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1-01-03 11:27谭慧连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谭慧连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涌现出一批批与时代相适应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榜样文化资源。通过传递鼓舞人心的榜样力量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朝着高素质的人才方向发展。该文章结合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究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引领作用中的实践思考。

关键词:榜样的力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1]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兩个维护”。[2]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背景下的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面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现代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同步、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共生的现状,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与挑战,如何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榜样的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成为我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实践中找出存在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实践思考,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职榜样力量。

一、关于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情况调查概况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汇聚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为了解本课题的发挥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向学生发放问卷32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318份。在调查中发现,针对“有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榜样的力量的影响吗?”这一问题,回答“能够,它可以鞭策我,使我自我完善”的比例有81.76%。针对“您心目中的榜样具备的品质中哪方面影响到你?”这一问题,回答“品德优良,待人和善”的比例占87.42%。结果说明榜样的力量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支撑学生的思维空间,推动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执着人生价值的奋斗。

二、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的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的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针对“您与心目中的那个榜样有没有存在差距,如果有,请说说在哪方面?”这一问题,回答“交际能力”“生活状态”的比例分别占69.18%和56.92%。针对“是什么令你称他/她为榜样”这一问题,回答“精神和品质”“才华和智慧”的比例分别为84.91%和78.3%。针对“他/她应该是什么类型的人?”这一问题,回答“身边的人”占74.53%,“新闻人物”占27.99%。针对“你觉得他/她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人带来了影响?”这一问题,回答“生活态度”“精神榜样”“奋斗目标”的比例分别占77.67%,针对“你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向你的榜样学习或者按照心中榜样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吗?”这一问题,回答“当然会,并一直这样做”的比例为42.45%,“可能会吧,有时做得到有时做不到”的比例占 41.51%。高职院校学生价值日趋多元。榜样是一面旗帜,它具有具体性、鲜明性和感召性等特点可以带动我们成长。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方式和方法还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二)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榜样的力量的类型设置实效性不强

针对“他/她应该是什么类型的人?”这一问题,回答“身边的人”占74.53%,“新闻人物”占27.99%。这说明学生喜欢亲近身边熟悉的榜样,时代楷模和英雄人物虽然具有强大凝聚力,由于成长条件和环境优越,那些曾经被主流媒体树为青年楷模的榜样人物—雷锋、时传祥、张海迪、李素丽等人的魅力已不复从前,信誓旦旦想成为如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人们也渐无踪影,他们无法想象和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经历,随着时代的改变,感情的疏离,使得我们要挑选那些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仿得到典型,学习并赶超目标,将普遍号召内化为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2、学生践行榜样的自觉性不够,表现“ 感动不行动 ”

针对“你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向你的榜样学习或者按照心中榜样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吗?”这一问题,回答“当然会,并一直这样做”、“可能会吧,有时做得到有时做不到”的比例分为42.45%和41.51%。这就说明,我们需要考虑到情感的渲染方式,需要寻求打动人心的感动点,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情系榜样,感悟榜样。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催我奋进,它鞭策着学生迈向奋进的人生,它指导着学生前行的路,它引领者学生仰望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更加有底气和力量直面未来。我们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推动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走向崇高,走向伟大。

三、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实现途径

1、抓好学生特点,增强认知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曾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4]多元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念,更加难认同价值取向一致的榜样形象。大学生难从心理上自愿接受高、大、全的毫无瑕疵的榜样形象。其一,从时代化、层次化和生活化中抓住学生的特点,选择榜样的典型。教育工作者要深挖经得起生活和现实人生理性考验的榜样资源中显性榜样精神,挖掘隐性的榜样品质,使得学生心悦诚服,自觉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模范去约束自己。例如在革命战争时期起积极引领作用的赵一曼,夏明翰,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坚定信念并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革命战争历史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焦裕禄、黄旭华、袁隆平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有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出现的抗美援朝胜利、“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神舟载人飞行、新冠疫情防控等人和事中折射出来的让人敬佩的榜样精神,发挥其正面的魅力去增加学生自我内心的认同感,自觉地接受榜样的道理或者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5]学校要与时俱进,提炼升华,利用好网络阵地,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提高榜样的力量宣传的凝聚力、影响力、亲和力和吸引力,把抽象的精神力量化为可敬、可信、可学的楷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区分“榜样”与“偶像 ”,抓好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开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榜样教育,从榜样力量中汲取自身奋进的精神动力,于无形中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抗拒平庸,帮助学生从教学认同到价值认同的升华中形成家国情怀。

