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雁翎队》 猜想

2021-01-06 08:21傅显舟
歌唱艺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歌剧景观戏剧

傅显舟

大凡“文革”前上学的孩子,都可能记得连环画《雁翎队》的,一角六分钱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讲的是河北水乡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的故事。近期,河北省艺术中心以民族歌剧样式将这段传奇搬上舞台,于2020年9月25日在石家庄首演。艺术总监郭玉红策划,王晓岭编剧,李昕作曲,刘聪配器,王延松导演,高树康、段光洁舞美设计,董俊杰指挥,龚爽、雷岩、陈小涛、黄华丽、柏林、成龙、马兰等两组演员领衔主演。

“抗战歌剧”《雁翎队》

序曲响起、管弦铿锵,合唱飘出、歌声舒展。大幕拉开,湖光山色、水波荡漾,白洋淀岸边集市,人群熙熙攘攘。开场合唱是小贩对唱与百姓合唱,一派热闹景象。财主申老爷与“汉奸”二狗在集市横行霸道,日本兵闯入,民众惊恐四散。

歌声中,八路军排长张淀生划船回村,发动群众减租减息,成立抗日队伍—雁翎队。贫苦妇女英莲报名参加,懒汉丈夫刘金财百般阻挠。雁翎队袭击日本侵略军包运船成功,二狗为打探情报收买刘金财,刘金财为日本侵略军提供情报。日本侵略军围剿根据地,战斗中雁翎队小菱被俘。

雁翎队商量营救小菱的方案,英莲不顾自身安危,提出去侵略军据点说服刘金财放了小菱,引诱敌人来芦苇荡的计谋。依计进城,刘金财果然上当,放了小菱,引领日本侵略军扫荡雁翎队驻地,正中圈套。进入伏击圈的日本侵略军恼羞成怒,强逼英莲带路逃跑,英莲不从,咏叹一曲,壮烈牺牲。接下来,雁翎队全歼日本侵略军,终场合唱回到开场舒展的主题。

《雁翎队》正剧一出、故事简单,人物不多、关系清楚,敌我阵营分明。剥削劳动人民的申老爷、二狗子,日本人来了摇身一变成“汉奸”。中间人物刘金财摇摆于敌我阵营,给观众留下一个悬念。八路军减租减息发动群众抗日,是人民战争的动力,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是雁翎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戏剧有悬念,讲历史,也讲道理。

剧本着眼于描写英莲与刘金财一对燕赵山水农村里普通夫妻在战争中的成长与变化,舞台人物不简单、不雷同,让观众能入戏走心,关心角色的命运。这是《雁翎队》剧本创作成功的地方。剧词是王晓岭的一贯风格,通俗简洁、顺口顺耳、好唱好记,为声乐谱曲打下良好的文本基础。

《雁翎队》的作曲歌谣体与板腔体兼备,唱腔顺耳顺口、通俗流畅,地方色彩鲜明且音乐风格统一。说与唱连接自然,地方说唱、民歌、戏曲融入旋律毫不生涩,显示了作曲家对地方传统音乐的掌握与歌曲写作的功底。全剧音乐抒情气氛浓郁,只是序曲结构略嫌松散,没有立刻抓住观众,以及充分发挥歌剧序曲安静剧场、揭示主题、引导观众完全进入戏剧的功能。终曲简单明了,一首主题歌、主题段《雁儿飞》反复吟唱,唤起观众记忆,概括音乐戏剧人民英雄的战斗主题。

《雁翎队》的配器清新明快、织体清晰,伴奏衬腔托调,声乐至上、旋律第一。乐队抒情写景,有景有情。主调、复调运用合理,声乐、器乐风格统一。乐队有色彩、有变化、有动力,有位置。不像有些民族歌剧,乐队只是歌剧唱段伴奏而已,器乐缺乏戏剧功能与位置。

《雁翎队》的舞美相当成功,漂亮大气,燕赵河山壮丽秀美、白洋淀湖光山色一展无遗。台上布景动静相交、有湖水金波浩渺、有芦苇丛炮火连天,多媒体天幕与前台实景相融,战争场面与水乡渔村相替,令观众恍惚,如同去白洋淀旅游看景一般。

灯光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即便我这个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版《洪湖赤卫队》舞美的粉丝,也认为《雁翎队》不但不差,且战争场面更胜一筹。如此丰富的场面变化,却不是转台布景,可想而知,导演与舞美设计动了不少脑筋。

