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绘制与使用初探

2021-01-02 22:17李靖
幸福家庭 2021年15期
关键词:绘制幼儿园资源

李靖

在幼儿园课程构建和实施的过程中,适宜、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能支持幼儿自主探索、深度学习、建构经验。虞永平教授曾认为,只有丰富、适宜的资源才能促使幼儿进行综合、有效的学习。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影响着幼儿园课程构建和实施的广度、深度,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在探索适宜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实物资源具体可见、取用方便,但是占用空间大、需要专人管理,而数字资源和地图资源却便于保管,能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并且,这些数字资源和地图资源还能与物质资源结合使用,达到最优化的整合。为此,我园立足“课程资源地图”展开了深入的尝试与探究。

一、课程资源地图的概念界定

“课程资源地图”是教师对幼儿园周边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调查后绘制出的,是对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配套的物质资源或数字资源等进行了标记的地图。

以幼儿园为中心,在方圆2~3公里范围内,一切有可能为幼儿园课程服务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配套的物质、数字资源都可以纳入课程资源。教师将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制成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一方面,教师能便捷地从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中提取适宜的资源构建和开展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幼儿利用这些资源、深度学习、自主探索,既满足了自身的兴趣需求,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特点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瑞那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依托于周围多层次、多关系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每一层环境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依据布鲁芬布瑞那的理论,幼儿所处的社区、幼儿园周围的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中间系统”。于是,我们在这个“中间系统”中发掘、寻找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并经过教师的学习探讨,绘制成“课程资源地图”。相较于存放具体可见实物的课程资源室,以及存放图片、视频等资源的数字资源库,我们发现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域性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在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幼儿园所处的地域不同,其周边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也千差万别,绘制成的课程资源地图也有所不同。比如,位于农村的幼儿园绘制的课程资源地图上可能会呈现稻田、果园、池塘、菜地等符合农村实际生活的内容,而位于城市中心的幼儿园绘制的课程资源地图上可能会呈现博物馆、消防队、科技馆、地铁站等内容。

(二)独特性特点

课程资源地图为幼儿园课程服务,是为了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以及幼儿园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绘制。每个幼儿园的幼儿都有其特点和个性需求,每个幼儿园的教师也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因此,幼儿园在绘制课程资源地图时选择和标识的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身处白墙黛瓦的古城区的幼儿园和身处高楼林立的新城区的幼儿园呈现在课程资源地图上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三)可变性特点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因此幼儿园所处区域周围的自然、社会资源也处于不断更新、变化之中。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地图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园需要根据周围环境和资源的变化不断调整地图。在使用课程资源地图的过程中,我们会进行课程审议,删减不适合开展课程的资源,增添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资源。因此,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地图始终处于“未完成”和“可变化”的状态。

三、课程资源地图的绘制

笔者所在幼儿园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中心姑苏区,在建园五十余年的时间里,从周围的人文环境中汲取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笔者试图在绘制课程资源地图的过程中充分把握和体现这种历史和文化优势。我园方圆两公里以内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构成了我们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地图。在探索和使用课程资源地图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三个一,即“一张地图”“一个表格”“一份名片”。

(一)一张地图

笔者认为,课程资源要便于幼儿园日常随时随地利用,最好不用借助交通工具,以徒步就能抵达为佳。基于以上原则,在绘制我园课程资源地图时,我们以幼儿园为中心,以方圆两公里为半径,在地图上确定了课程资源地图的大致范围。画出范围后,我们在这张地图上标识了适合开展课程的资源。在绘制课程资源地图之前,我们先对划定范围内的资源进行了摸排与调查,然后把调查到的所有资源罗列出来,基于幼儿的视角,从主题开展需要、社会实践需要、园本节日需要、班本微课程实施需要出发,对课程资源进行审议,最后从众多资源中挑选出适宜幼儿多样化和幼儿园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资源,在地图上进行标识。这样,专属于我园的课程资源地图就形成了。

(二)一个表格

幼儿园附近资源丰富、繁多。教师要基于儿童立场,把地图上所有贴近幼儿生活、有教育价值的资源一一列举出来,并合理地归纳和梳理这些资源,将适宜的资源纳入我园课程,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服务。我们按照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进行一级类别分类,按照古桥、园林、商场、学校等进行二级类别分类,梳理了各类资源,并制作了课程资源地图分类表格。

(三)一份“名片”

分类、整理了地图上的课程资源后,我们要挖掘这些资源的课程价值,思考可以通过开展哪些活动发展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主题活动需要,或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在地图和表格中选取某一个资源,围绕这个资源思考并撰写符合自己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的活动方案。实现从资源到课程的转换。

四、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使用

(一)全员参与、及时更新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不能仅依靠教师,幼儿、家长、保育员、后勤人员都可以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师可以将课程资源地圖的设计思路发到教师群、家长群和员工群,并制作成幼儿易懂的图示张贴在幼儿园醒目的地方,促使所有人为丰富和更新地图献计献策。幼儿会经常和同伴讨论幼儿园附近的可用资源;家长会发挥自己的力量帮助幼儿园开发各种资源;保育员和后勤人员也会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献出一份力。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园的课程资源地图会更加丰富、更加多彩。

(二)统筹协调、服务周全

当教师需要使用某一资源开展课程时,只要提前预约,课程资源管理员就会提供方便、快捷、周全的服务。比如,中班年级组在园本节日“消防安全节”活动中需要参观消防队,并邀请消防员叔叔帮助他们开展火灾逃生演练。在这样“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中,课程资源管理员会联系消防队和准备参观用车,并确定人员和时间,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三)充分利用、体现差异

各班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和班级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某一资源时,可以针对这一资源的特点设计活动,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比如,与笔者所在幼儿园一墙之隔的江苏省第十中学,其历史悠久、古香古色,学校里有亭台楼阁、假山古树和池塘草坪。春天,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到学校的草坪上寻找各种昆虫;秋天,教师可以带着幼儿观察学校古树的落叶;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观察认识学校古树的不同形态,让幼儿在古树下绘画写生,等等。

“课程资源地图”既体现了数字资源的方便快捷、不占用空间的优点,又融合了“课程资源库”便于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特点。一张地图凝聚了家校、社区、幼儿园的多方合力,真正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教师在绘制、使用课程资源地图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课程构建能力,幼儿在以课程资源地图为载体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园将继续围绕课程资源地图的有序管理、有效使用展开探索,让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课程,让课程促进幼儿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沧浪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绘制幼儿园资源
Art on coffee cups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幼儿园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资源回收
放学后
爱“上”幼儿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