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委员协助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

2020-12-28 02:00黄焱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心理剧委员同伴

黄焱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专指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成长中的、正常的、健康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專门关注“健康”与“不健康”的 教育,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小学高段学生中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找同伴的占70%,找父母的占10%,找老师的占8%,其他占12%。这表明小学高段学生的同伴群体作用正逐渐加强。此时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成熟期,心理的不完全发育和实践中的矛盾挫折,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为了使学生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整体优化,同伴辅导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导方式。

现在的学校教育多数是“师—生型”的教育模式,我想要尝试用一种“生—生型”的教育模式,来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减少因人际关系不和谐给学生带来的消极情绪及其对学业的影响,为学生将来良好的社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组建心理活动小组,培训心理小委员

为了增强心理小组同学的责任感和影响力,我正式任命各班委派的学生心理小组成员为“心理小委员”。为了提高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心理活动小组的工作实效性,我制定了一整套培训方案,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每个学年开学之初,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每个月组织一次心理委员工作能力提高培训活动;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工作布置会;每半个月对心理小委员进行一次同伴心理互助案例督导。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心灵之窗”心理健康教育广播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阵地之一。为了让每星期20分钟的广播讲座能够使学生收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心理小组的同学们会和心理辅导老师一起,定期在学生中搜集他们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共同困惑的话题,并和心理老师共同组织材料,编排演播程序,使20分钟的广播时间成为集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为一体的心理健康知识营养快餐。通过收听心理故事,得到心灵启迪;分析典型案例,产生自我反思;了解心理知识,改变错误认知。

(1)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以校园心理剧的编演为学生心理小组活动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地促进同伴心理互助,使学生在心理互助的过程中学会互助与自助。心理小组的同学通过校园心理剧编演,解决了同学们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应对冲突的经验。

我校不仅在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上大量使用了校园心理剧,还定期组织校园心理剧大赛,使之产生更广泛的教育影响。校园心理剧的主题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中发现的普遍问题;二是班级存在的问题。

2.心理小委员心理互助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它是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让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心理辅导室负责对全校教师统一管理。心理教师并协同任课教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并负责对心理小委员全程管理。心理小委员在心理教师的组织下负责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对学生个体给予帮助,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联系。

三、心理小委员协助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成效

(1)心理小委员工作容易被学生接纳。对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学高段学生来说,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心理世界复杂多变。他们对父母、老师的信任度逐渐下降,而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上升。他们渴望友谊,很在乎同伴的评价意见。由于年龄相近、经历相同,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说悄悄话的时空。与教师的教导相比,同伴的建议往往更能让其接受。心理问题本就是极具个性化的现象,没有充分的信任,很难使当事人敞开心扉,而心理辅导教师由于角色、地位、年龄、经历、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存在差异,很难保证真正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

(2)心理小委员工作得到班主任的认可。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学习、情感、性格、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自我意识、性心理等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有了问题也往往不知道主动寻求帮助。这时候,同伴的功能就容易凸现:他们生活在一起,彼此比较熟悉,很多问题上容易产生“同病相怜”;他们有较多的接触时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例如,有些提早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心理压力大,觉得丢人。心理小委员适时介入,及时给予开导,改变了学生原有认知,缓解了同学的心理压力。实践证明,同伴的安慰、鼓励、劝说、建议,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既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心理小委员在班级管理中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

(3)同伴心理互助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潜能。我校心理小委员的宗旨是“你快乐,我快乐”。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实践证明:辅导同伴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助人意识与兴趣,养成心中有他人、关注他人心理状态的习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心理愉悦。在每一次同伴交流会上,辅导员们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脸上掩藏不住的自豪和兴奋。辅导过程中应遵循的尊重、理解、悦纳、倾听,更增强了心理小委员在同伴中的个人魅力,激发了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口才又激发他们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在助人和自助中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4)同伴心理互助,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可行有效的。同伴心理互助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行推广具有良好的前景,同伴教育一定能成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随着同伴教育成长起来的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志愿者也必将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里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实践证明,将同伴心理互助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有效的。

在一年的研究中,心理小委员的队伍已渐趋成熟,心理小委员也收获颇多。过去在活动中追求个人表现者、不愿与人合作者、经受不住打击者、没有耐心者和工作不认真细致者、均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改善。但是心理小委员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培训力度不足。②心理小委员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③小学高段的两个学年培训后,学生就升入中学,培训和工作的连续性不强。

猜你喜欢
心理剧委员同伴
浅析校园心理剧治疗对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影响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浅谈运用校园心理剧解决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看望委员、代表
寻找失散的同伴
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析与实施模式
嘿,这欢乐的日子!
落地
代表、委员风采录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