当然,好看的舞台与王延松导演的场面安排、戏剧调度密不可分,从剧本到音乐、从舞美到表演,浑然一体的视听艺术效果中,导演的精心构思处处显见。尤其是面对一群基本是没有歌剧演出经验的演员,导演的短时间训练与排练卓有成效。新剧目首演质量令人刮目相看,导演二度创作功劳第一。

台上《雁翎队》表演入情入戏,女主角龚爽扮演的英莲,音色纯净、声区贯通、表演自然;男主角雷岩演淀生,嗓音宽厚,表演朴实;淀生娘(黄华丽饰)歌声有板有眼、韵味十足,角色准确;反面人物刘金财(陈小涛饰)唱演俱佳,表演生动。重唱、合唱对位整齐,戏剧气氛佳良。

重晶石熟料是重晶石矿经碳热还原的产物,主要成分为BaS,重晶石熟料经水浸后进一步制备钡盐是钡盐生产的主要方法[1]。而工业生产中BaS的浸取率普遍低于70%,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因此,重晶石熟料中的BaS浸取是否完全是钡资源是否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

演出第二天相关座谈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举办,各路专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大家一致肯定抗战题材《雁翎队》首演成功,在经费有限、时间有限的基础上完成创作,填补了河北省近年大歌剧创作的空白。歌剧好看好听接地气,题材好、舞美花钱不多且剧场效果出色。剧本音乐基础不错,仍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与发展的空间。意见有同有异。

“旅游歌剧”《雁翎队》

笔者的建议是本剧戏剧音乐基本成型,可以边演边修改。专家意见可参考,观众意见与演员、乐队意见要更多倾听。如,剧本下半场戏剧一般化了,让观众很容易就知道了结局;音乐高潮不足、咏叹不够出彩,主题歌词曲有修改余地。此剧的体裁定位是普通歌剧,还是旅游目的地雄安区白洋淀演出的景观歌剧,或者兼而有之,直接影响剧本内容的修改。

现在的舞台画面,战争与生活场面的营造离景观剧的要求不远,放到白洋淀旅游点演出,精简到一个小时的旅游景观剧也问题不大了。作为景观剧,剧情还可以简化。作为河北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为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回白洋淀、唤起红色记忆的重点扶持剧目,官方与制作方有意驻点长演(long run),与白洋淀旅游区打算不谋而合。做一版定点白洋淀景观歌剧、一版城市剧场巡演普通歌剧更好。两版一短一长,一举两得。

近六年,笔者负责国家社科基金“新世纪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研究”项目,到处观摩看演出,有上百部国内原创歌剧音乐剧新剧目,发现其中不少戏剧体裁属于景观剧(spectacle),即旅游区上演的景观歌剧、景观音乐剧、歌舞剧范畴。比如,广西《印象·刘三姐》、湖北《黄四姐》《清江清 长江长》等,其中不少旅游演出票房很好,远远胜过普通城市剧场的经济效益。

一位媒体老朋友在微信上问我,景观剧《印象·刘三姐》还有人看吗?这部2004年面市的实景剧(景观剧的一种),我们曾断言其为亏本且艺术档次不高的演出,专业人士多认为该剧缺乏音乐与戏剧内涵,可看可不看,可是多数普通观众却不这样以为。初演15年后的2019年夏天,我去阳朔,演出依然火爆,每天晚上演两场,一场满座(3600人);而同在阳朔包含刘三姐内容的《桂林千古情》则是一天六场,基本满场。票房等于、甚至高于百老汇名剧经典,一点儿也不夸张!

回到国内原创歌剧的主题上来。旅游演艺日新月异,也可以反衬原创景观歌剧的稀缺。21世纪以来,除重庆市歌剧院创制的《巫山神女》与山东歌舞剧院创制的民族歌剧《沂蒙山》具备一些旅游景观演出剧目的性质之外,并没有一部原创景观歌剧问世。以上提及这两部歌剧,本来也只是普通剧场歌剧,并非专为旅游景区创作的景观剧。《巫山神女》创制于20年前,只是近年来,放进旅游目的地(重庆)巫山作驻场加巡回演出。虽然演出队伍规模、部分场面制作有景观剧的壮丽,但场面的丰富性明显不足,巫山驻点旅游演出效果并不理想。

