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双源CT 冠脉CTA 的临床诊疗价值

2021-01-08 22:18刘传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双源节段冠脉

刘传伟

(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0 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发展成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针对冠心病应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1]。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收治的3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采用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将血管造影作为参照,探究双源CT 冠脉CTA 的诊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总计3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其中有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为40~70 岁,平 均(58.61±5.49)岁,体 重 为60~82 kg,平 均(74.57±6.62)kg,主要症状均为胸痛以及胸闷。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疑似冠心病患者但未确诊;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无其它严重的器官疾病;所有患者的年龄均为40~70 岁;所有患者均没有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的相关禁忌证。

排除标准:严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患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心房颤动的患者;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3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前,让患者将硝酸甘油片放在舌头下面含1 min,指导患者呼吸训练,教导患者正确的屏气方式;采用医院最新的双源CT 扫描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前瞻性门控扫描的方式,在患者的升主动脉中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ing, ROI),设置完成后让患者保持平静,并将ROI 阈值设置为100 HU,当ROI 阈值达到100 HU 时触发扫描,对气管隆突部位到心脏膈面水平位置进行扫描;在患者右肘部位静脉注射对比剂,利用双通道高压注射器以5~55 mL/s 的速度将350 mg/mL 的碘海醇进行推注,对比剂注射完成后再以5 mL/s 的速度将40~50 mL 的生理盐水进行推注[2]。再根据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参照对比[3]。

1.4 图像分析

扫描结束后,将得到数据传输到IT 工作平台进行图形分析,根据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收缩期以及舒张期的图像资料血管正常解剖和病变图像进行对比,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及左旋支血管内的狭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借助医院最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对图像资料进行处理[4]。

1.5 观察指标

根据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将血管病变狭窄程度分级包括重度(直径狭窄程度70%~99%)、中度(直径狭窄程度为50%~69%)以及轻度(直径狭窄程度25%~49%)。①冠心病诊断:对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及左旋支是否存在狭窄情况进行分析;②对具体的狭窄部位进行判断,将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及左旋支分别分为三个节段(近段、中段和远段)来判断狭窄部位;③利用血管狭窄程度分析系统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分析[5]。同时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2 位或2 位以上)对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得出的图像进行研究分析,对比正常人体图像,评价患者的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及左旋支的血管狭窄情况,并且根据后期手术病理判断其诊断的准确率[6]。

1.6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沿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算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斑块检出情况对比:3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经过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出23 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狭窄(23/30,76.7%),经过血管造影检查出26 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狭窄(26/30,86.7%),两种检查方式相互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得出有近段、中段以及远段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21 个、7 个、1 个,经过血管造影检查得出有近段、中段以及远段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18 个、5 个、1 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得出有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19 个、6 个、3 个,经过血管造影检查得出有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18 个、4 个、2 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而造成血管出现阻塞或者狭窄的情况,导致患者心脏出现缺血、缺氧或者坏死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健康[7]。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受到高血压、吸烟、酗酒、肥胖、糖尿病、饮食不规律以及精神压力等的影响而发病,常见的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等,在发病初期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容易发展为严重脑血管病疾病,从而危及患者生命[8]。因此对于冠心病,应该及早进行有效的诊断,避免发展为更加严重的脑血管病,而影响正常的治疗。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双源CT 冠脉CTA 能有效的检测出患者血管内的狭窄情况,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和饮食等方面的不规律,再加上受到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呈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研究对冠心病有效的诊断方式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3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经过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出23 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狭窄(23/30,76.7%),经过血管造影检查出26 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狭窄(26/30,86.7%),两种检查方式相互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得出有近段、中段以及远段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21 个、7 个、1 个,经过血管造影检查得出有有近段、中段以及远段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18 个、5 个、1 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得出有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19 个、6 个、3 个,经过血管造影检查得出有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18 个、4 个、2 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有助于对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进行观察,判断出患者的狭窄位置以及狭窄程度和动脉情况,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综上所述,对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双源CT 冠脉CTA 检查,对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进行观察,判断出患者的狭窄位置以及狭窄程度和动脉情况,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双源节段冠脉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头颈部CTA 及双源CT 灌注成像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双源无轨电车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