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合浦角雕艺术历史发展研究

2021-01-08 17:38申丽花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天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合浦牛角工艺品

申丽花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旧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开始用兽角制作号角和工具,从事狩猎活动。新石器时代,先民进一步完善兽角制作,出现了用兽角制成的坠、钗、梳、匕、镰、刀鞘、鱼梭、药筒、墨斗、碾棒等[1],造型已趋规整,打磨光滑。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刻画龙形象的角雕蟠龙。汉代,西亚等地区的犀牛角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极大地丰富了国内角雕制作的材料。唐宋元明清几代,除宋元时期较少制作角雕,其他几个时期角雕制作集中在犀牛角上,制作工艺更加精巧细致。犀牛角雕制品除了由外国使节作为礼品赠送给当朝帝王外,犀牛角雕技艺也流传到民间。近代以来,国内角雕制作的材料也不仅局限于犀牛角,呈现出材料多样化、制作工艺地域性、产品功能实用性等特点。在中国众多的地域角雕流派中,北海角雕呈现出独特的农耕和海洋相结合的风貌。

一、北海合浦角雕的艺术特色

北海合浦角雕属于北海民间传统技艺,一般选用质地优良的广西水牛角进行雕刻。经过选料—开料—削坯粗雕—打磨—粗磨—细磨—抛光—热处理造型—过蜡—组装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水牛角的特点是硬而韧,薄则透明,弯而不折,可雕细如丝、薄如纸。北海合浦角雕以擅长雕刻海洋生物而闻名,巧用明角的自然色泽与黑角和谐搭配。根据不同水牛角质特点,运用镂空、镶嵌、浮雕、平雕、巧色手法,因材施艺。北海合浦角雕雕刻题材也十分丰富,包括虾、蟹、鱼、鸟、虫、禽、兽、花、草、树等几百种。北海合浦角雕在构图上也十分讲究,汲取绘画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工意结合等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北海合浦角雕的历史发展

北海合浦角雕作为北海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认识北海的重要文化载体。通过对北海合浦角雕漫长发展历程的追溯,分析归纳出北海合浦角雕发展的四个主要时期。

(一)萌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明清时期,北海合浦开始出现水牛角雕刻,当时只是在水牛角上刻画简单的辟邪图案,摆在家里厅堂的显眼位置,当作一种辟邪饰品。

近代,北海合浦角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图案结构艺术化,逐渐形成一门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无论是雕刻工艺还是作品造型、装饰手法,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系统。

(二)蓬勃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9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对水牛角雕工艺的不断传承和创新,合浦水牛角雕艺术形成了以镂空雕刻为主要特色的工艺技术。1964年,北海合浦成立了全国最早的角雕企业——合浦县工艺美术厂。北海合浦角雕工艺进入蓬勃发展期。

北海合浦牛角雕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是成为出口创汇的指定产品。根据外商要求,制作和出口以“龙生九子”为主题的印盒。在工艺技术探索上,一方面对民族的、传统的工艺造型进行完善与创新;另一方面不断地创新设计造型,形成了以民族吉祥物和海洋题材相结合的牛角雕系列工艺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合浦县工艺美术厂生产的南珠牌牛角雕工艺产品,先后14次获部级、省级的优秀产品奖励,成为全国一流的工艺品。1991年被国家定为首批全国轻工系统民族用品定点生产厂。1992年11月,合浦县工艺美术厂被列入“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并获得了“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证书和标志牌。

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海合浦的牛角雕工艺品企业发展达到近百家。合浦牛角雕工艺品的产业规模已进入了千万元产值的行列,其中合浦工艺美术厂一家企业的产值规模就达到了500万元,产品近400种,年产量达到3万件。合浦县工艺美术厂的南珠牌牛角雕工艺产品畅销中国各省旅游城市及出口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巴基斯坦、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展出。合浦牛角雕工艺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品展览中多次荣获金奖。其中,《虾群》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葡萄荔枝》被评为全国工艺品美术展金奖;还有一大批牛角雕工艺品,如《荷藕虾趣》《热带鱼》《椰树双象》《雄鸡报晓》等,多次参加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提高了合浦旅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三)衰落期与重生期:2000年以后

