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及具体策略

2021-01-07 16:06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国庆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国庆小学 张 蕾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学教学目标已经从知识教学上升到文化高度,不仅要教会小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丰富小学生的数学情感和逻辑思维,提升数学文化素养。近年来,人们对数学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是小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文化教学融入教学活动中,合理挖掘数学文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

(一)优化数学课堂氛围,丰富课程资源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有效展现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原动力。以前,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数学就是符号、定理、法则、运算等的结合体,数学难学,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数学成绩也难以快速提升。通过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文化,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教师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把课堂教学的主人还给小学生,小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极大地增强了数学学习效率。

(二)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端正学习态度

有些小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过度追求高分从而得到教师家长的夸奖,但是未能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他们把学习归结为应付考试,不利于小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有些小学生为了家长而学习,没有认清学习的本质,导致在学习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当数学文化走进课堂以后,引导小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小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各类数学问题,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还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且从内心里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成长,将来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因此,数学文化走近课堂能够让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课堂上,实现共同进步。

(三)提升数学学科品质,培养解题能力

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品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课堂能够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能力。同时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家刻苦求知的决心和严谨认真的精神,感受数学的应用之美。数学文化涉及的方面很广,包括美感、思维、教育等,小学生在学习中强化数学思维,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索,能够有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加强文化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小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改变小学生错误的学习思想,让小学生乐在其中,品味深邃的数学思想,领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

(一)在课程导入时创设情境,渗透数学文化

以数学知识为背景创设课堂情境,能够把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美化小学生的心灵,使小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小学生在教学情境里学习,增强积极性,开阔眼界,接受数学文化的洗礼。比如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认识方程》,这是小学生初步学习代数的开始,影响着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发展,更好的处理数量间的关系。教学时为了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数学教师大胆创新,给小学生介绍方程的来源,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早在3600年前,古埃及人写在草纸上的数学问题中就涉及了方程,“方程”一词的中文出自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作了大量注释,还创立了简便的“互乘相消”法来解方程组……”小学生通过听故事,能够有效加强对方程的理解,从生活情境中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二)在课堂教学时合作探究,展现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使小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树立起“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不再是计算的工具,而是代代相传的素养。数学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展现数学文化,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在小组中巩固数学基础,使全体小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比如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对称、平移与旋转》,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感知对称现象,认识抽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思维。数学教师将小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运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做出生动形象的演示,激活小学生的思维,熟练解题方法。数学教师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增强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数学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终身受益。

(三)在数学练习时合理选题,深化数学文化

数学课堂训练是对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便于小学数学教师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表现,从而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小学生学习数学更有激情,聚焦数学文化,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要合理选择训练题,避免采用题海战术,要给小学生更系统性的训练,而不是在重复的题目中浪费时间。比如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千克、克、吨》,要求小学生认识质量单位,会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学生在换算时总是出错,他们在移动小数点的时候由于粗心马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给本节课的练习题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向小学生展示多种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如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质量单位,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解决关于质量的应用题等,加深对划归思想的理解,实现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

(四)在数学评价时提倡多元,彰显数学文化

小学生很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或许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可以使小学生保持强劲的学习动力,促进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展示自我。数学教师要创新课堂评价,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彰显数学的文化意义,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比如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在解题过程中,小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大部分学生都是运算顺序不正确。对于做题出错的小学生,数学教师应避免直接批评学生,而要采用“激励教学法”。首先对小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让小学生感受数学教师的关心,然后指出小学生出错的地方,向小学生再次讲解混合运算的正确顺序。接下来数学教师让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体现小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评价增强了小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受到启发。

(五)在数学实践时勇于创新,升华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融入数学文化,找准数学文化的渗透点,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实现思维方式的跨。比如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数学教师设计了统计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去调查学校里每个年级的人数,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数据,来绘制一份简单的统计图,增强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小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个小组都充满了自信,纷纷进行小组成员的分工,有的负责交际、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整理、有的负责绘图。很快小学生就完成了活动任务,数学教师将小学生绘制的统计图表在大屏幕上展示,给予科学合理的点评,不但发展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克服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养成勤学好问,勇于创新的好品质,让每一节数学课既充满数学味道,又蕴含文化气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能够使小学生多层次的了解数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巧妙地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的联系,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引领小学生发现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