景观歌剧不但要好听— 音乐动听,更要好看—美景迷人。景观至上、画面第一,视觉必须赏心悦目,方能招引游客、吸引观众。倘若歌剧故事冗长、内容复杂、演出耗时,音乐不太通俗流行,又缺乏舞蹈场面与其他表演门类调剂,观众很容易审美疲劳。加上景观大场面、远距离观演,很难看清楚歌剧演员面部表情与动作细节,闻声见人影,景观抢人戏,观众很难进入剧情思考、专注于歌剧演出。这大概是景观歌剧不受待见的原因。

景观歌剧在国内外演出成功的通常是《图兰朵》《阿依达》《卡门》一类广为人知、观众熟悉的经典西方歌剧。国内创作人、投资者面对景观歌剧新项目投资多有顾虑,不敢贸然出手。至于话剧,作为言语表现为主的戏剧,作为景观剧的大场面、大景观表演与观赏,更是难合时宜的。旅游观众与普通剧场观众要求不同,景观歌剧、舞剧、音乐剧、杂技歌舞与戏曲、话剧在景区演出是景观表演,与城市剧场演出的要求不同。

20年前的中国旅游演艺刚刚起步,21世纪前后,北京《图兰朵》《阿依达》、上海《卡门》《奥赛罗》大场馆表演,拉开了国内室内外景观歌剧商业化演出大幕,为张艺谋、梅帅元、黄巧灵等团队的景观表演制作指明方向。然而,传统歌剧舞美制作并没有景观剧美景壮观、目不暇顾的景观至上的要求,普通剧场歌剧不容许过多的视觉场面刺激、干扰音乐戏剧。旅游景观剧走红是张艺谋《印象·刘三姐》2004年上演以后的事情。张艺谋“印象系列”与黄巧灵“千古情系列”在国内旅游演艺行业创造的商业成绩,得益于国内双休日施行,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大发展。

这些旅游剧目景观迷人,好看好听,题材主要以地方人文地理景观为内容的音乐剧(含歌舞剧)为主,歌剧少见。然而,重庆歌剧《巫山神女》、山东歌剧《沂蒙山》与河北歌剧《雁翎队》的舞美独具特色,已经达到景色壮观、景象迷人,视觉艺术抢人抢眼的旅游景观剧标准。稍做修改调整,就能改换门庭,成为票房佳良的旅游地驻点演出的景观歌剧音乐剧!当然,做景观歌剧、歌舞要漂亮,场面还可以更漂亮一些,主创人员需要有戏剧、音乐与舞美视听场面的调整修改。

将一部普通歌剧的戏剧内容变形修改为景观剧体裁,景观剧做到一流水平也是不错的。要做到音乐一流、戏剧一流、景观一流,其实是很难达到的标准。退而求其次,做不出普通剧场两三小时的一流歌剧,做一部一小时时长的景观歌剧也许更容易成功,尤其是已有现场的旅游演出目的地且有普通歌剧基础的剧目。做出普通剧场与景观剧场两版歌剧,能保证更大范围的票房支持,一部优秀的景观歌剧常演不衰,同样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当然,不是什么题材内容的歌剧都适合做景观歌剧,《雁翎队》条件适合且基础尚好。

结 语

所以,说《雁翎队》是民族歌剧,从风格上讲没错,说是抗战歌剧,从题材上讲也没有错,但能否从歌剧体裁上转换为景观歌剧,目前还只能说是一种猜想。或者说是创制方的一种愿望。

面对旅游观众做景观剧,自有旅游景观剧的音乐戏剧艺术特点与要求。可能对话表演多删减,加强大场面表演;演出时间不能太长,最好一个小时左右;内容最好不要悲剧结尾或者悲剧情节太长,免得影响游客旅游心情。所以,《雁翎队》的女一号不必一定要壮烈牺牲。《洪湖赤卫队》韩英不是也没有壮烈牺牲吗?历史上,雁翎队本来歼敌一千多,伤亡几十人,是大长人民志气的故事,写成喜剧结尾皆大欢喜,反倒实事求是。

1959 年,南方水乡出了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60年后,北方水乡出了民族歌剧《雁翎队》。看来中国南北两水乡,民族歌剧“对唱”如今已不是梦想。或许主创的努力,能够打造出与前面经典歌剧中的《洪湖水浪打浪》《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不相上下的重唱、合唱、咏叹经典唱段,就是《雁翎队》歌剧完全成功的一天。歌剧《雁翎队》主创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歌剧景观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景观平面图》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