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后护理体会

2020-12-28 13:31冯科壬韦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灌肠

冯科壬,韦芳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 外一科,广东 东莞 523451)

0 引言

肠套叠是一种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2 岁以下小儿患病比较多。治疗主要早期以空气灌肠为主,后期或空气灌肠不能复位则需要手术治疗。我科从2016 年6 月到2019 年6 月共收住45 例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复位28 例,复位不成功3 例。现就有关空气灌肠复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从2016 年06 月至2019 年06 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小儿肠套叠共45 例,其中男31 例,女14 例,年龄3 月-3 岁,平均12.8 月,发病时间2 h 至4 d,平均(2.67±0.22)d。全部病例均行腹部B 超检查提示肠套叠,诊断标准:①小儿突然啼哭不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等;②腹部可扪及腊肠样肿块、质硬、有压痛,直肠指诊手套上染有血性黏液便;③腹部B 超横断面课件同心圆或靶环状肿物图像,纵段扫描可见“套管征”。具备①、②或①、③或③可确定诊断。其中31 例病程不超过48 h、且全身情况尚好的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复位,其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3.5 月至3 岁,平均13.2 月,发病时间2-46 h,平均(15.8±2.8)h,3 例复位不成功。

2 护理体会

复位后如患儿面色红润,阵发性哭闹、呕吐等停止或明显缓解,腹部肿块消失,肠鸣音正常、肛门排气恢复,粪色恢复正常颜色及形状,提示肠管已经通畅,梗阻解除。但由于小儿主诉能力差,因此复位后需要护理人员加强观察,及早发现患儿出现的各种相关症状,以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复位后由于镇静或疼痛缓解,或呕吐引起电解质紊乱,患儿会迅速入睡,在尚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及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引起窒息,醒后一般情况良好者则可以采取自主卧位。②复位成功后常规禁食水6 小时,6 小时后可实验性给水,同时注意腹胀及排气情况,如果腹部气体残留多,给与胃肠减压24-48 小时,或肛门排气后逐步进食,患儿无呕吐,可进少量流食,而后进低纤维易消化饮食,且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能正常饮食后给予患儿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如进食后再发生呕吐,则告知主管医生,遵医嘱再决定饮食方案。③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复位后由于镇静或电解质紊乱容易引起患儿反应差,甚至有可能引起窒息。另由于空气灌肠后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复位后大量气体迅速进入腹腔,短时间内引起高腹压症,容易引起肠穿孔,导致严重呼吸循环障碍,甚至呼吸、心跳骤停、死亡[1],因此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护理人员要每30 分钟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和体温,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等症状,备好吸痰管,及时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结合患儿症状及病情,调整氧气流量,监测氧气浓度,以促使患儿呼吸功能的恢复。若患儿心率异常,需及时检查原因,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心力衰竭。④观察患儿大便情况。肠套叠复位后,患儿大便次数常会比平常增加,并伴存小量血便,出现这种症状与肠套叠后肠管水肿,肠粘膜出血,当梗阻解除后血跟随肠内容物排出有关,应告知家长不必惊慌,一般术后数日可慢慢缓解。但应注意大便次数和性质改变,如次数增多或水样大便多可引起脱水及酸中毒,如果血便没有缓解或加重,或患儿再次出现烦躁、哭闹等症状,应仔细检查腹部有没新的包块,采取B超检查,排除再套叠的可能。本组病例护理后没有一例再套叠病例发生。④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纠正酸中毒,按照医嘱输入抗生素预防感染,减轻肠壁水肿。⑤心理护理。儿童作为一特殊群体,面临陌生环境、各种操作的疼痛,需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患儿哭闹、烦躁不安、拒食、呕吐、血便等,易导致家属出现紧张、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1]。因此在患儿入院及复位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儿及家属,多予以患儿爱护、关心,为患儿及家属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耐心询问患儿家长病情发展情况和解答家属的问题,加强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可促进患儿病情康复。⑤康复护理。恢复后鼓励患儿尽早运动,若患儿不会行走,则由家长抱着患儿适当运动,避免发生肠粘连,改善循环功能、呼吸功能。

3 讨论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首位。肠套叠多见于<2 岁婴幼儿,以6-12月龄最多见。肠套叠是由于一段肠管套入紧邻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及肠壁血运障碍,常以急性发作为主,是引起小儿肠梗阻的主要原因[2]。小儿肠套叠分为两种,即原发性与继发性,其中约95%为原发性,而继发性仅占5%左右,原发性小儿肠套叠的发生可能与幼儿系膜过长、活动过量等因素有关[3]。此外,患儿饮食改变或腹泻等其他疾病后容易导致肠道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发生。肠套叠患儿病情进展快,若未及时诊断治疗会导致病情延误,引起肠管坏死、肠穿孔等一系列炎症并发症。相关研究显示,如果肠管套叠1-2 天,套入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并随着肠蠕动肠管越套越紧,从而发生缺血性坏死、穿孔,危及宝宝的生命[4],故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肠套叠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病程在48 小时之内原发性肠套叠,血便症状不超过24 小时,患儿无明显脱水,无完全性肠梗阻,无腹胀,无腹膜刺激征的患儿均可进行灌肠治疗,通常采用传统空气灌肠复位或水灌肠仪器复位治疗。空气灌肠是诊断和治疗肠套叠的常用方法,约对80%-90%的小儿肠套叠有效[5],故目前首选空气灌肠复位治疗。

发生肠套叠复位后,有相关研究证实在空气灌肠治疗期间加以合理、有效、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空气灌肠复位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6]。但由于局部解剖异常、肠道组织感染水肿、肠蠕动过快和治疗的刺激均能够导致肠套叠复发,故在提高灌肠操作水平,尽量减少肠道不良刺激的同时,对复位后小儿恢复期护理质量的改善是减少复发的关键[7],我们在28 例肠套叠患儿复位后护理工作过程中,通过运用坚实的护理理论和基础,规范护理行为,加强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同时做好饮食、心里关照、康复等护理,无并发症和再套叠发生,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灌肠
马属动物腹股沟阴囊疝的辨证施治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27 例临床分析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