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的图式语言研究

2021-01-08 17:38湖南科技大学
天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桃源木雕图式

汪 炀 湖南科技大学

据历史文本记载,在明孝宗弘治四年,皇帝一子封王于常德地区。他为了修建他的王府,调集京城诸多名匠来到常德一带,为桃源带来了精湛的技艺,这些技艺与本地质朴古拙的民间工艺开始融合发展。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逐渐形成了细致精美与质朴粗犷相伴的独特风格的手工艺。桃源的木雕技艺就是桃源工匠诸多技艺的一种,其雕琢作品大气中不失细腻,规整而精致,继承了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精髓,其民居的木雕图式语言充分传承着中国传统艺术中“计白当黑”的艺术理论。在不断发展的桃源木雕中,传统民居木雕装饰图式语言如中国画般灿烂,艺术成就在湖南美术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在中国美术史上,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挖掘研究也有着相当广阔的空间。这个话题研究符合现代艺术发展需求,不仅对桃源木雕民居的装饰图式语言艺术研究是一个有价值的补充,还能对现代木雕创作提供一个具有些许参考价值的书面资料。

一、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的图式语言分类

(一)动植物图式语言

在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中,动物图式占据着相当一部分比例,大致因为从古至今人们都拥有渴望借助一些生灵的灵动力量来反抗厄运、祈祷和美的观念,在这样的情境下,就催生了人们运用谐音比拟化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美好祝愿的图式语言构思方式。例如,在《福禄寿喜》中,从左至右依次为蝙蝠、鹿、某种瑞兽、喜鹊,取名时运用谐音,各取名称中的一个字,连成“福禄寿喜”,这四字代表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单个造型的意象来看,蝙蝠是长有翅膀的哺乳类动物,外形像小鼠,又因为它长着翅膀,桃源地区的人们又主观地将它称之为“仙鼠”,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象,且蝙蝠中的“蝠”字与“福”同音,在当地民间代表“拥有福气”与“祝愿幸福”的寓意。喜鹊是一种平易近人的动物,在我国民间,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喜”字的美好祝愿寓意与喜鹊的“喜”字表义可主观地视为一体,于是桃源地区的居民就常把喜鹊作为幸福如意、平安喜乐的意象表征,其图案就生而逢时地出现在了当地传统民居木雕作品上。

动物图式大致分为常见动物类、祥瑞兽类,丰富多彩的纹样图式组合,无不蕴含着工匠们想表达的别出心裁的传统文化寓意。以上描述内容为常见动物类,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祥禽瑞兽动物图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龙。百姓凡遇事必定祈求祥瑞吉祥,祥瑞元素成为桃源木雕装饰图式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龙的意象得以在桃源木雕文化里长时间占据极其重要图式类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桃源地区的经济发展自古以“靠天吃饭”的农业为主,初期桃源地区木雕的原料就来自当地农业,龙作为传说中主宰雨水的神而备受到当地人们尊敬。还有一种祥瑞意象动物经常在桃源木雕上出现,即凤。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具有丰富神话色彩的神鸟,它常矗立于百鸟之中,昂首挺胸、神采奕奕,一振翅跃上天空则必有百鸟同随。在桃源地区,凤这种动物意象常常与牡丹等植物组合成整体图案表达吉祥,这种图式常有镇妖辟邪、祈福益寿、生殖崇拜的色彩,用来表达夫妻和谐、幸福、恩爱,也暗藏生殖繁衍的祝愿意蕴。

植物图式上桃源木雕的设计包含了传统梳妆镜、大小器皿、传统民居床等多种形式,图式多为各类花卉瓜果等。例如,在木雕作品《雁顶荷花食盘》中,收拢双翅的大雁搭配着正盛开的荷花,意象自然高洁,在深色的实盘下部,大雁的脚下踩着一条蛇,蛇逼真地灵活盘桓,总体具有很强的艺术设计感与浓郁的生活情趣。

在桃源传统民居装饰木雕图式中,动物与植物图式绝大部分都紧密联系、相得益彰,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种图式模式是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中最常见的模式,充满了自然生动的生活细节,表达出质朴而和雅的艺术趣味。

