA 还原酶同样具有强有力的抑制作用。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脂类水平优于阿托伐他汀,可使88%患者达到血C 水平指标。对杂合型或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酯血症或混合型高酯血症的脂类水平均有改善作用。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各观察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TC、hs-CRP 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观察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降低血脂和改善炎症方面更为显著。

总之,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改善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较好,瑞舒伐他汀对血脂、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瑞舒伐阿托类药物
瑞舒伐他汀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关系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