2、抓好实践养成,发挥榜样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在校内外实践中搭建好教学平台和社会建设平台,帮助学生成为更快更好的自己创造条件,塑造好他们的三观,让他们在同学中能更充分展示自己,用他们的精神号召力和鲜活的时代气息,传播正能量给同学。在实际的社会生产中,尤其是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以及科技建设中,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标杆先进易深入人心,所以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在思政教学中树立榜样,让大学生理解到本专业的典范人物,让大学生能够以学习为目标,完成对榜样的精神学习以及对榜样的知识学习,从而加强榜样的学习力量,给予前行的力量。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加入先进标杆,创造性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榜样典型资源,结合课本与生活中存在的家国情怀、精神和信仰渗透道德和价值教育,运用核心价值的鲜活载体,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寓教于学、以情促学,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如在新冠疫情舆论引导中利用影像教学,着力推进中国榜样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那些让学生感动的人和事中提升参与的动力。二是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发掘、培育、宣传以新时代代表主流价值观且为组织和公众舆论所认可的榜样成为学生的精神坐标。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纪录片、网络平台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受教育者宣传榜样的高尚品德和优秀事迹,增加与榜样的情感,使得榜样的外在形象转化为学习者和效仿者内在的前进力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活动,学生在实体体验榜样文化精神中不知不觉中紧跟时代步伐中增强责任意识,顺着标记前行,知行合一,甘愿把青春奉献于绚丽多彩山河谱写新篇章。

3、抓好机制建设,创新培养形式。

榜样引领、典型示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整体推进。社会到处都不缺少成为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榜样,我们要明确各部门承担榜样的力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示范引领中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方案,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构建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引领着前行的方向。

善于挖掘,创建科学合理的选树制度。榜样人物的不知不觉成为学生心中的坐标,这就需要我们在榜样选树中要注意学习谁、凭什么,学习什么等关键问题。一是教师通过人格魅力,燃烧生命之光鼓舞学生,率先垂范,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产生崇拜 、敬佩的感觉,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二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表彰、嘉奖和宣传植根于学生心中的先进组织、模范人物,如通过学校众推举、媒体挖掘、社会评议等方式挑选出来的命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榜样文化资源,与时俱进地转化为新时代榜样的人物及其精神的感召力和示范引领作用力。还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学生身边熟悉的典型,年龄相当,阅历相近,易为学生信服,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的榜样,发挥同学学习、效仿榜样示范的行为举止及内涵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社会,完善系统科学的长效机制。榜样的人物和事源于现实生活,我们要探索新型教育模式,以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精细化方式建立榜样教育长效机制。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完善关心关爱身边典型的长效机制,在学校层面营造有利的条件促进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出现的榜样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为刻在学生心中一面奔跑的旗帜,调动学生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长期有效机制。如从党组织和党员两个方面同向发力,新时代高校从党组织层面营造有利条件促进退役军人学生党员榜样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也系统挖掘退役军人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因素,调动退役军人学生党员争当榜样、发挥榜样作用的内心驱动力和行动力,成为榜样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光明日报. 2017-02-28(01).

[2]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n1/2021/1113/c64036-32281266. html

[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 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4]習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

[5]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发展的思想指南[N].人民日报,2018-11-06(0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