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极端程度的话语标记“退一万步说”

2021-01-07 16:1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料库隐喻话语

王 震

表极端程度的话语标记“退一万步说”

王 震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退一万步说”是一个典型现代汉语中的固化结构,从话语标记判定、语用功能、立场表达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得知:“退一万步说”是一个典型的话语标记,它具有话语标记的基本特征;功能上,“退一万步说”其后引进的话语通常表现为对标记前话语最极端程度的假设,且这种假设通常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性情感因素;“退一万步说”通常带有不耐烦、讽刺、嘲讽、反问等负面语气。

话语标记;退一万步说;假设性;立场表达;结构隐喻

关于话语标记,除了述评类文章和代表性的话语标记研究类的文章以外,还有对话语标记来源与演变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话语标记“退一万步说”进行个案探究,从认知、功能、表达立场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

“退一万步说”是口语中常见的固化结构,也可以说成“退一万步来说”“退一万步讲”“退一万步想”“退一万步”“退一步说”“退一步讲”“退一步”等①。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1](以下简称为《现汉》)以及《现代汉语八百词》[2]等工具书,发现并没有这一固化结构。但是,“退一万步说”却在口语中经常使用。

例(1) 人家那信上说了,国王王后都盼着您去呢,国宴的菜都炒好放凉好几年了。杨重很发愁。噢,他盼着我去我就去?我怎那么好说话呵?退一万步说,我真接了这奖,也得到我们家来颁给我。这事是谁求谁呀?(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

例(2)旧出版法业已取消,新出版法迄未颁布,试问“于法不合”究竟指的是什么法?退一万步说,即使按照旧出版法规定,亦只须依法申请登记,不必核准,即得发行(见该法第七条)。(BCC语料库)

例(3)所谓“二线”,有社会偏见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一种“自我边缘化”心态。退一万步,假设有“二线”,做出一流的工作,岂不更让人刮目!(人民网2017年6月9日)

可以看出,“退一万步说”是一个固化结构,其经常与前后有语音上的间隔,也就是所谓的“插入语、独立语”。而“插说法”“插入语”“特殊成分”“独立语”等名称,多为举例性质,不成系统[3]。笔者认为此处需要引入话语标记的概念。

一、“退一万步说”的话语标记判定

目前关于话语标记的明确定义学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话语标记在语言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语用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往往是具有动态性的。

冉永平认为话语标记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也就是说它们不构成话语的语义内容,而是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而对话语理解起引导作用的程序性意义[4]。

郑娟曼将话语标记的基本特征做了以下总结:一是语音上具有可识别性,可以通过停顿、语气词等来识别;二是句法上具有独立性,经常出现在句首,不与相邻成分构成任何语法单位,删除它们不会导致句子不合语法;三是语义上具有非真值条件性,即话语标记的有无不影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但不排除它是理解句子的重要线索;四是功能上具有连接性[5]。依照上述的四点,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一是“退一万步说”的前后一般都有停顿,其后引出的话语往往用逗号隔开,可以填加语气词“啊、呀”等。

二是删除“退一万步说”在句法上没有问题,其不作为一个单独的句法成分。

三是“退一万步说”的有无不影响对句子的理解,但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其后的内容是假设的,而非真实的。

四是“退一万步说”不表达语义内容,它在句中主要是起到承接作用。例如:

例(4)韩太太喟然叹息,“她造的这罪,退一万步说,就是我能容,教规也不容啊!”(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例(5)就笔者所知,我国没有哪一部法律规定(或者授权)商家有对消费者进行搜身、殴打的权利。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消费者的确实施了偷窃行为,商家也无权对其进行搜身检查,就更不消说对其进行殴打、残害了。(BCC语料库)

例(6)小兰笑着说:“我也相信科研人员会充分考虑到疫苗的安全问题。并且即使不幸染上非典,医护人员也会为我进行最精心的治疗。再退一万步说,万一治疗中出现不测,也就算为国捐躯了!(BCC语料库)