1.衰落原因

(1)经济体制的改变

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许多企业面临着机制转换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追求的是效率和效益,而合浦牛角雕工艺产品因生产工艺的特殊性,也和国内许多传统工艺产品一样,因为需要大量的时间设计和制作,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难以为继。目前,合浦原有的近百家角雕加工企业已所剩无几,只有像合浦县工艺美术厂这样的少数企业在艰难中守望。

(2)大众审美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富足的生活也让大众的消费和欣赏观念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生活在较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大部分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有特点的物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年轻一代逐渐形成了追求快时尚和偶像潮牌等与父母辈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消费趣味。他们希望能够有代表自己时代特点和新的生活风格的新东西出现[2]。很多保持传统风貌的传统手工艺,像北海合浦角雕这样的传统题材产品,不能满足年轻一代的消费识别度和个性张扬要求,所以被他们认为是过时的产品。

在外来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可供旅游者选择的旅游商品越来越多。当今的旅游商品市场为了适应大众消费文化和中产阶级品质生活的需求,已经呈现多业态、多形式、多渠道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像北海合浦角雕这样慢节奏的设计和生产,以及较为简单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日益变化的旅游商品市场发展形势。

(3)年轻一代传承人的缺失

在转制时代,合浦角雕企业没有及时做出反应和改革,得不到社会及时有效的支持扶助。作为一种百年的传统工艺,合浦牛角雕工艺品技艺如今面临年轻传承人出现断层的窘境。合浦县工艺美术厂这个曾经拥有120多名生产设计技术人员和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也曾经是主要的民族传统工艺品出口商品的生产企业,如今只剩下二三十名员工,而且都在50岁以上。

北海年轻一代因为适应了城市的消费文化快节奏生活,大多对传统技艺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即使政府和相关企业给予相应的补助,年轻一代也无法承受漫长而无直接效益的学习过程,以至于大部分学习者觉得没有希望而半途而废。这对北海合浦角雕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2.新发展机遇

(1)在传统领域继承传统

对于像北海合浦角雕这样的传统工艺,除了传承人的坚守外,传承思路也要转变。在传统题材和内容领域,要精益求精,继承传统工艺,做出无可替代的精品。北海合浦角雕要做成北海的文化标志,北海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和北海文化竞争实力的体现。

在现有角雕制作公司的基础上,保持结合时代精神的传统角雕工艺产品的生产销售。技术人员提高制作水平,创作牛角雕作品,通过比赛获奖提高知名度,同时被政府部门、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此外,通过申报项目获得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如2015年北海角雕技艺被列入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北海角雕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在海上丝路北海工艺美术博览园创建国内首家角雕技艺文化博物馆。

(2)在新常态下,以潮出圈

当今时代自媒体发展迅速,北海合浦角雕除了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介的传播途径外,还应该注重开发轻成本的自媒体传播途径。为此也要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上,认真分析当今潮玩的设计特点,如对动漫IP、手游、盲盒、手玩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找出适合角雕工艺制作的潮元素,设计制作具有古风特色的“潮”旅游产品。通过特定的情境自制短剧或者微视频来传播北海合浦角雕文化。

三、结语

面对北海合浦角雕传统工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其抱怨,不如积极思考如何改进产品去适应新的挑战,创新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去适应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民族传统工艺也需与时俱进,才能永葆传承价值。

猜你喜欢
合浦牛角工艺品
弯弯月亮像牛角
设计教育社团活动中的滴胶工艺品制作实践
合浦绒螯蟹研究进展
帛锦时韵*
“工艺形气神论”在工艺品与设计产品对比研究中的运用——以传统陶瓷工艺品和陶瓷3D打印产品为例
最早记载合浦的文献之我见
牛角挂书
一看书就犯困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
合浦珠母贝肉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稳定性与功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