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集》疑例

2021-01-07 16:11潘鸿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张本上古文意

潘鸿丽

《阮籍集》疑例

潘鸿丽

(广西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将李志钧、季昌华、柴玉英、彭大华等人校点的《阮籍集》中的11处误例分为不明文例、不明文意和不明语序三类进行探讨。综合运用据古训、辨字形、通语法、审文例等训诂学方法,尝试补正这些误例。

《阮籍集》;校点;疑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阮籍集》是由李志钧、季昌华、柴玉英、彭大华等人校点的(以下简称上古本)。上古本以嘉靖间陈德文、范钦刻二卷本为底本,参校众本,为现代读者阅读阮籍诗文提供了很好的本子。上古本的学术价值,大家有目共睹。不过校点《阮籍集》绝非易事,上古本也难免存有疏漏。今就阅读上古本《阮籍集》遇到的一些疑例,略陈浅见。

一、不明文例之误

(一)易乎殊方

岂淹留以为感兮,将易乎殊方?(《东平赋》)

按:上古本第7页校勘记[十]:“‘易乎殊方’,汪本同;燮本、张本、严本‘易’下有‘貌’字,与上下文意不相连属,当系明人臆增。此‘易’字犹言迁徙。”

此处应从燮本、张本、严本作“将易貌乎殊方”。理由有二:一是从句式上看,全段“顾杲日之初开兮,驰曲陵而饰容……”皆是上句七字,下句六字的赋文。前一段末尾句“岂三年之无问兮,将一往而九返”,也是上七下六。故此处当为六字。二是从文意来看,上句“淹留以为感”是“久留故地”之意,下句“易貌乎殊方”与之相反,是“变易形貌隐居远方”之意。如果是“易乎殊方”,“易”有“改变”“交换”等意,而无“迁徙”之意,上古本为与前句文意相合将“易”解释为“迁徙”未免有些牵强。且“易貌”在其他文献有用例,如:《吕氏春秋·处方》中的“画者仪发而易貌”,《淮南子卷九·主术训》中的“擿齿易貌”,张衡《西京赋》中的“奇幻倏忽,易貌分形”等。

(二)强者暌而凌暴

强者暌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先生大人传》)

按:上古本第75页校勘记[十六]:“‘强者暌而凌暴’,汪、燮、张、严本‘暌’下有‘眠’字,误。‘暌,违也’,见《玉篇》;‘暌眠’不可通。”

《先生大人传》是赋体传记,多骈偶句。此处上句作“强者暌而凌暴”,下句作“弱者憔悴而事人”:从字数上来看,上句应该是七个字,还缺一字;从句法结构来看,上下两句“强者”与“弱者”,“凌暴”与“事人”皆对仗工整,可知上句“暌”应与下句“憔悴”相对;因此“暌”下缺一字。故当从陈伯君的《阮籍集校注》作“睽眡”。《阮籍集校注》校注中“睽眡”下注“从梅本、张燮本、及本、李本”。《说文》:“目不相听也。”《类篇》:“眡,视貌。”“睽眡”指反目而视貌,与“憔悴”词性相同。汪、燮、张、严本作“暌眠”,当为“睽眡”之形讹。

(三)势以相君

今汝尊贤以相高,竞能以相尚,势以相君,宠贵以相加,驱天下以趣之。(《先生大人传》)

按:上古本第75页校勘记[十七]:“‘势以相君’,汪、燮、张、严本‘势’上有‘争’字。”

“尊贤以相高”“竞能以相尚”“宠贵以相加”“驱天下以趣之”都是“动名+以+动名(或动形)”式的句子,“势以相君”中不论“势”作动词还是名词,在此处都缺少一个成分。应从汪、燮、张、严本作“争势以相君”。从句式来看,“争势以相君”符合“动名+以+动名(或动形)”句式;从意义上来看,“争势以相君”句内意思通顺,与前后文也能衔接。

(四)好合者齐

夫志均者相求,好合者齐,与夫子同之。(《先生大人传》)

按:上古本第76页校勘记[二十二]:“‘齐’,汪本、严本同;燮本、张本作‘齐颜’。”“志均者”句作“志均者相求”,“好合者”句应与上句相对,应从燮本、张本作“好合者齐颜”。“齐”,《说文解字》:“禾麦吐穗上平也。”《汉书·食货志》注:“等也。”“颜”,《说文解字》:“眉目之间也。”“齐颜”即“相同面目”之意。

(五)跃潜之昧兮

跃潜之昧兮,洗光曜之昭明。(《先生大人传》)

按:上古本第77页校勘记[三十三]:“‘跃潜之昧兮’,汪、燮、张、严本皆作‘跃潜飘之冥昧兮’。”

此处前文“攀扶桑之长枝兮”“登扶摇之隆崇”以及下句“洗光曜之昭明”都是“动+名词性结构”的句式,而且与“跃潜之昧兮”相对的名词性结构“光曜之昭明”是“形+之+名”的形式。故而“跃”后应接一个双音形容词,“之”后应接一个双音名词。此处应从汪、燮、张、严本作“跃潜飘之冥昧兮”。就句内而言,“潜飘”一词修饰“冥昧”说得通;就句外而言,“冥昧”与下句的“昭明”意义恰好相对。

二、不明文意之误

(一)大则有称于万年

故近者不称岁,远者不历年;大则有称于万年,细者为笑于目前。(《猕猴赋》)

由图11可见,直流正极接地故障发生时,故障极直流电压降至零,非故障极电压升高至极间电压,即直流零电位参考点发生偏移;但直流极间电压保持不变。同时导致三端换流器发生交流电压偏置、出现中性点故障电流。故障电流经故障线路两端向故障点流入,故障电流的大小与接地电阻值成反比。

