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径

2021-01-02 22:17朱静娴
幸福家庭 2021年15期
关键词:劳动活动学校

朱静娴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是我国现代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落实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各地区各小学需要拓展学生的劳动途径,积极开展各类劳动活动,将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各学段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学校要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正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就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结合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将劳动教育与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相融合,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讨论了小学生劳动的价值定位,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

罗斯金曾说:“只有透过劳动,思想才能变得健全;只有透过思想,劳动才能变得愉快,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劳动教育是为了解放学生的双手、双脚与头脑,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让学生体验劳作的辛苦、收获劳动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好奇心重,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好。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将课堂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劳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小学教育阶段,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的引导作用,从场地规划、师资力量、课程管理等方面入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实践活动、教师的学科教学相融合,将劳动教育理念贯彻到实处,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二、小學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保证劳动课时,全面推进劳动教育

在落实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时,学校要合理安排一些劳动教育类课程,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劳动课时,将劳动课程与其他学科放在同等位置,固定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时间,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实现劳动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教师要重视劳动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劳动机会,丰富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学生的劳作能力。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日常的生活管理,从较为简单的家庭劳动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承担部分班级劳动,为学生提供一些校园劳动机会或是为学生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劳动活动。例如,学校植树节、校园环境清扫日、社区清洁服务等。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深入挖掘科学、社会、体育、美术等课程的教育价值,将劳动精神融入日常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劳动活动。

另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班级卫生大评比”“校园环境我先行”“小小校园美容师”“争当环保小卫士”等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的优良品质。教师要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增加劳动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实践性、针对性,全面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二)安排劳动任务,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将劳动实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家校合作等方式,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家校共育,携手合作,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设置周期性的劳动实践任务,督促和引导学生按时完成劳动任务,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

学校可以将劳动任务作为学生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每周或每日进行一次家庭劳动,鼓励学生每日打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笔者为学生制作了家庭劳动任务表,在表中列举了学生每天需要完成的项目,例如每天洗一次碗、整理自己的衣服、扫一次地、拖一次地、洗一次菜等。以21天为一个周期,笔者会提醒学生每完成一件劳动任务就到笔者这里盖一次章、打一次卡。一个周期结束后,学生可以获得一张“劳动小达人”的奖状以及奖励性的文具礼品。

另外,笔者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座谈会,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劳动体会。在下一个周期时,教师可以更换劳动任务的内容或形式,以此保持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性与新鲜感,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教育中,学校、教师与家长要携手合作,共同督促学生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认真、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以劳动育人,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成长。

(三)结合校内校外,引导学生爱上劳动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劳动教育拓展到户外、校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以校内的劳动课为主,结合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指引学生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帮助学生挖掘劳动的价值,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与满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学生的身体,丰富学生的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向学生普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最光荣,教导学生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和所在社区合作,举办“我是社区服务者”“爱心义卖”“垃圾分类我先行”“一日交通指挥员”“看望孤寡老人”等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奉献、友爱、互助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意识,深化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与理解。校内课程和校外活动相结合,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劳动内容,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劳动、校园劳动,逐步延伸到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志愿者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

(四)强调手脑并用,丰富学生劳动体验

在劳动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幸福人生也得靠劳动创造的道理,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让中高年级的学生逐渐接触农务劳动,鼓励学生参与种植、生产等劳动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作用。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支持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将劳动教育、劳动学习、劳动实践相融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例如,笔者按照一定的主题,指导学生每月布置一次班级教室,或是让所在班的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环境保护的活动,支持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劳动教育是我国各学段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作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劳动实践平台,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向学生宣传劳动故事,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美好品质,以劳动育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劳动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