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2021-01-09 07:12未东兴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椎板后路开窗

未东兴 张 震

(锦州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 锦州 12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我国骨科较为常见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改变基础为纤维环的破损以及髓核外溢,上述病例改变可促使患者出现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为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为开放椎板开窗手术,近些年随着我国微创技术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逐渐向微创方向靠近[1-2]。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41例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41例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关手术资料以及单位时间内患者预后情况,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比例为21:20,年龄在20-75岁,中位年龄为(43.12±1.12)岁,病变部位:有31例患者为单节段突出,有10例患者为双节段突出。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比例为22:19,年龄在22-74岁,中位年龄为(43.11±1.11)岁,有30例患者为单节段突出,有11例患者为双节段突出。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选择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因腰腿疼痛、麻木,患者下肢肌力减退入院,患者入院后医师结合患者体格检查结果以及腰椎X线、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败血病等血液系统功能异常患者。(2)排除血压、心律、血糖不平稳患者。(3)排除心脑血管、肝肾功能异常患者。(4)排除合并胸腰椎部位存在开放性损伤或皮肤系统疾病患者。

2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卧硬板床,口服布洛芬、消炎痛等药物。(1)对照组患者均在局部浸润麻醉起效后行开放椎板开窗手术,医师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在C臂X线引导下于病椎椎间隙后正中做手术切口,逐步切开皮下各层组织直至椎板,切除上1/3以及下1/3椎板及黄韧带,牵开硬膜囊与神经根暴露病椎椎间盘,切开纤维环后摘除患者病变髓核组织并清除纵韧带及神经根腋部碎块,对切口常规清洗、止血,最后常规放置引流,逐层缝合手术切口。(2)观察组患者均在局部浸润麻醉起效后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医师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在C臂X线引导下以病变椎间隙为中心旁开0.5cm做一长约2cm的纵行切口,逐层分离皮下各层组织至椎板,采用逐级序贯扩张的方式套管以建立手术通道,使用髓核钳清除周围病变软组织,医师在椎间盘镜下咬除椎板以及黄韧带等组织,术中游离硬膜、受压神经根以显露病变椎间盘,切开纤维环随后使用核钳摘除髓核组织,彻底摘除髓核组织后对椎间隙使用生理盐水行加压冲洗、而后退出椎间盘工作通道,放置引流条,缝合手术切口。

3 观察指标:(1)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相关手术指征。(2)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诊总有效率,本次研究参考Nakai评价标准:优秀: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可正常工作、生活。良好: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长时间活动后可出现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休息片刻后可恢复术前工作状态。一般: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改善,但患者遗留腰痛、下肢麻木等不适症状。差:患者症状、体征均未得到有效改善。总有效率=(优秀+良好+一般)/(优秀+良好+一般+差)×100%。

5 结果

5.1 2组患者相关手术指征对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长度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见表1。

表1 2组患者相关手术指征对比

5.2 2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诊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恢复效果差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单位时间预后情况对比(n,%)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椎间盘内外应力改变有一定的联系,在上述因素持续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髓核自纤维环内突出,对脊髓、马尾以及椎间盘神经根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从而致使患者出现腰腿疼痛症状,近些年随着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该病发生率呈递增趋势,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本病的发生可严重降低个体自主活动能力[3-4]。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对于存在下肢麻木、马尾神经综合征阳性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解除髓核突出对椎间盘周围组织、神经造成的压迫[5-6]。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新型微创手术治疗手段,该术式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相比手术切口小,可避免椎间盘组织暴露在空气之中接触空气中尘埃、细菌[7]。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相比,术中手术操作者借助微型高清摄像头观察病椎以及病椎与周围组织压迫情况,可提升手术操作者术中操作准确性,降低手术因素对患者病椎及病椎周围软组织造成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组织修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8]。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住院时间短,单位时间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刺激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康复。

综上所述,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椎板后路开窗
基于振动信号融合的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剩余厚度识别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颈后路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蚕宝宝流浪记
冬天不开窗闷出一身病
清晨别急着开窗