如果我们把以上三例的“退一万步说”都删掉,并不影响整体话语的理解,可能只是在个别例子的语气上略显不足。所以,“退一万步说”符合关于话语标记的特征,故本文认为“退一万步说”是一个典型的话语标记。

二、“退一万步说”的结构隐喻

《现汉》中对于“退”的解释有7个义项,均为动词,这里的解释应该是“向后移动”的意思。这里产生了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退一万步说”可以表示极端程度义?二是为什么“退一万步说”可以表达假设?三是“退一万步”和“说”是怎样建立起的联系?这几个问题需要借助隐喻的概念才能解答。

隐喻是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上。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涉及表达两种不同事物体的思想,他们的并置产生了矛盾,在互动的碰撞中获得统一[6]。

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类。结构隐喻利用的是本体和喻体间的某种特性的相似性;方位隐喻大多和空间有关,帮助人们理解并构建抽象概念;本体隐喻是把各种抽象概念看做具体的实体,以帮助人们理解更加抽象的概念[7]。

对于第一个问题,用方位隐喻去解释很容易理解。“一万”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数字。而在空间上来说,“一万步”也是一个相对比较远的距离。人们通过距离的长度来理解程度上的深浅,用相对较长的距离来隐喻相对较深的程度,以便于人们感知对事态程度的把控。

那“退一万步说”为什么能表示假设呢?“退一万步”的本体是空间上的向后移动。喻体是对当前事态的最大限度的假设。方位隐喻借助空间概念进行概念域投射,“退”明显涉及了“前-后”这一对空间概念,所以很容易将“退一万步说”理解为方位隐喻。在此处虽然出现了空间上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按照方位隐喻去理解“退一万步说”的最大限度假设这层逻辑命题,只能解决“最大限度”,而不能解决“假设”这层含义。

但如果从结构隐喻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似乎可以得出结论。空间上的向后移动和时间上的向后移动关系非常密切。我们首先要假设一个已然发生的事态。假设在一场跑步比赛的录像中,如果时间轴正向移动,跑步者也会正向移动,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在一个已然发生的移动行为中,空间上的倒退与时间上的倒退是互为充要条件的。而带有“退一万步说”的话语一般都是对发生在过去的事态进行的假设,这种逻辑上的“向后退”与时间上的“向后退”在结构上是相同的。而时间上的“向后退”又与空间上的“向后退”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本文认为“退一万步”的空间上的向后移动是对逻辑上的向后移动的结构隐喻。

而理解了“退一万步”其实是表示对已然发生事态的假设的逻辑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退一万步”可以和“说”“讲”“想”结合在一起了。而“退一万步说”也可以说成“退一步说”,是因为前者需要突出更强的程度感。

三、“退一万步说”的功能

由于“退一万步说”是一个典型的话语标记,所以在句中一般不充当任何成分。但是,它却在语用层面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上文讨论到,“退一万步说”在话语中表示对已然发生事态的最大程度的假设。但在实际运用中,却不止这一种情况。下文将对“退一万步说”的功能进行探讨。

(一)标记后的话语表示对标记前话语的假设

1. 对标记前已然发生事态的假设

例(7) 尽管此前有裁判偏袒之嫌,其综合能力却是一目了然的,裁判无论如何是无法帮忙的。仅此就完全可以正名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不进入四强,仍然可以作为亚洲足球进步的标志,和日本队一样获得世界足坛的尊重。(新华网)

对已然发生事态的假设是“退一万步说”最为常见的用法,通常表现为对已发生事件的主观性探讨。但是,目前的“退一万步说”却不止这一种假设。

2. 对未发生事态的假设

例(8)你一旦出了狱,他们既不肯相信你,也不会恢复你的党籍;退一万步说,就算恢复了你的党籍,哼,你还躲得过挨整吗?(柳溪《战争启示录》)