按:此处应为“大者有称于万年”。上文“鼷畏逼以潜身兮,穴神丘之重深……诚有利而可欲兮,虽希覿而为禽”说的是禽兽虽能感危而藏身,却也能因利而被擒。从上下文来看,此处的“近者”“远者”“大者”“细者”皆指野外禽兽。若为“大则”,句意难通。且《大人先生传》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大者恬其性,细者静其形”。

(二)激洁思存

夫清虚寥廓,则神物来集;飘摇恍惚,则洞幽贯冥;冰心玉质,则激洁思存;恬淡无欲,则泰志适情。(《清思赋》)

按:上古本第16页校勘记[三]:“‘激洁’,汪本同;燮本、张本作‘皦洁’。案,此‘激’字通作‘徼’。《玉篇》:‘徼,要也,求也。’”

此处“激洁思存”一句应从燮本、张本作“皦洁思存”更为恰当。《说文解字》:“皦,玉石之白也。”上句“冰心玉质”中的“冰”“玉”与下句的“皦”“洁”可以对应。从文意来看:“清虚”若是“寥廓”,则有“神物”聚集;若是“飘摇恍惚”,则“洞幽贯冥”;若是“冰心玉质”,则引“皦洁”之物“思存”于内。如按上古本“激”通作“徼”,解释为“要也,求也”,这与文意不合。“皦洁”一词在其他文献中也有用例,如:《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三〉释驳论》中的“由无皦洁之清”“或翘楚皦洁”,《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中的铭文“贞明皦洁之性”。

(三)无声无味

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乐论》)

按:上古本第46页校勘记[七]:“‘无声’,汪本、严本同;燮本、张本作‘五声’。”

此处应从燮本、张本作“五声无味”。理由有二:一是,“道德平淡,故五声无味”与前文“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是相对的,“雅乐”和“五声”刚好能对应,如果是“无声”则不能;二是,此篇下文中有“故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其同物者以大小相君”等句,这里也出现了“五声”。“五声”指“宫、商、角、征、羽”,“五声无味”指“乐音无味”,即“平淡”之意。

(四)使其风俗之偏习

按:上古本第47页校勘记[十六]:“‘其’,汪本同;燮本、张本作‘去’。”

此处应从燮本、张本作“使去风俗之偏习”。理由有二:一是从句式结构来看,“去风俗之偏习”与“归圣王之大化”都是“动+名词性结构(名1+之+名2)”句式。如果是“其风俗之偏习”则句式不能对上。二是从文意来看,贬义色彩的“风俗之偏习”与褒义色彩的“圣王之大化”是相反关系,因而“去风俗之偏习”更合文意。如果是“使其风俗之偏习”,那么是说“将风俗之偏习归入圣王之大化”,意义完全相反了。

(五)心通天地之气

心通天地之气,静万物之神也;固上下之位,定性命之真也。(《乐论》)

按:上古本第48页校勘记[二十二]:“‘心’,汪、燮、张、严本皆作‘必’。”

此处应从汪、燮、张、严本作“必通天地之气”。前文是“昔先王制乐,非以纵耳目之观,崇曲房之嬿也”,其中“非”表明“先王制乐”之法不在前文,而是“通天地之气,静万物之神也;固上下之位,定性命之真也”。把句子补全应是:“昔先王制乐,必通天地之气,静万物之神也;固上下之位,定性命之真也。”“必”与前文中的“非”相对。如果是“心”,则难解。

三、不明语序之误

好勇则犯上,淫放则弃亲。犯上则君臣逆,弃亲则父子乖。乖逆交争,则患生祸起。祸起而异愈异,患生而虑不同。(《乐论》)

此处的“祸起而异愈异,患生而虑不同”应作“患生而虑不同,祸起而异愈异”。理由有三:

一是,“患生而虑不同,祸起而异愈异”的前一句是“患生祸起”,由此应当先说“患生”句,再说“祸起”句。

二是,后文“故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乖离分背,莫能相通,音异气别,曲节不齐”是“祸起异愈异”的具体描述。

三是“异”能与前后韵脚字“起”“齐”押韵,“同”不能。且前文有类似的情况:“好勇则犯上,淫放则弃亲”两句先说“犯上”后说“弃亲”,后文“犯上则君臣逆,弃亲则父子乖”两句依照前文也是先说“犯上”后说“弃亲”。

四、结语

《阮籍集》流传至今,版本众多。由李志钧、季昌华、柴玉英、彭大华等人校点的《阮籍集》,尽其可能恢复了《阮籍集》的原貌,价值重大。但古籍校勘工作十分不易,难免存有疏漏。本文综合运用了据古训、辨字形、通语法、审文例等训诂学方法,对《阮籍集》中出现的11处误例略陈浅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170-171.

[2] 顾义生.《阮籍集》校点札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2):1-3.

[3] 郭在贻.训诂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79.

Doubtful Cases of

PAN Hong-l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Eleven errors ofwhich were checked and punctuated by Li Zhijun, Ji Changhua, Chai Yuying, Peng Dahua and the other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unidentified examples, unclear meaning and unknown word order. Methods of exegetics such as ancient exegesis,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s, general grammar, examining examples are used to correct these mistakes.

; check and punctuation; doubtful case

H109.2

A

1009-9115(2021)01-0031-03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1.005

2020-05-04

2020-11-20

潘鸿丽(1997-),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猜你喜欢
张本上古文意
《山海经》与上古海洋学知识
上古
任时光荏苒——营上古寨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张本智和对阵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分析
中国男乒主要对手张本智和技战术特征分析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参考答案
历史感谢发现 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书面表达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