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2021-01-02 22:17曹娟
幸福家庭 2021年15期
关键词:来访者辅导情绪

一、来访者基本信息

小清(化名)是一个12岁的初一女生,在1岁时,她的父母离婚,她一直与母亲、姥姥生活。由于姥姥、姥爷的身体不好,母亲没工作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全家靠低保生活。小清与母亲的关系一般,她发泄情绪的方法是躲在厕所里对毛绒玩具说话,或是对蚂蚁说话。有时她会鼓起勇气跟母亲说一些心里话,但还没说完,母亲就会问她是不是又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此以往,小清就不愿意与母亲沟通了。

小清不喜欢跟女生交往,跟班里男生的关系较好。平时,她喜欢写作业、看侦探小说,不愿意到外面玩,除了参加学校的集体出游,基本上没有单独出门的经历,偶尔会去父亲家。自小学起,小清的成绩就不理想,有时倒数。她不知该如何进步,认为中学教师很严厉,中学作业很多。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小清不愿意去学校上课,有时走到学校门口会莫名恐惧,经常让家长替其请假待在家中。班主任对小清做了多次思想工作,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二、来访者心理分析

与笔者见面时小清穿着羽绒服,相貌清秀,个头高挑,举止礼貌大方,表达能力较好,语速适中。在表达过程中,小清注意力集中,思维清晰,情绪正常,无逻辑混乱等问题。笔者通过与小清交谈,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并且对小清进行了行为功能分析。

(一)行为的宏观分析

小清经常旷课,出现厌学行为,这些可能反映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如对父母、对同学、对学校的不满。她认为其他人是不可信的,觉得自己不被人爱、不被人接纳,是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小清是单亲家庭,母亲没工作,与父亲来往较少。由于从小被母亲限制,小清很少与外人交流,没什么朋友,性格内向孤僻。

从宏观层面分析,小清问题行为的由来及发展是:从小学开始,小清的学习成绩较差,到初中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小清开始出现完成作业困难、交作业拖沓等问题;小清的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当她最好的朋友将自己的秘密透露给其他人后,对小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小清不喜欢学校的环境,在要求换班被拒绝后开始拒绝上学。

(二)关于靶行为的分析

根据小清的描述,笔者确定了以下的靶行为。到了学校门口会莫名烦躁,不愿意进入校门;人际关系不好,尤其不喜欢跟女生交往;不想上课;作业拖沓;成绩不良。

三、心理辅导过程

(一)辅导计划的确定

首先,笔者确定了来访者的问题。从家庭关系上看,小清是单亲家庭,她的很多问题行为与家庭有直接联系。因此,笔者从偏差行为的矫正和主动性、能动性的提高这两方面入手,以期解决小清的问题。母亲对孩子过分保护,习惯性指责、打骂孩子,从小到大不允许孩子自己出门,不让孩子单独和同学出去玩,经常以受害者的口吻在孩子面前埋怨孩子父亲,导致孩子怨恨父亲。从人际关系上看,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是在与环境互动中自身角色的定位偏差,由于学习基础差、交往能力弱,导致孩子产生了焦虑、自卑等情绪问题。加上亲子关系的紧张、同学关系的不和谐、学业上不断遭遇各种挫折,导致来访者采取了回避的方式躲在家中,不愿意去學校,不愿意面对生活。

其次,笔者分析了来访者的意愿。虽然是被动地来咨询室与笔者进行交流,但是从主观上讲,来访者有改变自己的意愿,她愿意接受笔者的建议,开始逐渐学习发泄情绪的正确方式及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笔者为来访者确定了治疗计划。对于来访者的问题,笔者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少。由于环境资源单一,除了对来访者采用CBT(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方法,笔者还采取了理性情绪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和沙盘游戏等方式,帮助来访者聚焦问题关键,引导来访者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培养来访者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笔者还深入挖掘其他资源,如利用班主任、年级主任和家长的积极影响,争取他们的配合,倡导他们注重孩子负面情绪的引导等,帮助来访者适应学校环境,为来访者创建相对和谐的家庭氛围,逐渐改变来访者的厌学问题。

