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理性思维

2020-12-28 01:53朱金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朱金妹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位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能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本文在分析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理性思维的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理性思维

引 言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过:如果一名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就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耶鲁大学的教学不是专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授,而是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拥有独立的思维,进而对专业知识技能进行辨证的学习与研究.虽然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存在差别,但在思维培养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理性思维发展较快的阶段,教师除了完成义务阶段教育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学生高中和大学阶段理性思维的发展播下种子.

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数学技能(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简单的数学技能,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的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改进学生的思维方法.

一、相关概念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主要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多于在家学习的时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提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改变,逐步形成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体会数学的理性思维之美.

(二)理性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根据形成基础的不同,思维可以分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感性思维建立在感觉基础上,是从混沌感性逐渐到清晰感性的过程.感性思维更依赖于个人的感觉和主观情绪,个人通过感受、感官、感觉认识事物或现象,而理性思维建立在证据和逻辑的基础上,是一种有明确方向,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它对事物的认识基于证据和逻辑,更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规律.理性思维是人们把握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婴儿呱呱坠地时是一张白纸,经过学习与成长,从感性认识、感性思维逐渐发展到理性思维.初中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是理性思维最直接的培养课程.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理性思维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忽视理性思维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处于萌芽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是自发的、无目的的,需要相应的引导与培养.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主,到初中阶段开始进行理性认识.理性思维应在初中教学中得到培养,而数学是最具理性思维的学科之一.数学可以培养学生基于逻辑和证据的理性思维.但在数学教学中,理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很多数学公式的推算原理、公式的由来等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时间比例较少,教师更多地把时间用在数学公式或原理的应用上.一方面分数依然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教师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另一方面,理性思维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逻辑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学生可以通过强化解题思路获得高分,但理性思维不能立竿见影地培养起来.

(二)专注于数学技能教学

数学是我国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专注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灌输数学应试方法,通过刷题强化学生的解题技能,以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学生对数学知识及技能背后的原理及逻辑不求甚解.题海战术就是典型的专注于技能的教学方式.一些教师对部分数学公式或原理会进行推导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但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甚少能够在教学形式上有所突破,不能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与理性思维.用灌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学生会缺乏好奇心和创新性,甚至学生的思维会固化.

三、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理性思维的建议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要充分思考并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

(一)课前

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现象,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教师应将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身边的数学现象结合,通过数学现象引出數学原理,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所以数学教师应密切关注身边的数学现象,收集相关的数学素材,将生活素材融入教学,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逻辑与证据的基础上导出数学公式或原理,完成教学目标.利用身边的数学现象展开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为学生高中及大学阶段的理性思维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中

1.在课堂导入中渗透理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理论较多的数学课堂教学时更应注重课堂导入的效果,避免学生因为枯燥乏味而缺少学习的动力与欲望.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创设数学情境,给学生呈现有趣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好奇心、发现欲,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将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十分便利,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通过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与手段,创设适合教学的生活中的真实数学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概念教学中强化理性思维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概念教学,这些概念是在众多数学家不断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教学中,概念是现成的,但概念的教学效果是不确定的.为了应对考试,一些教师只需要学生“懂”并会使用概念即可,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无从谈起.概念教学的核心是“概括”,数学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该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层层打开,以若干典型事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各事例的属性,概括事例的本质属性.学生在经历这一系列思维活动后获得概念,印象深刻.概念教学是进行例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对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才能利用概念去完成例题的解析,才能更好地通过数学原理去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教师在进行绝对值概念的教学设计时,不妨先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出发,举例一些具体的实数,得到它们的绝对值,再用字母代替数的思想概括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发生与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当绝对值的概念生成之后,教师还要对概念进行剖析,对概念的特性进行考查,以加深学生对绝对值概念的再认识,从而体会概念中所呈现的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及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对绝对值概念进行辨析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概念教学中感受理性思维之美.

3.在例题教学中深化理性思维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例题是引发思维和探索活动的向导,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载体,也是学生对前面概念学习和理性思维培养的检验.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例题选择十分重要,数学教师应该选择符合本节课教学主题的例题,确保例题教学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例题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半用在解题上.教师可以通过例题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适当的解题训练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优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必要手段.学生在解题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并对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理性思维进行验证与巩固.

例如,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学生长期接受几何题目的思维训练,不仅能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思考的能力及面对困难敢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力,而且能养成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为探寻真理而不懈努力的执着精神.显然,数学学科对学生的熏陶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这就是数学的力量.

4.在课堂小结中巩固理性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忽略课堂小结,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较短,数学教学内容较多,一些公式推导或概念教学占据大量的时间,加上相应的例题教学,课堂时间较为仓促,教师难以一次性完整地完成全部教学内容,会忽略课堂小结.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应重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教学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巩固和理性思维的复盘,因此适当进行课堂小结能够深化学生的所学和理性思维.

(三)课后

无论是学习数学还是应用和研究数学,反思都是学生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思维方式.解题训练只有与反思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迁移效果.在解题之后进行反思,是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数学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不仅要反思解题过程的正误,反思解题方法的优劣,而且要反思题目的变式,反思这一类型题的共同规律,更要反思解题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相关的理性思维.这样便形成反思链,不仅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而且可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思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数学解题反思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个人体验,逐步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使思维更加成熟.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升学压力,时间紧,任务重.一味地采取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势必会打乱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对学生进行的思維训练只是形式,片面追求学生的做题技巧,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分数.长此以往,势必压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数学技巧,不知其所以然,个性发展和理性思维培养受到阻碍.数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策略,把理性思维之美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设法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知识贯穿起来,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数学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常金梅.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2):133-134.

[2]王吉亮.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20(2):114-115.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
认知抑制与理性思维新论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