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21-01-02 21:11
浙江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熟地黄肾内科高糖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可能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复发仍是患者移植后死亡的首要原因。移植后复发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提高移植疗效、改善患者生存的关键,主要包括移植预处理方案和供者的选择、移植后预防或抢先干预及复发后治疗等方面。本期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罗依主任医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allo-HSCT后复发的防治进展作一述评,欢迎关注!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约75%病因不明,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MN)。随着肾小球基底膜足细胞足突上或附近的内源性抗原被逐步发现,人类对PMN的认知和诊治能力不断突破。本期特邀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童孟立主任医师对PMN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述评,欢迎阅读!

糖尿病肾病(DN)属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国人终末期肾病第2位的原因;机体持续的高糖状态是DN形成的主要原因。高糖环境下足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表型转化;足细胞EMT是DN尿蛋白形成和肾脏纤维化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功效。熟地黄提取物(RGE)作为熟地黄主要成分,表现出明显护肝活性,但其药理学机制尚不清楚,其是否对DN有影响也尚未明确。在糖尿病并发症中,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与DN、糖尿病心肌病等关系密切。本期论著栏目报道浙江省台州医院肾内科管陈安等采用高糖高脂、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N大鼠模型,探讨RGE对DN大鼠EMT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发现RGE通过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活化和缓解足细胞EMT,实现对DN大鼠的保护。

血管瘤是常见的肿瘤,好发于头面部。大多数皮下血管瘤是良性的,但有些可能转化后变成恶性。目前,血管瘤的增生和消退演变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在血管瘤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家族由6个成员组成: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研究发现,血管瘤增生期VEGF-A和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血管瘤消退期;采用转染携带短发夹RNA质粒的方法抑制VEGF-A或VEGF-C表达,可以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的生长;但VEGF-A和VEGF-C似乎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来调节HemECs的增殖和凋亡。本刊论著栏目刊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黄崇青等探讨同时抑制VEGF-A和VEGF-C表达对HemEC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VEGF-A和VEGFC双拮抗在体内外对Hem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本期还刊登了其他精彩文章,欢迎阅读!

所有文章均可登录本刊官网(www.zjyxzzs.com)获取全文。

猜你喜欢
熟地黄肾内科高糖
良药熟地黄,让你的秋天更加滋润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丹酚酸B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自噬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lncRNA XIST靶向miR-30b-5p调控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