例(9) 我觉得什么都要从新做过。退一万步说罢,我希望有人好好地做一部民国的建国史给少年看,因为我觉得民国的来源,实在已经失传了,虽然还只有十四年!(鲁迅《忽然想到》)

例(8)(9)是对未来事件做出的假设,这种假设可以认为是在“退一万步说”语法化的过程中由“狭义”转为“广义”,即对已然发生事态的假设进一步“放宽”的过程。因为如果按照上文对“退一万步说”的结构隐喻的解释,是不能推出“对未来事件做出假设”这个功能的。因为“退”是空间上向后的过程对应时间上向后的过程。而如果是对未来的假设,那么在空间上就应该是“进”,而不是“退”。所以,我们认为,“退一万步说”的其他假设功能是从对已然发生事态的假设功能演变而来的。

3. 对常态事件的假设

例(10) 关起门来说,每个厂多多少少都有些历史资料,自己的机器谁心里没有数?退一万步说,就是账册不全,厂里那些老人肚里也有一本账啊。(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例(11) 虽说吃猫狗肉是个人自由,但肉狗养殖场只满足了市场20%的需求,其他就都是这样来的。退一万步讲,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不要吃来源没有保障的猫狗肉。(BCC语料库)

例(12) 而现在重视教育,有的地方大有本末倒置之嫌:越是高考中榜者多的地方,越是人才流失严重,山沟里也的确飞出了金凤凰,“孔雀东南飞,麻雀也东南飞”,从农村飞到城市,到不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至少可以梦想到省会;哈佛牛津,高山仰止,北大清华,总是可以想的。退一万步说,“打死也不回农村了”“死也要死在城里”。②(BCC语料库)

例(10)(11)(12)都是对某种事实的假设,但是究竟是过去、现在抑或是未来,不好判断。因此,本文将其定性为对常态事件的假设,抑或说就是“假设”,没有任何限制条件。例(10)中“每个厂都有历史资料”这一事实与例(11)中“吃狗肉”这一现象均无法判断属于哪个时间段,例(12)中“人才流失”的现象是当今的常态。这些例子所述事件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有可能发生,故本文将其单独列为一类。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话语表达的都是让步式假设。韩启振认为让步句的基本逻辑是反因果,具体表现有两种:(1)有此原因,但未现预期结果;(2)无此原因,仍现预期结果[8]。而“退一万步说”表达的为第二种,此处的因果为广义上的因果关系,其主体仍然表示假设。

(二)标记后的话语对标记前的话语进行解释说明

除了以上所述的作为假设功能的标记以外,“退一万步说”前后的话语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通常表现为标记前为结果,标记后为原因,也可以说标记后的话语是对标记前话语的解释说明。

例(13) 中国怎么欺负印度了?退一万步讲,你印度又怎么对待锡金、不丹、克什米尔、孟加拉、巴基斯坦,还有锡兰?你印度跟每个邻居都处不好,脾气要改改呀。(微博)

例(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方式越来越多,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已逐渐消失。退一万步说,成才之路也不只是上大学这一条。“榜上无名,现实有路”,只要努力进取,落榜不落志,同样会大有作为。(BCC语料库)

例(15) 比较起来,丈夫回自己家的次数毕竟多些——至于回家的心情如何,又何必计较呢?退一万步想,在这个性别混淆的时代,丈夫没有在外面找个“情夫”,已经是万幸啦!(《苦苓作品集》,BCC语料库)

例(13)先用了一个反问句,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中国没有“欺负”印度,是不良媒体“认为”的。不良媒体认为中国欺负印度可以作为结果,而所谓“中国欺负印度”的言论的原因是“印度跟每个邻居都相处不好”。例(14)“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已逐渐消失”是既定事实,后边解释为什么发生这一现象,是因为“成才之路也不只是上大学这一条”。例(15)“丈夫回家的心情好坏不必计较”是篇章中提出的结论,而原因在“退一万步想”后,即“丈夫不是同性恋就已经是万幸了”。