(二)人物与其他类图式语言

人物图式多出现在大件雕塑作品上,且起装点及“引经据典”丰富文化内涵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几何类、文字类、物品类等具体图式。例如,《清代“螺蛳转井”人物拔步千工床》《潇湘八景拔步床》,两张床都为当时传统民居使用之佳品,其中的木雕装饰图式不胜枚举。其中《潇湘八景拔步床》在床罩檐处分别雕刻有潇湘八景,人物、物品、花鸟图式组合相得益彰,营造出江南悠然自得的“小桥流水”感,令人心感澄澈而神往。“八景”刻画着诸多生活器具,例如《潇湘八景之“渔村夕照”》《潇湘八景之“烟寺晚钟”》的壶、鼎、瓶意象,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对人物的刻画中,可谓生动形象,床脚木板的雕饰把元帅之子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情节展示得活灵活现,床边扶手的雕饰用近似汉代画像石的雕刻手法刻画出矫健的骏马、迎风招展的旌旗、将要挥舞的剑戟,把将士沙场征战荡气回肠的拼命厮杀展现得似若浮现眼前。

代表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人物类图式极佳的荟萃为《清代“螺蛳转井”人物拔步千工床》,它之所以被民间称为“螺蛳转井”,是因为这张床占地面积近 20 平方米,可称之为“巨床”,它构思设计极其巧妙,以人为本,共设有四进:第一进为换鞋、置鞋处,第二进为更衣、叠衣室,第三进为马桶处,第四进是使用者入梦的大床。一旦遇见雨天,主人在此巨床上生活起居,像极了螺蛳在井边围绕的场景。此床雕刻的人物足足达到了106个,再加上使用者为夫妻二人,寓意“一百零八”与吉祥如意、圆满幸福。在图式类型方面有皇帝出游浩大景象里统率军队的文武将领,又有闲云野鹤的文人骚客;既有各类灵动的瑞兽与花相伴,又有在周围嬉笑打闹充满童趣的小孩子们等。不只如此,桃源木雕工匠还经常在神话、传说、历史、戏剧中选取一系列对生活有积极态度的故事,如《牡丹亭》《西厢记》等,从诸多床头挡板雕饰的叙事性中可见一斑。

二、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图式语言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

(一)造型自然隽永之美

世人曾这样评价桃源木雕:“山水稍加点缀则意境深远;人物纵横几刀则神情兼备;花鸟略施刻画则生动饱满。”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图式的造型感独成一派,其鲜明的桃源地域特色,既有常德桃源地区独有的精巧细致,又有汉代画像砖的大气浑然,极具造型审美价值。在桃源传统民居木雕中,木椅、梳妆台以及一些小物件上的装饰纹样被雕刻得精妙绝伦,从侧面无时无刻突出着桃源工匠刨花锯末的匠心独运。尤其是在花草的雕刻上,其自然精巧的图式特征令人叹服,梅花、兰花、荷花等各类花卉图式造型写意潇洒、力求臻于至善,藤蔓图式简练有力、收放自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韵,这些花朵、藤蔓的装饰并不喧宾夺主,而是使画面更加饱满、更加和谐融洽,这些图式语言因此而蕴藏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桃源木雕发展至今,与中国“四大名雕”的细腻严谨相比,它的造型上更加追求返璞归真、自然隽永,通过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图式语言表现出的情景交融、妙趣横生的桃源木雕特质,透露出精致儒雅与沧桑大气并举的特殊风格,其雕刻粗犷与精致并携,古朴与新意相伴。在一些传统民居家具上可见诸多千姿百态的神话人物,其幻化的浪漫色彩使人感受到一种古朴的天真感、神秘的力量感、希冀的幸福感。这些传统民居的相关图式语言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居民的原始情感、观念、思想,表达着传统的自然隽永之美。

(二)构图大气厚朴之美

木雕作品雕刻的前期必备条件就是木雕的图式语言设计,换而言之就是木雕的构图。桃源木雕图案构图类型常见于两种,一种是自由式构图,另一种是对称式构图。自由式构图的画面不拘一格、恣意舒缓、活泼灵动,可以让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此构图常给设计带来一种变化轻快的节奏感,并夹带着画面故事,像歌曲那般通过轻重缓急、疏密有序的安排以扣人心弦,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

