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2020-12-31 08:29张丛敏魏金铠朱晓静赵永才张雯李彩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体液亚群淋巴细胞

张丛敏,魏金铠,朱晓静,赵永才,张雯,李彩霞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 引言

肺炎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进而危及患儿生命。在儿科疾病中,肺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均较高,临床上若未能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1-2]。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支气管肺炎与患儿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3-4]。临床上根据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普通肺炎及重症肺炎。重症肺炎患儿多合并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等并发症,可威胁患儿生命,该病导致的患儿病死率居小儿死亡原因的首位。随着对重症肺炎患儿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该病并非完全由细菌毒素等的直接损伤所致,而可能与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异常启动相关[5-6]。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肺炎患儿体内存在着免疫功能异常,包括:体液免疫紊乱、T 细胞亚群功能失调、固有免疫细胞活性下降等。本文通过对肺炎患儿免疫状况的研究,进一步为肺炎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学依据。

1 T 淋巴细胞增殖及表现异常

T 淋巴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同时T 淋巴细胞也在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T 淋巴细胞依据其表面标志物与功能,T 淋巴细胞可分为和三种不同的亚群。在T 淋巴细胞亚群中,表达于全部T 细胞表面的一类抗原,是T 淋巴细胞共有的表面标记,同时也是细胞免疫的基础,也是细胞免疫的基础;CD4是效应性T 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 淋巴细胞(Th)的表面标记,辅助性T 淋巴细胞(Th)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辅助效应T 细胞及B 细胞的激活,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Th 细胞按照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Th0、Th1、Th2 和Th3 4 个不同亚型。正常情况下,机体Th1/Th2 细胞间处于动态平衡。

Th1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反应,对清除细胞内病原体起重要作用。Th1 细胞分泌IFN-γ、TNF-β、IL-2 和其他促炎介质,可增强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以产生IL-10、IL-6、IL-5、IL-4 等细胞因子为主的Th2 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可促进B 淋巴细胞合成IgE、IgG 抗体,对清除游离病原体起重要作用。目前,干扰素-γ 的活性通常被认为是Th1 的功能指标,而IL-4 的活性通常被作为是Th2 的功能指标,临床通过检测细胞因子IL-4 及IFN-γ 变化情况,来间接反映Th 细胞亚群变化。正常机体内,Th1 和Th2 细胞的功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某些疾病状态下,Th0 细胞受抗原物质刺激,Th0 细胞一方面可能向Th1 细胞方向分化,另一方面,Th0细胞可能向Th2 细胞方向分化,其结果造成促进一种细胞的分化,抑制另一种细胞的分化,导致Th1/Th2 失衡,进一步产生细胞因子种类和数量上的变化,引起机体异常免疫反应。CD8抗原是细胞毒T 淋巴细胞(CTL)及抑制T 细胞(TS)的表面标记;对CD4+/CD8+比值进行动态监测,除了可直接反映机体T 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情况,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能间接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情况[10]。

2 体液免疫异常变化

体液免疫是指利用效应B 细胞产生的抗体对机体进行免疫保护的系统,主要由B 细胞负责体液免疫。一般来说,体液免疫的抗原均为大分子的蛋白质或者多糖,相对分子量大多超过1 万,细菌和病毒颗粒表面带有的抗原均能够引起体液免疫[7]。有资料记载,体内IgG 水平随着机体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通常在2 岁之内上升的较慢。IgA 为人体发育最迟的免疫球蛋白,青春期逐渐达到成人血清水平。IgM 的发育快,男孩3 岁,女孩6 岁可达到成人血清水平[8]。也有研究认为,IgM 在1 岁即可达到成人血清水平,IgA 在6~7 岁可达到成人水平,IgG 各个亚类发育时间不同,大约在7~12 岁可逐渐达到成人水平[9]。

在机体的正常体液免疫中,B 淋巴细胞表达及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受T 淋巴细胞的调节。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即Th细胞功能下降、Th 细胞数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外周血中T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降低或Th 细胞功能受损,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协助B 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的能力亦相对减弱,最终导致体液中IgA、 IgG 含量下降,引起患儿体液免疫功能障碍。同时,同时IgA、IgM、IgG 为抗菌性、抗病毒抗体, 是抗感染的主力军。肺炎时,大量的免疫因子在清除病原体时被消耗,可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的损害[11]。

3 固有免疫细胞活性下降

固有免疫应答,也称非特异性免疫,构成了人类抵御病原体侵入的首道防线,固有免疫是机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主要包括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K 细胞。在杀伤活性方面,NK 细胞的杀伤活性不需要抗体参与且不具有MHC 限制,故在机体早期抗病毒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既是主要抗原呈递细胞又是免疫效应细胞,可以直接杀伤病原微生物。当免疫抑制发生时,两种细胞都表现出活性降低,容易导致感染,严重者出现全身性疾病。

研究结果表明,重症肺炎发生时,机体在促炎因素的作用下可产生大量的促炎介质与细胞因子,使炎症反应扩大,引起机体免疫反应过度激活甚至失去控制,最终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免疫反应失去控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机制失衡,最终导致免疫功能失调[12]。

综上所述,在正常情况下,CD4+与CD8+细胞之间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它们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免疫反馈及免疫应答。在疾病状态下,若CD4+与CD8+细胞之间的比例下降,将会引起正常机体的免疫功能的降低,T 淋巴细胞与B 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也将出现改变,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使机体产生疾病。T 细胞与B 细胞之间相互依赖、辅助,共同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均在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比例失衡可对肺炎的过程及预后产生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体液亚群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探究体液的缓冲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