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优化建议

2021-01-02 09:22李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5期
关键词:优化建议习作教学现状

李娟

摘要: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语文教师首先应从课程的设置上,解决小学生在习作练习中遇到的阻碍和难题,并从习作案例的教学分析上,化解小学生对于习作学习的困扰。小学生习作学习中的困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困扰为,小学生虽然阅读较多的文本内容,但习作实践的效果却不好;另一种困扰为,小学生无法通过教师提供的习作方法,自主进行习作上的实践训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习作困扰,改进自身的习作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解决小学生的习作困扰,使小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知识、课外阅读、教师引导,领悟到更多的习作技巧,最终在进行习作练习时,可根据自身的思路,结合教师提供的习作技巧,加强自身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全日制義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人文素养等各个方面包容一体的综合表现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全面的内容,也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更是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要求进行全方位考量,这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达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伴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蒸蒸日上,我国下至基础教育上至高等教育都迎来了一轮又一轮新的洗礼与改革。教师们也从未在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停下步伐。近年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自己的职责与使命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定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时刻注重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的探索上也有许多教师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例如合作习作、读写结合等。这些突破与创新都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更加“人性化”,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想象力创造了空间,为写作教学奠定了健康的发展基础。但是,部分教师在习作讲评和修改上经常忽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而更多的以结果性评价方式呈现出对学生习作的认知。一些教师很少抽出时间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而又详细的讲解与指导,从而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习作最大的问题何在。学生也会认为教师的简单评语和笼统而泛泛的指点对其修改习作和提高自身的习作能力帮助不大。学生的习作质量需要教师通过讲评的方式得到反馈与提高,然而教师的重点偏移到习作指导上去,导致学生习作效果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二、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的策略分析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所以在过去当学生在写作上遇到问题时,教师往往会简单直接地给出一个写作模板,借助模板,学生也能完成习作任务。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小学生也有着很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固定的写作模板不仅会制约学生的能动性,对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运用更为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在习作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酝酿更为澎湃的情绪,从而使学生的身心都投入到写作中。例如,在进行“庆祝建党百年,文咏大美家乡”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势必要聚焦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家乡发生的惊人变化。但是学生毕竟不是家乡旧时面貌的亲历者,所以在写作时如果只凭学生的想象进行虚构,那么文章内容就会显得十分虚假空洞。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过去家乡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感受他们所熟悉的街道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百年前是什么样子,由此学生也能够带着更加饱满的情感投入习作中。

(二)创设生活化习作情境

习作情境创设与改造是习作的设计动力,小学生语文写作要具有明显的动因和清晰的目标,习作一定要设计真实的情境,学生生活的经验才能在脑海中浮现,学生才有得写,才会有想要分享的欲望、交流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习作任务时,要将习作题目设置为真实生活的抒写,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比如以“我最爱的_____”习作教学为例,要完成这一习作的撰写,还要学生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并记录好,采用真实、质朴的感情用文字描述,老师还可以指引学生对自身最喜欢的人、自然景物、动物等进行观察、描写,也可以引导学生描述自身和喜爱事物的相关事迹,这样文章就显得真实感人,这样的习作能落实到具体的经历中,描写就会更加生动形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小学生观察不同文章内容的写作结构,并利用习作学习的探究过程,强化小学生对各类习作技巧的理解,最后通过习作实践练习,帮助小学生了解不同习作技巧的现实应用方向的同时,通过听说读写等教学过程,帮助小学生探索习作方向,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同时,通过文章的习作借鉴所展开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性,是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好办法,也是以核心素养为教育视角的教学方法之一,此种习作教学方法,易于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执行。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扩大语文课堂中知识的研习范围,给予小学生更多的习作学习资源,如课外读物、媒体学习等内容,让小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围绕小学生所选择的优质文学作品,进行习作手法上的分析,可使小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循环里,积累更多新词汇、新语言运用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惠珍.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2):95-96.

[2]黄瑞霞.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优化建议[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3]张逢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优化对策[J].江西教育,2017(21):40.

猜你喜欢
优化建议习作教学现状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