(二)辅导计划的实施过程

1.第一次心理辅导。针对小清的情况,在第一次心理辅导时,笔者主要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沙盘游戏和会谈等方法,笔者对小清进行了针对性辅导,帮助小清敞开心扉、释放压力。在谈话的过程中,笔者秉持以人为中心的辅导观念,通过理解、共情、肢体语言等沟通方式,给予了小清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包容,从而与小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第一次见面时,笔者告知了小清自己对她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且表示自己在初中时也有过不想上学的念头,很理解她的感受。小清的心理防御慢慢卸下,告诉笔者她不愿意上学的原因,但还是有所保留。在30分钟的沙盘游戏后,小清完全放松了下来,她的话语开始变得连贯流畅,明确说出了自己不想上学的原因。

第一次接触是建立咨询关系的开始。在交谈中,小清能比较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分析,笔者帮助小清找到了调整心态的方法,引导小清掌握改善自己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知识,并与小清约定了一周后再次咨询的时间。笔者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继续了解小清的具体情况,逐步深入地了解小清的心理状态,以期更了解小清并对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

2.第二次心理辅导。在第二次心理辅导中,小清开始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由于学习基础不好,在步入中学后,她的学习负担开始加重,逐渐无法应对学业上的挫折,教师的惩罚、成绩的下降,这些都让她感受到深深的挫败感,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小清内心渴望进步,她有着长远的学习目标,但不知道实现目标的方法。笔者安慰小清,告诉她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她慢慢积累、慢慢提高,给自己一个成长的过程。例如先保证至少3门功课及格,再逐渐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

另外,人际交往也是小清的困扰之一。笔者引导小清明白自己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可以主动与别人交流,通过借书等方式,帮助别人,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班级结交一两个好朋友,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在咨询过程中,笔者针对如何控制和发泄自己的情绪与小清进行了探讨,帮助小清学会通过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辅导中,笔者充分肯定了小清在学习上以及与人沟通上做出的努力,对她进行了及时的鼓励和支持,通过共情、体会小清的情感、引导小清合理地宣泄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清的心理压力。在多次接触后,小清对笔者产生了足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开始讲出自己的秘密,这对小清来讲是一个不小的突破。笔者引导小清明白父母间的感情孩子是无法控制的,但父母对自己的爱是一样的、不变的,她要学着理解和接受,要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接纳父母,促进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3.后续的心理辅导。在辅导小清的同时,笔者还约见了小清的家长,和他们一起讨论了小清的教育问题。通过认知情绪疗法,笔者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家长站在小清的角度思考问题,倡导家长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家长要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改变孩子遇事喜欢躲避的处事方式,鼓励孩子直面问题。同时,笔者建议小清母亲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父亲,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们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不会发生改变,要为孩子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后续多次的心理辅导中,小清与笔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现状。经过调整,小清开始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学习,与同学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她每天按时到校,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在班级里有了一位较好的朋友。小清与母亲的关系也逐渐有所缓和,开始期待自己的寒假生活,并且表示想去父亲家住一段时间。

四、辅导反思

小清的例子并不是特例,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产生波动,由于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顺,他们很容易产生一些极端思想,厌学旷课是他们逃避各种矛盾的方法之一。但是,任由孩子待在家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会阻碍孩子的成长进步,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温暖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最基本的保障和力量的源泉。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孩子的很多问题大多是由其家庭教育造成的或是其家庭环境影响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特定的问题,它们会直接影响孩子。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科学的家庭教育,对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与孩子进行直接、清晰、明确、真诚的沟通,为孩子营造平等对话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制订一些恰当的、人性化的规则,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帮助孩子学习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心、耐心和包容性。

当孩子产生厌学、逃学等问题行为时,家长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全面分析孩子的情况,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通过一定的沟通技巧,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格尊严,引导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让孩子面对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增强孩子对复杂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孩子提供倾诉、发泄负面情绪的平台,为孩子创造各种活动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促进孩子稳定、健康、长期的发展。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重点课题“基于控制-价值理论的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心理干预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CIAA19083,课题负责人:曹娟。)

(作者单位:北京市古城中学)

猜你喜欢
来访者辅导情绪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