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102 例颅脑损伤且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体会

2020-12-31 08:29李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颅脑气管气道

李敏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西藏 拉萨)

0 引言

颅脑损伤在神经外科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情发展快、预后差,而且致死率极高的特点。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体征阳性与生命体征的变化,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气管切开术是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1]。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的极速改善,颅脑损伤在高原地区也呈现出发病率逐渐上升的状态,加之环境的日益恶化及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精细化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将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2 例 于2016 年5 月1 日 至2019 年5 月1 日 到 我科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且气管切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4 例,实验组58 例,其中男性59 例,女性43 例,年龄为12~81 岁,平均(52.3±8.4)岁,藏族63 例,汉族29 例,其他民族10 例,气管切开天数在7~106 d,其中脑挫裂伤11例,硬脑膜外血肿37 例,硬脑膜下出血22 例,基底结节出血19 例,脑干出血13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气管切口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气管切开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人工气道精细管理护理措施,然后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

对照组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予以常规吸痰、常规敷料更换、翻身拍背、常规气道湿化等气管切口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上述一般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精细气道护理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 环境护理

术后将实验组患者放置于安静、明亮、清洁宽敞的病房内,调节病室温度为22~24 ℃,病室湿度60%~70%,每日病室予以紫外线灯管消毒1 h 并监测消毒效果,病室每日晨通风≥30 min;②护理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预防交叉感染。

1.2.2 翻身拍背护理

对实验组患者每2 h 给予1 次翻身及拍背护理。翻身时患者身体倾斜45°,将患者身体轻抬起,避免拖、拉、拽等动作及避免牵拉导管,拍背时手掌呈半握拳状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力度适中,每次拍背15 min,然后取舒适的体位。

1.2.3 吸痰护理

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根据患者痰鸣音及血氧饱和度等确定实施吸痰操作。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与负压,每次吸痰时间<15 s,每2 次吸痰间隔3 min,吸痰前后均予以高流量氧气吸入2 min,成人负压维持于20~40 kP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低氧血症发生。

1.2.4 人工气道的管理

当气管切开后,其失去了对吸入气体的温热与加湿功能,且人工气道是气管切开患者气体交换的重要途径,干燥且低温空气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刺激,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及呼吸道感染机会,因此护士根据气道湿化标准对患者气道采取间歇气管内滴入湿化液及生理盐水雾化。

1.2.5 心理护理

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及恐惧心理,避免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 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16 例(36.36%)出现肺部感染,7 例(15.91%)出现导管堵塞,2 例(4.55%)气管脱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82%;实验组5 例(8.62%)出现肺部感染,2 例(3.45%)出现导管堵塞,1 例(1.72%)气管脱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6,P<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是颅脑损伤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通气的重要急救措施。由于患者气管切开属于有创性侵入治疗,且患者意识丧失,长期处于卧床状态,抵抗力低下,呼吸道分泌物多,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使得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痰液粘稠、低氧血症、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预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

本实验中,实验组5 例(8.62%)出现肺部感染,2例(3.45%)出现导管堵塞,1 例(1.72%)气管脱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而对照组中16 例(36.36%)出现肺部感染,7 例(15.91%)出现导管堵塞,2 例(3.45%)气管脱管,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6.82%,将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舒适感增强,治愈率明显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实验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3]。

综上所述,精密气道管理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其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颅脑气管气道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