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1-01-07 16:06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飞鸾中心小学余丽容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文老师能力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飞鸾中心小学 余丽容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具备更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因此,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利于教学的开展。课堂教学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由于实践角度的挑选较为随意,缺乏认可度。随着语文学科的发展,语文教学的知识内容和实践方式也发生着改变,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仍占据大部分教学时间,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随着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已经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线上学习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获取相关的知识;合作科研能让学生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开阔自己的眼界,但是这些教学手段并没有应用到常规的教学当中,很多老师仍旧秉持传统的方式开展教学,这些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效用,但是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小学语文作为实践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联,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挖掘小学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知识、方法、技能上的关联,帮助学生编织更为合理的思维网络,提高学生的感知和记忆能力,促进学生获取知识。但在教学当中,很多老师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在常规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存在创新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更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收与消化。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融入“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寓教于乐”这一理念的重点在于如何在语文课本当中找到趣味学习的生发点。所谓的生发点,就是围绕一篇课文理清重点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勾连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对于原有知识的深度处理,并产生一种继续学习的意愿。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够利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将“趣味”注入教学当中,在课堂应用中能够明确兴趣点与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认知结构,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是《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借助对话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于朗读训练提出了三个关键的目标:准确、流利和有感情。对于这三者的存在和关联,我们应该予以明确。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式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语言十分幽默,教师需要做到将兴趣与指导朗读相结合。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情节发展与指导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可以将狐狸和小熊的对话进行分类重组。在朗读的基础上,明白描写神态的词语、描写动作的词语和标点符号的用处,并对朗读进行二次指导。找准切入点,明确指导方向,在训练中增添趣味性因素,这就是理论知识与寓教于乐理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二)通过线上教学拓宽小学语文实践渠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是一个难点,如何达到与线下教学一样的效果,需要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在小学语文线下教学中,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尤其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实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的三步教学过程。在小学语文线上直播教学中,我们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但这并不是否定线上直播教学价值的理由。所以,我们要转变思路,从拓宽教学实践渠道上入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更为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实践,比如线上活动、诵读比赛等方式,用更丰富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效果,降低线上教学的不足。小学语文线上直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思路和媒体操作技能,这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面对新的授课形式,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能够做到将教学内容与线上平台相结合,让知识获得更生动的呈现,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积极的教研活动,让知识能够通过媒体传递到学生的眼中和心中,为发挥教学效果提供理论支撑。

(三)采用激励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他们对于老师的一举一动观察也比较细致,因此老师的情绪可以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尽量运用赞赏的语言以及激励的动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以此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组的成员都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实例,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氛围热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当学生们给出答案之后,老师要对其进行赞赏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独立思考所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课堂的热烈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动,所以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要将课堂更多地联系课外生活,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尽量在社会活动以及游戏娱乐中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现代教育中要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中扮演多种角色,除了教师的本职外,还应扮演学生朋友的角色,只有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才能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们相处,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老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析,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制定,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操能力。

三、结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是其具有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并在一定范围内帮助学生创新教学内容,对于后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以与学生平等的视角去看待语文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语文老师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