这三个例子中,“退一万步说”前后如果按照假设来理解,未免有些牵强。这里有两个需要解释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退一万步说”前后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呢?通过观察发现,这种因果关系不是普通的因果关系。上文说到,“退一万步说”中存在着两种意义,其一是对事态的假设,其二是表示极端的程度。在这里,表示极端程度的属性是更为凸显的,使我们似乎感受不到假设的存在。其实,认真观察例句可以发现,这种假设逻辑其实是存在的,但是比较微弱。比如例(13)的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即使存在“中国欺负印度”这样的事实(实际上不存在)。这其实是在对“中国欺负印度”这样荒唐的说法进行否定。例(14)在语义上就可以转换成“即使我不参加高考,我还有别的路可走”。例(15)在语义上可以转换为“就算丈夫心情不好,他没在外边找个‘情夫’就行了呗”。这些例子其实在深层也是有假设意味的,只不过在这里因果关系更为凸显了。

第二,在表示因果关系时,“退一万步说”还是话语标记吗?根据上文对话语标记的定义,有争议的其实是在对句子的理解上,即标记的有无是否影响对句子的理解。笔者认为,去掉标记后虽然不影响句子整体的理解,但是仍然是理解句子的重要信息。虽然个别句子去掉标记后会在流畅度上有所欠缺,但笔者认为这是在语法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在“退一万步说”表原因时,仍是作为话语标记出现的。

(三)标记前陈述一个事件,标记后表示与该事件相关联的极端情况

1. 标记前话语描述的事态最理想的情况,标记后话语表示最低要求

例(16) 王书记: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是个积极的方案。要往最坏处打算,往最好处争取。关键一要确保人身安全,二要从数据上再验算验算,要有科学的论证。同时,退一万步,井下240人要确保万无一失。(BCC语料库)

例(17) 对党员干部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为民干事是立身本分。退一万步说,拿了工资就要干事,这是起码要求。不可否认,当前为官不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存在。(BCC语料库)

例(16)中标记前表示该任务的最理想状态,标记后表示最坏的情况。例17中标记前“为人民服务”是最理想状态,标记后“拿工资干事”是最低要求。此类别中,通常是未发生的事件。

2. 标记前陈述一个命题,标记后是与该命题有关联的极端情况

例(18) 即理论能指导实践,又在不断实践中,根据新的实事,完善理论,中医药学正是这样。就拿某些中药的性能来讲,是对治疗热症的一类药物性能的概括和总结,并又据此而用于临床实践。有些药物原视为无效,但在实践中,发现其功效更佳,故订正为热性或苦,从而完善。其它亦然。退一万步讲,总不能中药使用仅凭经验而无理论指导吧。(BCC语料库)

例(19) 或者说,那一个年代有着过多的悲剧和错误,但是它竟是充满了神圣的原则和伟大的人格。以致使我们每每回忆起,总感觉像是敲打一块钢板,叮当作响,激越雄浑。退一万步讲,我们恼怒那个经常充满了错误和悲剧的年代,但我们总不应该倒污水似的连同盆中那洁净的婴儿一同泼掉。(谈歌《天下荒年》,BCC语料库)

例(18)中标记前先叙述中医药学是门科学,其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并存的,而不是仅凭借经验而判断的一门学科。标记后是对“中药学经验说”的否定。而“中药学经验说”是对中医学的一个错误认知,是一个非常极端的认知。而例(19)的标记前讲的是某个时代是悲剧与错误并存的。标记后是对这个悲剧时代“一味否定”的批判。应该说,这种情况通常是对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发表议论,而这种极端情况是作者想要批判的,此类别通常是已然发生的事件或存在的现象。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第一类假设义占主导,中间表原因的一类过渡,而最后一类却只有极端程度义,假设义已经消失了。