对称式构图则展现的是严肃庄重、规整齐对的美感,画面和谐、工整、结实有力,以中间图形为主体,两侧图式严格地呈平行对称布局,组织紧凑、结构完整、主次分明,外围给人以开阔、安宁的氛围。图式大多以轴对称、点对称方式为主,以求整体极强的稳定感,给画面相应的定力;一般中间区域是留给主体木雕以表达内容,留给两侧的创作空间并不大,但两侧即使为次要表达内容也保持着相当的严肃对称来展现美感。桃源木雕融合传统中国书画中的“写意、留白、追求意境”艺术特色,呈现出一派独特的构图形象,其图式散发着散点式构图的艺术魅力,呈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也因此体现出了更加独特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价值。

(三)人文内涵寓意之美

桃源木雕的不断发展一直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汲取养分,在传统绘画艺术集大成之理论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作者张彦远在历史上第一个树立了“自然者”超过“神者”成为“上品之上”的标准,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在其影响下,传统美术作品大多以“自然”的美为宗旨创作,追求一种自然、天然的旷达美感。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的图式语言创作上也在追求这“自然”感,简单来说其图式内容虽然源于“自然”却高于简单的“自然”,许多作品都接近于“自然者”,更高层次的说是在木雕图式语言表达给接受者时,往往体现创作者对自然形象的提炼与更高层次的个人理解和社会语境深化。“自然”感不光通过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图式语言的内容来表达,还通过形式而显得更加丰满,其构图以追求意境的理念,以引入“留白”这一构图形式来营造“想象”的意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想象”本位,传递出以人为本的朴实自然情感。桃源木雕图案艺术体现了当地的传统精神和文化产物,其文化意蕴美是历久弥新的,更是历史大浪淘沙下的时代选择,具有相当的含金量。就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常用的蝙蝠、喜鹊等图式语言而言,一方面承载着当地居民对原始神话图式的崇拜与尊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劳动丰收而归、平安幸福生活的憧憬。其中传统木雕作品的牙子部装饰是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的重要部分,其表现得奔放大胆,展现出浓郁的率真质朴气息与鲜明的地方特色。华丽繁复的镂空雕刻与简练淳朴的造型在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图式中兼容并用,通过诸多故事与喜闻乐见的图式语言,表达着其背后所蕴含的“自然”旷达邈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烈叙述感。璀璨精致的雕刻技艺常是评价木雕工艺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但完成桃源传统民居木雕作品的工匠虽然也具备高超的技艺,但其优越之处或许不仅仅在于此,而在于在丰富的人文内涵加持下,精湛工艺与人文主题相得益彰的完美展现。

三、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的图式语言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与价值

通过对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图式语言的研究,可以发现桃源木雕具有悠久的“自然”审美情趣发展过程。桃源木雕作为常德地区独特的木雕文化,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的图式语言创作中,“谐音比拟化”“象征”是最重要的题材表达手法。其图式语言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不断发扬自身的基础上,也不断地学习、汲取了各种传统造型艺术、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养分,使其与地域特征、时代特征不断融合,从而形成了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独具的文化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桃源传统民居木雕作品的图式语言具有时间所见证的古老气息,具有浓郁的传统艺术色彩,观者能得以获得设计灵感、美的感受。受桃源山区肥沃的土地、富饶的森林资源恩赐,桃源工匠由此获得了大量的理想材料,所谓成一件大事,所需“天时、地利、人和”,桃源木雕技艺这件“大事”也由此得以薪火相传。时至今日,桃源木雕在常德乃至全国都得到了积极的继承和发展,这深刻地体现了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艺术图式语言的文化价值和装饰魅力,也进一步拓宽了中国木雕艺术的当代发展道路,使中国木雕艺术的未来呈现出更加鲜明、广阔的发展空间。

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图式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体现了桃源当地居民对木雕艺术大胆的追求探索。通过对桃源木雕历史评价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发现,对于桃源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纹样艺术的特色性,历史文献里大多都是积极评价。桃源传统民居木雕所绽放的光彩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重要一笔,其图式语言为当下木雕创作耕耘者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地,也为中国中部传统民居木雕装饰的图式语言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

猜你喜欢
桃源木雕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桃源何处 桃源绘画与隐逸精神
《王维桃源行》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木雕鱼
田园松阳 宜尼桃源
桃源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