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垃圾资源化水平提升策略研究——以建筑垃圾为例

2021-01-02 10:31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广马一航段先明罗月月朱浩钟泓皓
区域治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资源化废弃物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李广,马一航,段先明,罗月月,朱浩,钟泓皓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大力建筑基础设施等新建筑,旧建筑拆迁改造,建筑垃圾及建筑废弃物大量产生,私拉乱倒、堆放填埋、污染环境的现象经常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年产量已经增长到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12倍左右,已经占到城市固体垃圾产生量的30%~40%,不少地方出现了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争抢地盘的现象。而广州市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每年建筑垃圾排放量已达约合2000万吨,而建筑垃圾年处理量达1500万吨,客观上来说,目前广州市的建筑垃圾数量依然巨大而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部分建筑垃圾被直接运往堆放场、填埋场进行堆放、填埋处理,而广州市面临着城市土地面积可使用量越来越少的困境,而建筑垃圾清运、处理费用也不低,同时还将对环境产生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这俨然已经成为了广州市最大的环境隐患之一。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含义及必要性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通过一系列设备技术,外加配套的采购、运输形式,将各类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或打碎筛分,或再次使用,或另作安排等,转化成各类可利用的资源,既能增加建筑垃圾消纳量,减缓堆放场、填埋场地严重不足的困境,同时又能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再生的可持续利用过程。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可以使得填埋堆放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提高建筑资源的再生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及居民居住环境的污染,是实现建筑资源可持续再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州市的建筑垃圾产生量仍然在不断增加,受到广州市日益严峻的城市土地可用面积减少的问题以及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等方面问题的制约;寸土寸金的现象已经不以为奇,再加上城市建筑垃圾堆积填埋区的可利用建设面积越来越少,难以跟上垃圾产生的增长速度,同时还存在着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抢地盘的矛盾,再加上随着垃圾量的积累,日益凸显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如何合理地控制处理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了政府部门和科研专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广州市高度的城市化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十分庞大。而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实际上不足5%,广州市的建筑材料资源十分匮乏,大部分都需要从外地购买;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建筑垃圾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同时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中都涉及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综合治理、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通过,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离开,为治理建筑垃圾提供了法律层面上的保障。这些都为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充足的奋斗力!

三、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建筑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及污染严重

广州市大量建筑垃圾及废弃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据不完全资料显示,目前广州市废弃物消纳市场总量不足2800万立方米,而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已经超过3300万立方米,其主要的处理方式还是作为垃圾填埋,在不少地区仍然会出现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或是抛弃在一些偏僻的地方。

建筑垃圾由于组成成分复杂,尽管填埋和堆放是处理建筑垃圾的方法,但是这不仅会产生地下水环境污染,填埋气体泄漏污染、土体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在经历了时间和建筑垃圾数量不断增加之后,一旦这些问题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后果被放大,到时候纵使我们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与精力,都将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有效的治理成果。

(二)建筑垃圾处理成本仍高居不下

广州市建筑垃圾问题仍然严峻,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综合利用率相对较低,建筑垃圾的处置制度体系仍然处于简单化的探索阶段。循环利用技术相对滞后,资源化水平不高。相较于天然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来源分类多样,成分复杂,建筑垃圾原料复杂及处理工艺不够成熟,导致建筑垃圾的加工成本高居不下,相比之下,仍然是天然建筑材料更占优势;尽管广州市对建筑废弃物处置做出了补贴资金,即按再生建筑废弃物的实际利用量给予补贴每吨2元,生产用地补贴3元每平方米,但是相对于当前自然建筑资源占绝对优势的市场条件下,广州市的扶持鼓励机制仍然不足以抵消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成本仍然高居不下的影响,导致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市场仍然相对较小,目前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仍然较低。尽管近年来,广州市政府陆续颁布了相关政策,国家也大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但一是由于缺乏相关完善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以及相关行业规范,二是由于对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投资不足,导致建筑行业普遍存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不管是建筑垃圾再利用还是建筑垃圾才利用,都没有达到很好的实际效果。

四、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提升策略

(一)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如果想从实质上使到建筑垃圾的源头消减,提高其资源化利用水平,其关键在于全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策的正确指引下,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引导企业和单位参与建筑垃圾的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对限制建筑垃圾大规模排放和产生做出有效措施,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进行补贴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对生产研究再利用建筑材料的研究人员进行鼓励。加强政府与相关部分之间相互监管与协调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管理体系,号召全社会民众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监督。对于工程渣土等建筑垃圾的消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需要广州市政府的统筹与协调,首先制定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目标,监督企业进行建筑垃圾处理,组织开展评价考核,保障建筑垃圾从产生到资源化利用再到末端处置整个环节的有序实施。而对于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要落实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工作。

(二)优化运输体系与资源信息化

在建筑垃圾处理中一大问题就是对于废弃物的运输成本大,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在当今自然建筑资源占绝大优势的市场条件下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走访建筑工地,建筑垃圾处理公司等相关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垃圾处理厂通常直接将建筑垃圾运往垃圾处理处,较少进行建筑垃圾分类处理与信息登记。对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不足,不少地方为了节约资金,直接采取将建筑垃圾填埋或堆放的方式,本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成本就高居不下,再加上市场份额减少,生产原材料减少,导致较多建筑垃圾回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从而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前景。政府应加快推进建筑废弃物收运体系的建设与建筑废弃物资源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将大数据、智能工具应用于高效率的数字化信息回收运输模式中。如搭建建筑废弃物资源信息平台,将所回收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登记,智能挑拣分类,对于新技术、新管理手段等进行云分享,建立建筑垃圾产生消纳的匹配信息,使得建筑垃圾能够及时回收与处理。将建筑废弃物在平台进行登记申报,预约运输时间,定时定点。通过政府监督与鼓励政策,建立健全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链的发展。

(三)统筹规划,提高技术创新

广州市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天河区、番禺区等各区域协调共治,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鼓励企业单位及科研研究人员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废料循环利用等相关工艺技术与再生产品性能的提高。正是因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建材产品在性能上还远远不及天然建筑资源,导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市场相对较小,如何提高生产技术,完善相关规范标准,提高产品性能也是值得提升的一方面。在建筑垃圾处理中利用各过程中调高技术工艺,形成规模化产业链,实现基于3R原则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学习国内外各地区先进技术,因地制宜与广州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进行融合,提高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五、总结

总体来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是一个需要统筹兼顾的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建筑行业、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社会各界人士等的共同协同配合努力。首先应对建筑垃圾源头做出改变,贯彻落实源头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制度,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适当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行业的政策、经济上的扶持鼓励力度,利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力,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发展。相比与其他国家地区,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仍然较低,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是国家十三五、十四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建筑垃圾问题日益凸显的最有效的路径。因此,有必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优秀经验方法,充分分析,结合广州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有效缓解,并最终有效地解决广州市建筑垃圾的问题。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资源化废弃物
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回收及深度处理技术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退役三元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新进展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