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四位一体”专项研训区域行动研究*

2021-01-06 09:12胡妍妍
江苏教育 2020年86期
关键词:研训四位一体学段

胡妍妍

2018年以来,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我区(南京市秦淮区)小学音乐研训活动重点针对音乐教师合唱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短板,紧密结合区域化教学特点,重构合唱教学知识体系,强化合唱指挥技能,创新实践“阶梯式”小学合唱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打造合唱艺术特色社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我区特色的“四位一体”小学音乐学科专项研训模式,提升了我区小学音乐师资团队合唱教学水平与素养。

在我区日常教学视导和教育督导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存在随意降低教学目标、删减教学内容、合唱专业技能薄弱等问题。我们以“区域音乐学科专项研训”为载体,以市级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基于生本”的阶梯式合唱教学研究”为研训契机,着眼破解当前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探索出“四位一体”合唱教学专项培训框架(如下页图1),即以重构合唱教学内容为支撑,以合唱指挥技能为引领,以创新实践合唱教学策略为主线,并辅以课外合唱艺术团队建设为拓展深化方式,提高了我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水平,真正提升我区小学生合唱能力与综合音乐素养。

二、强化区域教师合唱指挥技能,破解合唱教学痛点

培训伊始,我们对全区青年教师进行了前测。通过精心设计调查内容,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区域内60位青年教师进行训前调查,深度剖析教师合唱教学的情况。数据显示:93%的教师在大学的专业学习中,均从不同程度参与合唱指挥专业课程学习,56%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偶尔运用合唱指挥技能,38%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合唱指挥技能,6%的教师从未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合唱指挥技能。从前测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合唱指挥基本上处于了解阶段,为此我们设计了“区域青年音乐教师合唱指挥专题培训”,以“三层、三实”策略深化专题研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区分“三层”进阶内容。立足合唱、指挥、合唱作品三个层面展开相关培训课程内容,我们以合唱与指挥基础知识、合唱与指挥基本技能、合唱作品曲式分析、合唱音色区分与调控、合唱指挥的技能技巧、合唱团常见声部配置与协调、童声合唱作品实践、合唱表演与作品创作等为研训科目,分别以课程讲座、技能面授、示范与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

2.制定“三实”培训举措。根据区域教师合唱教学情况及特点,我们制定了适合我区的“三实”措施。一是“夯实”合唱指挥双基,对教师过往学习的合唱与指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和补充,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加完善。二是“扎实”合唱指挥技能实践,以小组研讨、分组练习、现场观摩与专家点评的方式,强化指挥技能。三是“详实”作品分析与处理过程,即对合唱作品进行曲式分析与艺术加

一、重构分级分类合唱课程资源,夯实合唱教学基点

近年来,我们对现行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一至六年级的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出所有多声部实践、合唱等学习内容,并根据低、中、高学段多声部合唱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使之与各学段多声部合唱能力指标紧密衔接,形成阶梯式上升趋势,从而构建起有利于小学生合唱能力稳步提升的课程体系。一、二年级教材未出现合唱作品,但包含了与歌唱曲目数量相同的多声部体验材料,而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合唱曲目正式出现,且合唱曲目数量占歌唱曲目总数量的18%,逐册递增,直至六年级下册,合唱曲目数量占比达到了50%。很多教师认为合唱教学是从三年级才开始的,没有认识到一、二年级低学段合唱启蒙教学的重要性。

据此,我们对一至六年级多声部合唱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梳理和补充,完善并形成了合唱专题系列课程:“合唱启蒙篇”主要有身体多声部体验、打击乐伴奏、声势律动、口与肢体的多声部合作等内容;“合唱进阶篇”有多声部节奏、固定音型伴奏下的歌唱以及轮唱等内容;“合唱高阶篇”有固定音型伴奏下的歌唱(高级版)以及规范的多声部合唱作品等内容,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可供教师常态教学使用的合唱教学课程资源。工,使作品具有个性特色。

三、探索区域合唱教学阶梯式策略,疏通合唱教学堵点

区域小学音乐学科合唱教学实践中,常有教师遇到这样的难题:合唱教学中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不少,但合唱课教学目标达成度却不高。究其原因,教师的教学方式常忽略真正意义上的“合”。因此,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多声部体验习惯、积累多声部体验经验和提升多声部表现能力,是广大音乐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堵点。在区域合唱教学培训中,我们依据合唱作品难易程度将参培教师分成低、中、高学段教学实践与研讨小组,以“小组探究式”展开合唱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1.低学段:开启合唱学习启蒙,养成多声部体验习惯。组建低学段教学实践小组,依据低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结合低学段多声部实践材料,通过音乐游戏、声势律动等音乐体验活动进行身体多部位、多渠道协作和分配,以培养学生多声部体验习惯。

2.中学段:积累多声部体验经验,进行合唱教学阶段。中学段教学实践小组在低学段多声部体验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强化歌唱体验,以轮唱教学展开合唱教学,立足多个声部的先后进入、声部间节奏、旋律的对位以及纵向的音响美,为积累多声部合唱体验经验探索精准策略。

3.高学段:丰富多声部合唱表现,达成灵动的合唱教学。在低、中学段合唱能力水平基础上,高学段教学实践组以“表现美”为基本要求,立足童声合唱作品,“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推进合唱作品完美表现,以歌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表现美,同时以“创造美”为进阶方向,探索合唱作品创作与二度创作方式,使常态合唱教学更富有个性与美感。

除此以外,我们还采用“先分组后集中”“分合并行”的组织机制,引领教师投入各阶段教学实践,有点有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探索出以多声部合唱能力水平为评价指标的阶梯式合唱教学模式。

四、组建合唱教学特色团队,打造校园艺术教育亮点

当下,校园艺术教育工作备受关注,艺术特色团队建设成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我们秉持“共生”的思想,组建了学校合唱兴趣共同体团队,该团队由经验丰富、兴趣浓厚、有志于合唱教学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团体以学生合唱学习需求为纽带,努力将不同水平的教师和学生融入其中,开展有主题、有课例、有讲座、有研讨的社团辅导研修,促进教师与学生合唱水平共同成长。当前,合唱艺术团创建、合唱竞赛已经成为提升南京市秦淮区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常规项目。对此,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观摩区域内成熟团队的教学成果,交流合唱团带团经验,以成熟团队引领新生团队的发展。

猜你喜欢
研训四位一体学段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