四、“退一万步说”的立场表达

立场表达指的是在社会互动中对某人、某物、某事表示赞美、批评、同意、反对、亲近、疏远等带有明显态度(包括中立)的社会行为[9]。通过语料观察,我们发现与“退一万步说”有关的话语和段落多数具有一定的负面立场,至少说是中立立场。这种立场可以是说话者表示批评、无奈、反对、不解、懊悔、反问等态度。这是因为极端义本就是负面的。有的负面立场在原句中不是很明显,这需要一定的分析,例如:

例(20) 最好的笑还是骗更新,说93%网友已升级。我国网友5.6亿,难道5亿多人都更新了?退一万步,就算是指装过360浏览器的人更新了,我竟然在93%用户都更新了之后才收到这个更新通知。(BCC微博语料)

例(21) 要复仇勇士别签克6!退一万步,今夏骑士都应瞄准这3大侧翼悍将(新浪体育标题)

例(20)中说话人觉得93%的网友升级浏览器是不可能的事情,觉得软件告知自己这个消息是在骗自己。虽然说话人在语句中用了“好笑”这样的词语,但是可以感到说话者是对网络公司的一种嘲讽,这属于典型的负面立场。例(21)不容易读出来负面语义。我们可以将其用另一种方式说出来,撰稿人认为骑士队不应该签约“克6”这个人,再不济也要瞄准另外三个侧翼悍将,也就是说骑士队有签约“克6”的想法,而撰稿人认为骑士队的选择是非常不应该的。我们知道,“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也就是说撰稿人认为只看准这三个人就可以了,无需将心思放在其他球员上。这其实就是撰稿人不同意骑士队的选人观点,即为负面立场。

五、结语

本文讨论了以“退一万步说”为代表的表示极端程度义的话语标记。实际上,“退一万步”不仅可以与“说”“想”“讲”搭配,只要是认知类动词(如“分析、考虑”)都可以进入“退一万步X”。“退一万步”作为话语标记不是很容易识别,所以目前还没有相关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在假设语义范畴或是极端程度义范畴都没有找到类似的文章。这是因为它不像普通的话语标记已经完成了语法化的任务,比如“我说”“你看你”等。其本身还是可以感受到每个语素实实在在的意义的。但是,从判定话语标记的形式上来说,“退一万步X”是完全符合这一概念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表假设、极端义在上文均已讨论过。那为什么“退一万步X”前后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呢?由广义上的因果过渡到狭义上的因果似乎违反了逻辑上的演变顺序。

①若无特殊说明,下文均用“退一万步说”代表“退一万步来说”“退一万步讲”“退一万步”“退一步说”“退一步讲”“退一步”等。

②此例不容易读出假设感,其原因是因为省略了“即便是不在省会工作”这层语义,其本质还是假设。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332.

[2]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32.

[3] 曹秀玲.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0,31(5):38-50.

[4] 冉永平.话语标记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 17(4):8-14.

[5] 郑娟曼.“责怪”式话语标记“你看你”[J].世界汉语教学, 2009,23(2):202-209.

[6]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06.

[7]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 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29.

[8] 韩启振.现代汉语让步条件句认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20.

[9] 方梅,乐耀.规约化与立场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7.

The Extreme Degree of Discourse Marker "Tui Yi Wan Bu Shuo"

WANG Zhen

(School of Litera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Tui Yi Wan Bu Shuo” is a solid structure in typical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scourse marker judgment, pragmatic function, and position expression, “Tui Yi Wan Bu Shuo” is a typical discourse marker. It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terms of the function, the words introduced after “Tui Yi Wan Bu Shuo” are usually expressed as assumptions of the most extreme degree of the discourse before marking. And this assumption usually carries the subjective effective factors of the speaker. “Tui Yi Wan Bu Shuo” usually contains negative tone such as impatience, irony, sarcasm, and rhetorical questioning.

discourse markers; “Tui Yi Wan Bu Shuo”; hypothesis; standpoint; structural metaphor

H146

A

1009-9115(2021)01-0034-05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1.006

2020-07-31

2020-11-14

王震(1995-),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语言学理论。

(责任编辑、校对:任翠香)

猜你喜欢
语料库隐喻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活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